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记者直击 >

不让高价值专利藏“深闺” 聊城“三个端口”破解专利转化难题

来源:聊城日报  2024-07-01 09:03:16
A+A-

  本报讯 (记者 邹辉) “这款大口径钛合金无缝管材服役期限超过60年,且可无害化回收,改变了国内深海传输管路寿命短、制作工艺落后的局面。”6月24日,鑫鹏源(聊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刘金刚介绍,该款产品是由企业研发团队与国内多所高校、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多年所取得的成果。目前,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突破70%,位居第一。

  鑫鹏源(聊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钛合金相关发明专利5项,所研发的大口径钛合金无缝管材已通过美国石油协会API5CT、5L认证。该企业高价值专利的高效市场化转化,是我市“三个端口”破解专利转化难题,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的生动案例。

  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难、中小微企业技术获取难等问题,一直是知识产权成果转化领域的难题。我市首先从盘活技术供给端入手,主动为“养在深闺”的专利找“婆家”。今年4月以来,我市积极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存量专利盘活工作,结合重点产业领域和区域发展战略,联合聊城大学举办专利推介对接服务活动。我市以具体案例为切入点,从技术先进性、市场潜力、法律保护等维度帮助企业深入了解产业发展趋势、技术发展脉络、专利保护态势,准确把握专利转化运用市场前景和潜在风险,提升产业专利转化运用意识和能力,打通了高校与企业之间转化对接渠道,增强了高校与企业专利技术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按照边盘点、边推广、边转化的工作原则,我们已协助聊城大学完成671项有效专利盘点入库,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科科长赵倩介绍,截至目前,已筛选出163件市场价值高、产业化前景好的专利进入专利转化资源库,并遴选出29件高价值专利作为首批运营推广目标。同时,组织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在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进行注册和推荐专家入库,对入库专利的产业化前景、技术改进需求和产学研合作意愿等进行评估。

  高价值专利能否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关键还需企业“出手”,生产成适销对路的产品。我市积极培育企业承接端,建立中小企业样板培育库,对入库企业的自研或引进的核心高价值专利技术进行重点培育转化,集中打造一批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中小企业样板。目前,我市申报入库中小企业已达18家。

  专利转化运用,企业是“主角”,产业则是“主战场”。我市聚焦重点产业,做强产业聚集端,积极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全面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通过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为企业申请备案提供指引服务。目前,我市已有25家科创企业备案37件专利产品,产品产值达113.36亿元。

编辑:李明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