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记者直击 >

星空下 有我在——聊城市公安局“星空护学”照亮学子回家路

来源:聊城日报  2024-06-20 09:43:04
A+A-

  ■ 本报记者 赵宏磊

  本报通讯员 付延涛

  夜色中,星光闪烁。

  与星光一起闪烁的,是每晚放学时校门口的红蓝警灯。1辆警车、2名警员、全时守护……这是聊城市公安局“星空护学”行动,在每所中学门口守护学生们晚自习放学时的情景。点点微光,汇聚成璀璨星河,照亮了学子的回家路。

  “星空下,有我在!”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是聊城公安民警每天的实际行动。自2022年5月“星空护学”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每日出动警力700余人次,将足迹印在189所中学门口,将光亮照进17万学子心中。4月2日,省委书记林武在莘县调研指导工作时,对该县护校安园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星空下的“长久陪伴”

  ——小成本实现大成效。他们从凛冬站到盛夏,穿过雨雪风霜,“点点星光”照亮了学子安全回家路。

  3月18日晚8时,莘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在国棉中学进行“星空护学”工作时,发现几名社会青年驾驶改装的电动摩托车在校门口逗留聚集,存在安全隐患。民辅警立即对他们进行询问、批评教育,并移交责任部门处理,排除了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

  2023年11月15日晚,临清市民族实验中学晚自习放学时,一名同学不慎摔倒昏厥,正在执行“星空护学”任务的临清市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民辅警仅用30秒,就从校门口冲到事发现场,用随身携带的急救包为孩子进行止血,同时联系急救车,第一时间打通救护通道。由于送医及时,孩子并无大碍。

  校园安全和学生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关切,也是万千家庭的心之所系。以“长久陪伴”化解“晚上放学”之牵挂,正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植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的具体体现。

  寒来暑往,雨雪风霜,他们从未缺席。“‘星空护学’守的是四季,守的是国家未来,守的更是民心。”6月11日,冠县烟庄派出所民警张永说。

  2022年5月份以来,聊城公安打造“123工作模式”,即“1辆警车、2名警员、30分钟校门口全时守护”,学生放学、警察上岗,以低成本收获了高收益,今年以来,全市校园周边警情就同比下降37.38%。

  警民间的“双向奔赴”

  ——“微服务”赢得“大满意”。星空下的坚守,换来的是群众满意度的提升,成就的是警民之间的“双向奔赴”。

  今年1月10日,第四个人民警察节。

  下课铃声响起,学生像往常一样走出校园。当晚,开发区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队民辅警正在开发区实验学校门口执勤,两名学生突然走了过来,“猝不及防”地把两封信塞到了他们手中:“警察叔叔,节日快乐,您辛苦了!”

  拿着书信,执勤民辅警看了一遍又一遍,信中的文字青涩,但字里行间却暖意融融,“我们只是做了应做的工作,但孩子们却给了我们如此肯定,在警察节收到这样的‘礼物’,让我们倍感温暖”。

  不少孩子放学时自发对民辅警敬礼、与民辅警合影;有的老师为民辅警竖起大拇指;学生家长给民辅警送糖葫芦、热水;学校给民辅警送锦旗,表达感激之情……民辅警日复一日的默默付出,换来的是师生和家长们发自内心的赞誉。

  警灯常亮、警车常巡、警察常在,聊城公安用肉眼可见的安全感,真真切切为学生们筑起一道安全、和谐、有序的“平安墙”,把孩子们的回家路稳稳照亮。桩桩件件实实在在的付出,被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换来的是满意度的大提升。

  “星空护学”如今已成为警民的“双向奔赴”!

  成长中的“保驾护航”

  ——“小切口”托起“大平安”。警力前置、内涵外延,“护放学”上升到了“护校园”“护全市”,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2023年11月23日22时10分,一阵谩骂声突然打破了夜色的宁静。

  正在执行“星空护学”勤务的阳谷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民警立即上前查看情况。原来,一名醉酒男子恣意谩骂路边群众,并不时踢打路边电动车,引发学生恐慌。民警立即将该男子控制并约束至警车上,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星空护学”,不仅仅是30分钟的“站岗”,更是“关心”“帮助”“温暖”。学生自行车出现故障,莘县护学岗民警蹲下身子化身“修理工”;学校教学楼办公室发生被盗案情,护学岗民警连夜追查……校门前守护民辅警,时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旦碰到难事险事,他们第一个冲上前,第一时间将孩子们挡在身后。

  时光如箭,日月如梭。两年来,“星空护学”穿越春夏秋冬,历经风霜雪雨,“星空护学”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外延。聊城公安机关将“警车上街”与“星空护学”紧密结合,由“星空护学”延伸为“高峰勤务”,将“护学生”上升到了“护校园”,全面整合交警、铁骑、特警、派出所、机关等警力,形成驻点守护、动态备勤、周边巡逻相结合的立体化防控网络。充分整合民辅警、城管、学校、家长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组建派出所所长、警长、校(园)长、保卫科长、保安队长、学生家长“六长护学群”。市委、市政府把“星空护学”工作上升为民生工程,纳入2023年聊城重点民生事项清单。今年5月底,市公安局又将“星空护学”上升为“星空护市”,全方位加大对重点部位、人口密集场所、繁华商圈、夜市摊点的立体守护,实现点上精准管控、线上精确打防、面上精细服务,打造起“夜经济”发展的“平安光环”。

  据统计,“星空护学”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已发现和制止各类违法活动816次,解决群众求助1500余次。“星空护学”,不仅是照亮学子归途的光,更是给予市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底气和力量。

  闪烁的警灯,成为聊城夜空下最亮的一颗星。

  温暖的呵护:古老运河焕发新生

  在聊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运河穿流而过,带来了富庶和繁华,运河流域也随之成为人才荟萃之地、文化昌盛之区,孕育了一个个璀璨繁盛的运河城镇、村落和历史街区。《大运河遗产山东聊城段保护规划》中所列运河城镇有三处:聊城古城区、临清老城区、七级运河古街区。位于临清市的河隈张庄明清砖窑遗址、舍利塔、清真寺等一处处古建筑,无一不是历史的印记和时代的见证。

  古韵新风,运河沿岸焕发生机

  运河沿岸,一片生机盎然。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6月8日,临清市博物馆举办“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吸引了众多市民观展。活动采用流动展览的方式,介绍了大运河的开凿历史、通航功能、漕运管理、工程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展现了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内涵。

  时间拉回到一年前。

  2023年6月9日至11日,黄河运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阳谷举行。专家齐聚,共论发展。对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提升“两河”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认识和实践,加强“两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进聊城市“两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历史的脚步总是连贯的。近年来,聊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运河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并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009年,我市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大运河遗产山东聊城段保护规划》,并于2010年8月由市政府批准正式公布实施。该规划对聊城运河遗产进行了梳理,为遗产的保护利用提出了主导性意见。2013年编制完成的《聊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大运河文化线路统领市域遗产系统保护,将运河文化部分分为运河水系、运河水利设施、因漕运而发展的商业城镇、运河村镇和代表性文物古迹五大板块进行展示利用。《大运河临清段保护规划》《大运河阳谷段保护规划》编制项目已经在国家文物局立项。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截至目前,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会通河临清段、会通河阳谷段等8个点段保存状况良好;沿线的光岳楼、山陕会馆、临清清真寺、临清舍利塔、土桥闸遗址、阿城盐运分司、周店船闸等保存现状较好;会通河临清段的砖闸(二闸)、月径桥、临清闸,会通河阳谷段的陶城铺闸、水门桥、七级码头,运河东昌府区段的辛闸(永通闸)、梁乡闸等运河水工设施遗产正在实施修缮;聊城古城区、临清老城区整体格局、肌理保存较好,建筑高度控制较好;位于临清的运河生态与景观——龙山,现辟为龙山森林公园,山上广植树木花草,郁郁葱葱,柳舞竹摇、鸟语花香。东昌湖、运河大小码头、光岳楼、山陕会馆、临清鳌头矶、临清运河钞关、临清舍利宝塔等运河遗产点在开放中展示着风采;国内第一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性博物馆——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每天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聊城水上古城”“临清中州运河古城”及阳谷七级“运河古镇”等品牌越擦越亮……

  从历史时光里的舳舻千里,到现实图景里的水清岸绿,古韵悠悠展新风。在聊城这方热土上,千年运河沿岸,不仅完好地保留了历史和文化的遗存,还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继续焕发着勃勃生机。

编辑:李明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