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记者直击 >

守护碧水蓝天 厚植绿色底色——全市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来源:聊城日报  2024-06-06 09:10:58
A+A-

  ■ 李兆宪 姜永军

  6月的徒骇河畔,观鸟翱蓝天,赏鱼翔浅底,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卷。美丽风光印证的是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异答卷:2023年,我市顺利完成PM_2.5浓度改善和空气质量优良率目标;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指数列全省第5位,同比前进5个位次,改善幅度列全省第3位,同比前进2个位次;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十四五”减排目标任务,获得省级主要污染物减排奖补资金500万元。

  这是一份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答卷,更是一份写在全市人民心中的答卷。一组组数据、一项项荣誉的背后凝聚着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攻坚与突破齐驱

  “这天越来越蓝,怎么拍都好看。”6月4日,东昌湖边,聊城摄影爱好者杨瑞发出由衷地感叹。在他的镜头里,蓝天白云越来越多,把聊城的大美风景衬托得越来越亮丽。

  今年以来,我市锚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目标不动摇,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成效——

  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开展“空气质量提升突破行动”,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加强工业源、移动源、面源治理,坚持每天分析研判、每周视频会商机制,切实提升各级各有关部门科学精准治污能力水平,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1—4月,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2.0%,同比改善率列全省第1位,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8天。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着力将流域污染治理转变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协同治理、统筹推进。创新监管模式,持续开展冬春季水质保障、汛前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全市77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全部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确定优先监管地块24块,严防土壤污染风险。严格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质控和评审,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的是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六个新聊城”的生态安全屏障,守护的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

  监管与服务并重

  冠县入选全省2023年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试点,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全省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我市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是高水平的监管能力。

  今年以来,我市探索建立排污许可全链条“一证式”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排污许可执法监管手册、重点行业排污许可执法检查清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积极推进差异化执法监管,将72家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并动态管理,充分利用在线监控、用电监控、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非现场执法检查比例达到30%以上。

  同时,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发挥“店小二”精神,联合市行政审批局出台《聊城市生态环境助企惠企促发展十条措施》,从简化企业环评审批、帮扶企业治污减排、优化创新环境执法监管3个方面制定10条措施。坚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向中小企业发放“送法入企”服务手册4000余册,解决法律问题20余个。

  为进一步提升监管质效,我市于去年4月建成市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污染源质控检查网上办理,利用创新手段实现了对排污单位全方位、无死角监管。“目前,该平台已收集各类数据6.25亿条,且每日新增数据20万条,为全市科学、精准治污提供了强大数据支撑。”聊城市环境信息与监控中心主任赵友杰介绍。

  降碳与增绿同行

  “无废城市”建设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一头连着产业发展,一头连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自2022年4月被列为国家“十四五”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市以来,我市坚持把“无废城市”建设作为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机遇和有力抓手,多面发力,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速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2023年,累计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61家,减少大气、水污染物排放145吨,减少固体废物产生3165吨,节约生产成本1.6亿元;梳理出105个绿色化技术改造项目,年可节约标煤9.64万吨,减少碳排放约24.04万吨。

  建设“无废城市”,要将环保意识根植在每个聊城人心中。为迎接世界环境日,连日来,我市各级生态环境系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展示“时尚宜居的美丽新聊城”突出建设成效,宣传推广优秀实践案例,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实现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重要转变。

  “绿色是聊城的本色和底色,生态是聊城发展的生命线。”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凯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大力度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力以赴完成生态环境保护各项目标任务,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编辑:李明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