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金路
在时代的洪流中,总有一些人如一盏盏明灯,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
3月3日下午,35岁的刘洋又一次驱车赶往救援现场。这位聊城蓝天救援队的杰出队员、教官,在救援一线与公益宣讲的舞台上,留下了一个个温暖而有力的足迹。
“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等地发生特大暴雨。接到指令后,我和其他队员7月21日凌晨就赶到郑州,第一时间投入救援。”刘洋回忆,当时他们从郑州转战新乡,历时八天八夜。在卫辉,蹚着齐腰深的水推船行走3公里转运孕妇和百岁老人的经历,让他终生难忘。
2023年夏天,华北地区遭受特大暴雨侵袭,北京房山告急。刘洋随聊城蓝天救援队紧急奔赴救援现场。在一次救援行动中,刘洋所乘坐的橡皮艇在湍急的水流中,突然被空调外挂机划破气囊,瞬间倾斜。生死攸关之际,刘洋展现出非凡的冷静与果敢,他眼疾手快,一把抓住操纵杆,凭借顽强的毅力与精湛的技能,成功稳住船体。那一刻,他宛如英勇无畏的卫士,用自己的身躯为他人筑起坚固的防线。
“当救出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时,成就感会瞬间涌上心头,体力透支等不适感都会消失。”刘洋感慨地说,在出任务时,他们自备瓶装水、火腿肠和八宝粥等,碰到缺少食物的受灾群众,还时常将随身带的东西送给他们。雷锋精神中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在刘洋身上熠熠生辉。
刘洋的奉献不只在救援一线,在安全培训的讲台上,他同样发光发热。2024年5月,在东昌府区河东小学,刘洋作为主讲人,为师生们送去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地震应急疏散与生命救援知识讲座。他深入浅出地讲解地震危害,现场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和人工呼吸等实用技能。他的讲解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师生的心田,让安全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在校园中生根发芽。多年来,他累计进学校、进社区开展安全知识宣讲数百场,受益人群十余万人。他用知识的力量,为无数人撑起了一把抵御灾害的保护伞,延续着雷锋精神中助人为乐的热忱。
在日常工作中,刘洋积极投身于救援队的各项公益活动。他深知,每一次救援都是与时间的赛跑,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面对重重困难,他从未退缩,累计参加属地救援行动200余起、大型救援4次。他的每一次出发,都是对雷锋精神的深情演绎,用坚持与担当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2025-03-05 10:08:19
2025-03-05 09:55:46
2025-03-05 09:55:04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