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朱海波) 11月7日,以“养护水生生物,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2024年第六届“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东昌湖南岸金凤广场举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分工协作,有序地集中投放鲢鳙鱼苗95万尾。这些鱼苗将在这里安家繁衍生息,为水域生态系统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不断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法规制度宣传,着力规范公益性增殖放流项目信息公开,切实以政务公开规范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推动我市公共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持续向好、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市农业农村局通过网站、政务公开专栏等积极宣传渔业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借助“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推送水生生物物种小知识,着力营造关爱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制定发布规范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等制度规定,通过简明问答、文稿解读、动漫解读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宣传渔业增殖放流有关规定及注意事项,引导社会各界依法依规开展放流活动,为进一步规范放流程序、强化放流效果奠定良好基础。
该局指导公益性增殖放流项目实施单位按规定发布招标、成交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严格落实放流前公示制度,至少提前3天将拟放流供苗单位名称,放流物种、规格、数量、放流时间、地点、水域,以及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向社会公示。放流活动中,严格执行渔业增殖放流的程序和规定,深入开展现场监督和技术指导,积极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监督,确保放流成效。
2020年以来,我市分别在东昌湖、望岳湖、位山黄河公园等公共水域投放鲢鳙、草鱼等苗种1100多万尾,有效丰富了我市重要渔业资源,水生动植物群落结构进一步优化,水生生物对水质的净化功能不断增强,实现“水养鱼”“鱼养水”,“鱼水互涵”良好互动,对促进渔业增效、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增强社会公众资源保护意识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
目前,全市水产品产量、产值持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全市建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个、省级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1家,构建了东阿黄河鲤鱼、高唐锦鲤和加州鲈鱼三大特色渔业产业集群,年繁育东阿黄河鲤鱼、加州鲈鱼苗种均在1亿尾以上,高唐锦鲤苗种3亿尾以上,“三条鱼”年产值13亿元以上,东阿县被评为“中国黄河鲤鱼之都”,高唐县被评为“中国锦鲤之都”“锦鲤故里”。
2024-11-18 14:18:27
2024-11-18 14:17:42
2024-11-18 14:17:16
2024-11-13 14:35:34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