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林晨 刘志耀) 11月13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落地见实效”系列首场发布会,邀请聊城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海波介绍《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同联动支持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政策落实情况,同时,邀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聊城监管分局主要负责人宗超,中国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宏军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4月,我市印发了《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同联动支持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7个方面38项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出台以来,财政、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等部门通力合作,扎实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财政金融联动面越来越宽,保障范围越来越大,形成了“批量化、低成本、高效率、可复制”的财金联动发展新机制,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
全面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改革。完善以《关于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核心,以担保费补贴和风险代偿补偿等配套措施为支撑的制度办法,构建起市县统筹、运作高效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1—10月份,全市新增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48.16亿元,增长4.58%,为3899户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提供服务;在保规模70.64亿元,增长58.71%,在支小支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持续推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制定《聊城市党建引领金融赋能乡村振兴财政贴息担保贴费资金管理办法》,对能够增加村集体收入的涉农贷款给予1%的贴息补助,对省农担聊城管理中心担保的涉农贷款给予0.5%的贴费补助。充分发挥农业信贷担保“增信、分险、赋能”政策性优势,持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提高农担业务覆盖面和普惠性。1—10月份,全市新增农业信贷担保规模7.92亿元,在保余额13.03亿元,涉农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
创新实施创业担保贷款体系探索。出台《聊城市本级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管理办法》,在全省率先推动创业担保贷款纳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将贴息政策与分险优势有机组合,建立起创业担保基金、银行、融资担保机构三方分险的“政银担”新模式,创业担保基金承担风险比例由70%降至9%,助力银行建立起“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1—10月份,全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1亿元,惠及创业主体3800人、企业38家,有效支持了我市各类创业主体发展。
强化示范引领,深化金融供给。用足用好政策空间,在去年高质量建设国家级示范区的基础上,组建市级工作团队,找准上级政策契合点,合理设定指标目标值,明确工作落实着力点,构建起市县联动、高效运转的财金协同新机制。成功推动高唐县入选全省财金联动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县,冠县作为全省唯一县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享受中央财政奖补资金及相关金融支持政策。聚焦消费品以旧换新,我市建设省内首个家电以旧换新数字平台“惠循环”,通过整合上下游企业,构建废旧家电回收、授信、拆解全产业链条,提高了回收效率,激发了消费市场活力。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支持市财金集团等市属国有企业与山东发展投资集团加强绿色基金业务合作,预计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绿色基金,重点投向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目前,双方在地热和智慧供热项目上已达成基本共识。
立足乡村振兴,抓实强村路径。指导冠县创建“1234N”县域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模式,通过整合金融资源,建立“政银农企”线上融资对接平台,智能撮合供需两端交易;指导高唐县通过整合县域资源,建立健全财政、银行、保险、担保、基金“五位一体”的财政金融协同机制,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复制推广,以点带面,开辟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对土地规模化经营、共富工坊、特色种植产业等集体经济项目进行贴息贴费补助,建立“强村富民项目库”,降低融资成本,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1—10月份,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强村贷”业务新增174笔、金额1.32亿元,排名全省第一。
聚焦科技赋能,打造发展引擎。出台《关于加强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构建科技信贷、担保保险、创业投资、上市培育和保障机制等组成的全方位科技金融政策体系。1—10月份,我市17家银行为14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155笔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备案,备案金额6.35亿元。同时,我市加大聊城智慧金融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力度,与9家金融机构合作开发线上金融产品,上线“强链补链”模块,丰富信用数据来源,推进市级公共数据资源信息共享,线上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10月底,平台累计注册用户20.16万户,放款3.47万笔、金额652.72亿元。
“加强财政金融协同联动是着眼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继续深化财金联动,发挥政策组合倍增效应,以财政‘小资金’撬动金融‘大资源’,努力开创财政金融工作新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贡献力量。”任海波表示。
2024-11-14 14:17:27
2024-11-14 14:11:20
2024-11-14 14:10:42
2024-11-13 14:35:34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