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聊城日报》1版
秋风渐起,凉意袭人。聊城市汛期已于上月末落下帷幕,这不仅仅是一个时间节点的结束,更是市城管局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以实际行动在风雨中书写“为民答卷”的生动写照。
2024年汛期(6月1日至9月30日),聊城市主城区平均降水量累计达到580.6毫米,共计降雨18次,其中大暴雨2次、暴雨2次、大雨4次、中雨3次,较2023年偏多12%。
城市防汛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市城管局严格落实省、市有关防汛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科学防汛、精心防汛、精细防汛、精准防汛”的城市防汛思路,树立“一季防汛,四季准备”的防汛理念,坚决扛牢主城区防汛责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打赢了一次又一次的防汛硬仗,圆满完成2024年市主城区安全度汛任务。
未雨绸缪
打好备汛主动战
防汛是一场不容有失的“大考”。市城管局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的原则,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政治担当,全力以赴推进防汛备汛工作。
——畅通排水管网,提高防汛应对效能。市城管局市政中心采取“人工+机械”错时错峰工作方式,对城区38条主次干道雨污排水管网进行循环清掏作业;对4条防汛排涝沟渠进行清淤疏浚;对雨水管网进行溯源排查,整治错接、混接和病害点位;加快推进雨水强排泵站、排水闸门和易积水点改造,提高排水防涝能力。
——备足防汛物资,合理调配装备。市城管局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抢抓国债政策机遇,全力争取上级支持,充实了大型强排车、发电机组、强排泵等防汛物资储备。为避免降雨时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市政中心在城区防汛强排泵站、闸门均配备发电设备,并实行一周两次试机,确保防汛设施供电系统的万无一失,安全运行。同时,按照东、西、南、北、中的方位,在城区划定5处机动防汛应急设备待命区,汛情发生后可就近调配,大大提升了防汛装备的快速反应保障能力。
——为防汛设施设备“体检”,严防“带病”入汛。讯前,市城管局市政中心对城区雨水专用泵站、下穿式桥涵泵站、涵闸等各类防汛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养护,即知即改问题隐患,确保设备电流参数、泵机转速、闸门启闭等状态良好,应急处置达到一键启动标准。
——坚持练兵备战,提升防汛队伍素质。市城管局市政中心组建了22支共558人的防汛应急队伍,其中,18支防汛网格大队、1支机械保障大队、1支物资保障大队、1支党员突击队和1支退役军人突击队,全体防汛队员24小时待命。积极开展防汛抢险装备实操培训,以训促练、以赛促学,不断锤炼本领,提升应急能力,确保防汛队伍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参加市级防汛排水劳动竞赛、省级防汛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紧急拉练暨技能竞赛,均取得骄人成绩。
——完善防汛机制,凝聚强大合力。市城管局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协调38个防汛成员单位紧密联动,构建起快速响应、高效协作的防汛工作体系。加强同气象部门的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防汛预警、启动应急响应,推动防汛关口前移,必要时果断采取“停工、停学、停业、停运”等应急措施。严格落实汛期应急“叫应”机制,确保各级防汛责任人既“叫醒”,又“回应”,政令上下畅通,措施和行动环环相扣,形成强大合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网络等多种途径,广泛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公众科学防范,有效避灾避险。
以“迅”战汛
风雨逆行显担当
7月5日至6日,一场大暴雨袭击水城。
雨情就是命令,防汛即是责任。城区防汛队员闻令而动、迅速行动,提前2小时抵达值守网格,21台强排车、37辆防汛应急车辆、42台强排泵、78台发电机组、800个防坠笼等防汛设备全部出库,提前部署到点位。
陈口路因地势低洼,是防汛的重点部位之一。负责此网格的市政防汛15大队队员们时刻绷紧防汛弦。“每次下大雨,我们都提前两个小时抵达值守点,下雨后适时开启强排泵,冒雨巡查防坠笼、警示牌以免移位倾倒,打开雨水井,徒手清理雨水箅上的垃圾杂物,加快排水速度。”大队长李德强说,“一天下来,每名队员要行走两三万步。”
在与强降雨较量中,市政中心党员干部及全体防汛队员冲锋在前,有条不紊地展开排水防涝作业。陈口路、利民西路、站前南街等易积水路段,在较短时间内就排完了积水,保障了市民的出行安全。
“前几年利民西路几乎逢雨就淹,遇到下雨天总是提心吊胆的,现在这条路即使下大雨也很少有积水了。每次降雨,都能看到这些防汛队员一直忙碌着,心里很踏实。”在利民路铁塔商场做生意的孙春梅满意地说。
这场降雨,城区平均降水量达到了133.4毫米,最大降水量为144.8毫米,就出现在利民西路。大雨不内涝,小雨不积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岁月静好,皆因有人负重前行。一场强降雨或许只有一两个小时,但防汛队员往往提前两三天就开始行动了,头顶烈日疏通管网、设置防坠笼、调试防汛设备……有些队员甚至几天几夜不回家。雨停了,他们在路边隔离墩旁抓紧吃上几口饭;雨来了,马上放下碗筷投入战斗。防汛队员还化身“推车侠”,帮助车主将抛锚车辆推至安全路段,协助指挥交通,搀扶老人过马路……一抹抹“荧光绿”,成为最耀眼的城市路标,让人倍感安全和温暖。
雨不停,水不退,人不撤!与时间赛跑,同风雨竞速;向雨而行,使命必达。防汛队员舍小家顾大家,换来的是风雨过后祥和平静的万家灯火。
多方联动
让城市更具韧性
数字赋能,让防汛“耳聪目明”。市城管局对市城区防汛智能指挥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建设了城区排水管网监测终端、河道水位监测终端、下穿式桥涵监测终端等,实现多部门联动,信息一屏共享。
通过远程感知监测设备,可以及时研判哪个区域存在积水风险,关联哪个排口开闸能够排除风险;可以及时发现河道水系洪峰变化,第一时间研判城市内涝风险,科学调蓄内外水系库容;可以及时发出桥涵下积水预警,第一时间采取道路交通封控措施,避免车辆误入导致伤亡事故。通过气象研判、水情分析、指令传达、队伍监管、设备定位、复盘回溯等功能“一张图”管理,实现了城市防汛“智能推演、数据支持、科学调度、指挥高效”的目标。
防汛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简单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是需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各司其职、密切协作。聊城城市防汛坚持“一盘棋”,大雨过后,城管系统市政、环卫、园林、执法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修复路灯、户外广告设施,冲洗路面淤泥,清理树木断枝,整治市容秩序,让城市的安全韧性水平进一步提升。
市城管局市政中心秉承“一雨一总结、一雨一提高”,常态化开展雨后复盘“把脉”,认真总结经验、剖析问题不足,强弱项、补短板,举一反三,持续做好防汛工作后半篇文章。坚持问题导向,狠下“绣花”功夫,“一点一策”“一路一策”实施微改造,消除道路积水隐患,得到人民群众高度赞扬。
“汛期雨情汛情复杂多变,市政中心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严防小概率事件导致大灾难的风险,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圆满完成了安全度汛的任务。”市政中心党委副书记秦月成说,“市政中心将持续优化改进市政维护模式,不断提高城区防汛能力,努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为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两河明珠城市贡献市政力量。”
文/记者 岳耀军 通讯员 谢海莹 图/资料图
2024-10-23 11:28:26
2024-10-23 11:14:02
2024-10-22 16:11:12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