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尹腾淑 邢树香 刘伟伟) “在经济高质量转型过程中观察金融指标,不仅要看量,更重要的是看质。我们立足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深入实施‘5+2+1’计划为抓手,着力稳增量、调结构、降成本,组织和引导金融资源更加高效地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需求。”7月31日,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赵向东介绍。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2024年以来,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以“5+2+1”计划为抓手,在全市开展金融服务“聚力攻坚突破年”能力提升行动,引导全市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市重点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动全市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结构加快优化。上半年,全市各项贷款同比增长7.6%,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分别增长15.2%和27.98%,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4.52%,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
据悉,“5+2+1”计划即聚焦“五篇文章”、优化两项服务、突出一个重点。
在聚焦“五篇文章”方面,我市围绕强化薄弱领域金融服务展开。聚焦卡点堵点,提升科技金融质效。联合有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编制《科技金融政策与信贷产品汇编》,深入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金融支持计划。上半年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3.6%。聚焦“双碳”目标,健全绿色金融体系。积极争取山东版碳减排政策工具年度贴息资金75.3万元,累计发放全国版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0.22亿元,办理减碳引导再贴现1.72亿元。6月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283.6亿元,同比增速达到60%。聚焦痛点难点,加强普惠金融服务。深入开展个体工商户金融伙伴育苗三年专项行动、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等四项专项行动,为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资金871万元,全市普惠金融重点领域占比提升连续三年全省第一。聚焦现实需求,加快养老金融发展。加强专项政策宣传,及时与发展改革委等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在全市征集普惠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中心和有关制造业企业14户,向各金融机构进行推介。聚焦效能和安全,促进数字金融发展。引导银行机构把握数字金融内涵,强化顶层设计,系统性推进数字化转型。
在优化两项服务方面,我市着力围绕优化制造业、房地产金融服务,加强重点领域金融要素保障。优化制造业金融服务。创新“制造业产业链金融链长服务模式”,建立“1+2+N”金融链长合作机制,全市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贷款较年初增长4.96%,该模式被纳入2024年全市重点改革项目清单。优化房地产金融服务。实行经营性物业项目、住房租赁企业项目“名单制”管理,推动2家银行向市财信安居置业发放贷款9.8亿元,支持购置闲置房屋3273套。辖区首笔“保交楼”专项贷款3000万元成功落地。上半年新发放住房贷款平均利率3.48%,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最低下调至LPR—50BP。
在突出一个重点方面,即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深化“金融赋能 聊城崛起”金融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专项行动。坚持“金融要素要跟着项目走”,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链项目、技改项目等多张“白名单”,发挥金融“融资+融智”作用,做到谋划项目有金融跟进、落地项目有配套金融服务、开工项目有金融资源保障。
2024-08-03 09:33:37
2024-08-03 09:33:18
2024-08-03 09:32:55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