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社会 >

聊城市“三力”齐发打好碧水保卫战

来源:聊城日报  2024-07-18 10:18:54
A+A-

  本报讯 (记者 赵宏磊 通讯员 沈潜) 7月15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我市锚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目标不动摇,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省控以上考核断面连续三年消除Ⅴ类及以下水体,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水质达到历史最优水平,南水北调聊城段水质稳定优良。2023年,聊城市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指数列全省第5位,同比前进5个位次;改善幅度列全省第3位,同比前进2个位次;优良水体比例90%,优于目标50个百分点。

  凝聚“合力”,提高协同联动质效。及时预设全年目标,配套制订提升方案,厘清责任方、施工量和路线图,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聊城市委、市政府定期督导调度,推动全市上下齐抓共管。建立涵闸联合管控和生态基流保障机制。汛期,生态环境、水利两部门及时互通信息,科学调度支流涵闸,减少超标水体汇入干流。枯水期,结合降雨、农灌、水位等情况,开展重点河流引调水工作,保障河道生态基础流量。加快推进“两清零、一提标”重大项目。2023年度,聊城市累计新建雨水管网34.54公里、污水管网34.51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网203.5公里。城市建成区17条黑臭水体全部通过长制久清评估。

  深挖“内力”,推进流域系统治理。结合重点断面在线监测数据变化以及日常巡河线索,密切关注上游客水水质,发现突出水环境问题隐患立即与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开展跨省、市界河流协同共治。建立重点断面巡查和超标督办制度。一方面,运用高科技,努力提升智慧监管水平。另一方面,下足“笨”功夫,常态化开展人工现场巡河检查。紧盯夜间、雨天及节假日等特殊时段,发现违法排污问题及时开展溯源排查和跟踪督办。持续做好重点断面水质考核。每月将市控以上超标断面、超标因子及县(市、区)水环境质量指数排名等情况面向全市进行通报,并在市级主要媒体和政务网站进行公开。对达到约谈条件的严格落实约谈制度,倒逼各县(市、区)切实扛牢主体责任。积极指导各县(市、区)围绕重点任务和目标,精心谋划水污染防治项目,“十四五”以来,聊城市成功申报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6个、省级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11个。2023年度,卫运河油坊桥、马颊河董姑桥和徒骇河马集闸、前油坊四个跨省、市界河流国控断面中,三个达到优良水平,一个实现水质类别提升。

  善用“助力”,推动工作融合衔接。探索实施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综合监管新模式,打破分工壁垒,促进各环节、各方面协同。完善监测监控体系,在40个重点河流断面及175家重点涉水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对部分水质国标站点增设氟化物监测指标,将重点排污口纳入年度监测计划,在主要河流断面入河口、闸门布设水质微型监测站,为掌握流域污染物峰值分布及水质变化趋势,科学实施拦污控污治污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强化涉水污染源执法监管,坚持执法监管与监督帮扶融合,2023年度共检查各类涉水企业800余家次。联合市直部门对重点入河排污口开展整治成效市级抽查及污水处理厂执法检查。充分利用第三方检测、无人机飞检等现代化手段,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与河南省濮阳市、河北省邯郸市建立联动机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推行跨区域污染联防联控。推进环境治理模式创新,高铁新区水系修复与绿色发展EOD项目成功创建省级试点,金堤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及绿色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入选国家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努力推动水体修复、再生水循环利用等项目有效融合,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编辑:李明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