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读懂政府工作报告”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资源专场(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赵朝庆介绍了2023年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情况。
赵朝庆介绍,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工作,以国土绿化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严格落实林长制。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林长5084名,创新建立民间产业林长,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严密组织体系。在森林资源集中分布区、生态脆弱区等重点保护区域,划分林长责任区域52处,对森林生态区位重要的黄河生态林区等4个区域设市级林长,提级管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巡林,每年召开全市总林长会议,安排部署林长制工作。在全省林长制绩效评价中,我市荣获优秀等次,东阿县被评为全省林长制激励县。建立完善“市、县、乡、村、护林员”五级联防联控机制,组织开展森林防灭火培训9次、实战演练7次,开展日常森林防火巡查900余次;开展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防控面积307万亩次,有效遏制了病虫害的发生。
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印发了《聊城市科学绿化实施方案(2023—2025年)》。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抓住春季造林黄金期开展植树造林,设立25处义务植树基地,开展“情满黄河向未来”义务植树活动,推进“山东省聊城市矿柱林场生态修复”互联网+义务植树捐资项目。2023年,全市完成造林4400亩、绿化美化提升村庄565个,森林抚育30.65万亩。
林业产业实现新突破。积极培育特色经济林、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新业态,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市经济林面积23万亩、林下经济面积4.6万亩。2023年度全市林业总产值达150.5亿元,林业可比价总产值增速25.3%。我市在第十八届中国林交会上斩获38枚奖牌,其中27枚金牌、11枚银牌,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全力抓好生态保护修复。将防沙治沙与植树造林、林下经济等结合起来,推进沙区生态高水平建设和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沙区粮食生产安全。冠县入选“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高唐县国有旧城林场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称号,为全省唯一入选单位,茌平区国有广平林场荣获2023年度全国“十佳林场”称号。有序推进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全市完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97处,面积9000余亩。
全面挖掘展示森林文化。我市结合平原森林文化特点和群众休闲需求,按照“一场所一特色”的思路,连续两年举办森林文化周。特别是2023年,以“弘扬森林文化 推动绿色发展”为主题,开展自然科普、文艺创作、森林游憩等97场森林文化活动,现场参加活动5万多人;线上开展8场直播活动,10万余人关注和转载。
文/记者 林晨 刘志耀 图/马新涛
2024-02-27 15:25:19
2024-02-27 13:20:40
2024-02-29 15:06:14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