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县域 > 县市区 >

娘家人的暖“新”事——阳谷县妇联服务“三新”领域女性创业就业走笔

来源:聊城日报  2024-12-25 09:37:34
A+A-

  ■ 本报记者 于伯平

  本报通讯员 张晓

  “多亏县妇联帮助我们开设‘妇女微家’,开展家政培训,才让我们的家政品牌越做越响!”12月18日,阳谷县阳光大姐家政服务公司总经理、妇联主席杨艳华感慨道。

  近年来,杨艳华在阳谷县妇联的支持下,带领公司300余名巾帼家政员,连续4年免费为城乡妇女提供月嫂、育婴、养老、家庭急救等家政培训,为家政行业输送了一大批优质家政服务人才。而这只是阳谷县妇联推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助力女性创业就业的一个缩影。

  在精准破局上着力

  靶向施策催生新动能

  “起初我对如何建设妇联组织心里没底,多亏了这本‘三新’领域妇建工作指导书册。在这本书册的指导下,我们组织了多项服务活动,姐妹们纷纷表示有了主心骨,参与企业发展的干劲更足了。”山东森嘉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刘风先说。

  为把松散、流动性强的“三新”领域女性凝聚起来,阳谷县妇联与县委组织部、县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县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中开展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扩面提质行动的意见》,梳理制定“三新”领域妇建工作指导书册,指导各乡镇(街道)拉网式摸排“三新”组织,分类建账、精准定位,协调解决妇联组织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在“三新”领域妇建工作指导书册的帮助下,不少企业、单位顺利建起了妇联组织,打造了服务女职工的温馨家园。

  在有形覆盖上着力

  因地制宜建立“新”组织

  “以前各厂的姐妹交流比较少,现在有妇联牵线,我们开展技术切磋、生活互助可方便了,感觉像大家庭!”阳谷顺达塑胶有限公司工人杨蕾笑着说。

  “三新”领域组织分布广泛,规模及生产经营方式差异较大。对此,阳谷县妇联突出示范引领,优先在链接广泛、女性人数较多的行业系统重点推进。借助阎楼镇成立橡塑管材产业链委员会且设立产业链党委的契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首个产业链妇联——阎楼橡塑管材产业链妇联,覆盖47家塑胶企业的150余名女职工。

  针对不同的行业、领域特点和女性就业现状,阳谷县妇联探索实施“单独组建 +行业统建”的妇建模式,聚焦造纸、电缆、食品加工、服饰、化工、家政、电商直播等重点行业,推动新建“三新”领域妇联组织57个,指导各乡镇(街道)成立镇级广场舞团队妇联18个;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城市社区、居民小区等,在各类社会组织、私营企业、文化阵地、城市书房等领域,因地制宜建设“妇女微家”200余处,开展特色“微”服务1300余场次,惠及万余名妇女儿童。

  在有效覆盖上着力

  同频共振做优新服务

  在为“三新”领域女性提供服务的同时,阳谷县妇联还积极引导“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发挥各自优势,以多元服务彰显妇联“娘家人”的柔性关怀。其中,县女企业家协会妇联与金融部门联合,创新推出“妇女创业就业贷”,累计为创业妇女发放贷款5亿元;山东金蔡伦集团妇联实施特殊女职工关爱行动,为离家较远的困难女职工提供50套住房,方便女职工住宿与子女照顾;山东中天电缆科技有限公司妇联多次开展女性健康、心理辅导、家庭家教家风等课程,为女职工提供身心健康保障。

  通过精准破局、有形覆盖、有效覆盖,阳谷县妇联让“三新”领域妇女切实感受到了“娘家人”的温暖,为助力女性创业就业、推动乡村振兴贡献了巾帼力量。

编辑:李明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