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 > 作风深化 实干争先 当好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 >
2025年2月20日《聊城日报》1版
唯有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如果连问题的症结都未弄清便草率行事,就有可能留下“后遗症”。全市“作风深化、实干争先”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强调,在攻坚克难上再深化,进一步塑强精耕细作的作风。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以改革思维破解难题,以创新方法实现突围,让发展活力如春潮般奔涌不息,关键在于坚决摒弃“马大哈”“差不多”的粗放作风,增加“颗粒度”,提升执行力。
何为“颗粒度”?本质是对工作精细化程度的度量标尺。增加“颗粒度”就是要求我们重视工作的细节程度、精细程度,把工作任务分解得更加细致、更加具体。意味着我们要在细节上多下功夫,把问题研究得更透彻,把方案制定得更具体。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涉及多个方面,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去剖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精耕细作,贵在执行。即使方案再完善、规划再周密,若执行不力,也终将沦为一纸空文。我们唯有切实提升执行力,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落到实处,每一项举措都精准落地,才能真正将蓝图变成现实,为聊城经济社会注入强劲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如何增加“颗粒度”,提升执行力?关键是要坚持直面问题、迎难而上,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紧紧揪住牵动全局的“牛鼻子”,掰开揉碎,层层拆解,找到“堵点”“病灶”,在追问与实践中寻找答案。比如,在双招双引工作中不能盲目跟风,而要深入研究本地和外地的产业特点与资源禀赋,精准制定招商政策,确保每一项举措都有的放矢、切实可行,真正实现精准施策、高效落实。
执行力的根基在于对问题的深入调查研究和脚踏实地的实践积累。这种执行力绝非简单的机械照搬,而是带着思考和创新的落实。只有对一件事情、一个问题下足调研功夫,答案才会自然浮现,成果也将随之而来。我们要经常深入一线,虚心求教、不懂就问,与时俱进,终身学习。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注重打开指标、深入分析,扑下身子、扎实调研,不断夯实工作基础、补齐短板弱项,以精耕细作的态度抓好任务落实,切实增加工作的“颗粒度”,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要牢固树立“发现问题就是机遇、破解难题就是发展”的理念,做到干一件成一件,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唯有如此,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中找准突破方向,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让每一项工作都落地有声,从而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说一千,道一万,作风建设是关键。我们要始终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以“执行者”的坚定决心、“行动派”的担当精神、“实干家”的务实作风,将全部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中。要以敢于直面困难、勇于攻坚克难的劲头,以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奋力谱写聊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 张颖
2025-02-19 14:18:38
2025-02-19 11:44:10
2025-02-19 11:43:5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