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商城
县域
数字报

您的位置:首页>专题 > 聚焦市两会 > 两会特刊 >

市两会特刊·茌平区丨鲁西领跑逐新梦 全省先进谱华章

来源:新聊城客户端  2024-01-12 15:55:16
A+A-
分享

  鲁西领跑逐新梦 全省先进谱华章

  ■ 王军豪

  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2023年的茌平,已然交出令人满意的高分答卷。

  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9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3%和7.7%;预计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27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接近90%,增加值增速9.5%;各类创新平台加快提档升级,中小企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优质企业呈现“井喷式”增长,创新活力明显增强;狠抓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谋划落地和投产达效的项目数量更多、质量更高、效益更好……

  2023年,茌平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市委“提标提速提能力,敢闯敢干敢争先”要求,锚定“鲁西领跑、全省先进”目标定位,持续强作风、勇担当、提效能,牢牢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干导向,干出了新风貌,干出了新业绩,干出了新天地。

  民富区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23年5月,茌平再次入围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列第90位。

  从设区前的茌平县,到如今的市辖区,茌平已经13次入围全国百强榜单,在鲁西地区打造出了令人称羡的“百强现象”。

  茌平“百强现象”,是实实在在的高质量发展成果,也是实实在在的高分民生答卷。

  当前,山东云信铝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铝中间合金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现场,正是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

  云信铝业由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信发集团共同出资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2项,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是全国仅有的2家掌握铝钛硼合金技术企业之一。

  2023年,该项目利用原有土地,对产品工艺质量、仓储进行改造升级,主要改造铝钛硼、铝锶、铝中间合金产品等生产线10条,已于2023年6月开工,将于2024年6月竣工。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84亩,是2023年市级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铝钛硼合金、铝锶市场占有率将达到全球第2位,成为全国最大的铝中间合金基地,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纳税1亿元。

  在洪官屯镇,山东省俏月亮工艺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熨烫、缝制、封装、分垛……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几天后,这些精美的工艺品将从上海港口直接运往美国。“我们的产品在欧美市场供不应求,订单一个接一个,整天忙得脚不沾地。”该企业总经理刘先丽说。

  通过招商引资,茌平区于2016年成功引来俏月亮。如今,俏月亮的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及欧洲各国,年营业额达3.5亿元。目前,俏月亮公司是聊城市唯一一家拥有独立海外仓的电商企业。

  2023年,茌平区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以项目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实施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的项目。2023年,全区实施区级以上重点项目120个,总投资607.3亿元。去年前11个月,全区实施类省市级重点项目开工率、纳统率均达到100%,15个省级、22个市级实施类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6.7%和135.6%。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2亿元、同比增长1.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143.4%,完成技改投资27.6亿元、同比增长2.6%。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亿元。

  此外,茌平区凝聚合力建平台、强招引,以经济开发区、高端产业聚集区、高铁新区为主战场,狠抓“三区共建”和招商引资。山东茌平经济开发区在2022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评价中进位47个名次、列第59位,是全市唯一的省级国际合作特色园区。该区充分发挥三大平台载体作用,对接引进了一大批高质量项目,发展能级蓄势提升。

  改革创新,当好排头兵领头雁

  2023年,茌平区成功为英伦环保搬迁入园项目办理了全省首张涉企许可项目的“一照多址”营业执照,实现一张营业执照、多个经营地址、多点开展经营。

  “一照多址”登记制度,体现了市场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相分离的商事登记思维,为生产企业的开枝散叶提供便利,为产业园区的资源集约化利用给予保障,进一步降低企业扩大经营的门槛和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引领发展的不竭动力。茌平区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强化创新驱动,全力打造改革创新高地。

  茌平区坚持用改革解难题、以创新促发展,引领全区上下持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坚定用好改革“关键一招”。进一步优化区级干部领衔推进机制,建立健全改革工作“即时表扬”、“蓝黄红”预警、重点事项督察等制度,指导督促全区各级各部门积极争取省级以上“五争一创”成果。2023年,全区共形成省级以上改革创新成果241项、同比增长143.4%。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圆满完成省级“一表申请、智慧供给”试点创建,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智慧办”应用场景被省职转办宣传推广;设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专区,企业登记、注销申请审批时限分别压减85%和50%,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审批时限压减60%;作为全市唯一,入选全省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试点。

  创新驱动显著增强。2023年,全区累计投入研发经费20.2亿元、总量全市第1,增量对全市的贡献率达42.4%。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海融数字众创空间成功通过国家级众创空间复核,新增省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3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3家、市级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基地1处,2家重点实验室、1家技术创新中心获得绩效评价优秀等次。

  人才引育质效明显。组织申报科技创业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项目等省级以上人才项目23项,新增企业“科技副总”6人。引进外国专家3人,其中1名外籍博士为A类人才,实现外籍高水平人才引进新突破。

  以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为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创新要潜力,千方百计激活要素、盘活资源,打通堵点、消除痛点、解决难点……

  茌平,改革不停顿,创新不止步。

  民生优先,“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新划的车位、新设的充电桩整齐划一,沥青路面乌黑发亮,绿化带内生机盎然,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十多条道路的改造提升工程相继完成,居民出行更加畅通;更换了顶棚、硬化了路面,为商户严格划定了营业区域,农贸市场大“变脸”……

  茌平区聚焦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用心用情满足人民群众期盼。随着一大批民生工程的实施,民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在杜郎口镇四新村,一条崭新宽阔的通村路像一条蜿蜒的黑缎带呈现在眼前,汽车平稳地行驶在上面,两边一望无际的麦田尽收眼底。

  “昔日坑坑洼洼,开车不敢进家。今朝乡村道路赋能,农民致富发家。”四新村党支部书记刘延强自豪地说。

  朝阳家苑小区也有了新变化——小区增设了充电桩。

  “以往小区的充电桩不够用,我们有时要把电动车推到家里充电,有的居民还飞线充电。现在有了充电桩,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居民董金感叹。

  朝阳家苑是前曹村的回迁小区,随着入住率的提高,原先安装的充电桩已远远满足不了居民需求。

  群众有需求,怎么办?必须解决!党支部一班人研究后,决定由村集体出资建设充电桩。不到一星期,28个崭新的充电桩就安装完毕。

  安装充电桩时,业主提出意见——有的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扫码怎么办?前曹网格党支部书记马立岭又和厂家协调增开了刷卡功能。如此一来,群众都为他们鼓掌叫好。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为民谋福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茌平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年民生领域财政资金支出31.3亿元、占比80.9%。对重大民生工程实行“半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机制,目前,2023年度十大民生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其中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入选省级城市更新示范项目。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多方式补充教师160人,26所幼儿园通过省级一类园验收,茌平区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博平镇在全省强镇筑基考评中名列榜首。

  ——合理布局医疗资源。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市皮防院综合楼、区中医院门诊医技楼建成投用,区人民医院感染病房楼及康复中心主体完工,智慧化中药房试运行。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完成中心街、北外环等道路罩面和新政路等雨污分流及道路改造,府前广场顺利建成投用,齐临高速开工建设;提升带状公园、口袋公园和街头绿地30余处;茌中河实现夜景亮化并与南环水系贯通,徒骇河茌平段成功打造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

  历史川流不息,时代考卷常新。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茌平区将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深入落实全市“聚力攻坚突破年”活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鲁西领跑、全省先进”目标定位奠定坚实基础。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茌平,迎风搏浪心如磐,无惧风浪立潮头。

  攀高逐新 聚链成群

  ■ 贾新伟

  党旗飘飘似火,砥砺前行如画,踔厉奋发行行诗;

  茌平智造似磐,产业升级如歌,强区建设朵朵花。

  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地开花;一批批新兴产业,崛起发力。在难忘的2023年,茌平区锚定“鲁西领跑、全省先进”目标定位,以新时代引领改革创新“新高地”,以新动能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项目实施愈加规范,产业集群愈加凸显,发展势能愈加澎湃,发展路径愈加向优,创新活力愈加向上。

  产业升级,“智造”茌平!

  项目建设质效并进。茌平区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战略,在“十强”产业、“四新”经济、重大民生等重点领域,狠抓项目储备和建设,经济发展“主引擎”更加强劲。2023年,全区实施区级以上重点项目120个,总投资607.3亿元。其中,投资过10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18个,实施类省市级重点项目37个,数量全市最多。

  工业经济稳步提升。茌平区坚持“优存量”与“促增量”并举,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进中向好。2023年,全区累计投入研发经费总量全市第一。成功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创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家,创建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家,成功获评省DCMM贯标先进县。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海融数字众创空间成功通过国家级众创空间复核,新增省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3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3家、市级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基地1处;2家重点实验室、1家技术创新中心获得绩效评价优秀等次。

  双招双引提质增效。茌平区以经济开发区、高端产业聚集区、高铁新区为主战场,狠抓“三区共建”和招商引资,对接引进了一大批高质量项目,发展能级蓄势提升。2023年1—11月,全区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40个,到位资金50.7亿元;预计全年新引进项目50个,完成到位资金53亿元、同比增长15.2%。

  扬帆搏浪,再铸辉煌。在高质量发展新的征程上,茌平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6293”工作思路,坚定不移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动能转换新突破,以更大力度推动存量变革、增量崛起,以更实举措增强创新驱动,稳增长、提质量、转方式、调结构、塑优势、增动能、强支撑、保安全,加快制造业强区建设,强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奋力夺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胜利。

  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 吕晓磊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沐浴着冬日暖阳,行走在茌平大地,枣乡沃野充满活力,绘就了一幅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1月6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在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新村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温室大棚里,工人正在采摘成熟的草莓。耿店村,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依靠蔬菜大棚产业,用20多年的时间成长为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在茌平区乐平铺镇小刘村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鲈鱼养殖区内,一条条鲈鱼畅快游弋,养鱼产生的废水和粪便、鱼鳞,与樱桃枝叶、草莓藤蔓等统一收集制作有机肥,成为樱桃、草莓的新型基肥,一条条鲈鱼“游”出了超十万元级的经济效益。

  以小刘、耿店“两张名片”为引领,茌平区培育了耿店棚菜、信发农业、佳乡田园、顺利冷链、祥辉农牧等一批乡村富民的样板产业。同时,为了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茌平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整改不合理流出耕地2.2万亩,夏粮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茌平区获评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全省耕地保护激励县,入选全国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

  “来,咱们再来一遍。”尽管天气寒冷,却抵挡不住茌平区贾寨镇双河文化演艺队加紧排练的热情,在茌平区,双河演艺队远近闻名,凭借丰富的“文化菜单”和快捷的服务模式,双河演艺队常年活跃在乡间田野。如今,像双河演艺队这样的“文艺轻骑兵”,在茌平已是遍地开花。近年来,茌平区以文化惠民活动为载体,用文化“造血”滋养基层,走出一条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型路子。目前,全区已完成14个高标准文化站的建设,210个示范性文化大院也统一规范了标牌、制度和管理。此外,茌平区还加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农村书屋实现全覆盖,打造了以城区为中心、辐射乡镇和农村的“半小时文化圈”,基层文化焕发勃勃生机,生动描绘农民群众美好生活和乡村振兴美丽新图景。

  漫步茌平区冯官屯镇高岭村,村口的道路焕然一新,新砌的垄沟整整齐齐,在朝霞映衬下,广袤的麦田伸向远方。“路好了,村子干净了,旱厕也改造了,方便又卫生。等春天村里的这些海棠花都开了,就更好看了。”村民潘永凤开心地说,近两年村里不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村民的卫生习惯也有了很大转变。高岭村是茌平乡村建设的缩影。近年来,茌平区聚焦乡村建设,扎实推进省市区和美乡村示范村三级同创,基本完成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区建设,全部完成省市下达的“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建设任务,村容村貌持续改善,乡村治理效能稳步提升。

  策马扬鞭逢盛世,乡村振兴正当时。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茌平区聚力聚焦农业农村发展,科学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撸起袖子加油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越来越多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放眼枣乡大地,一幅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翩然展开。

  绿色枣乡 生态画卷

  ■ 刘亚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俯瞰整个茌平,茌山公园、茌中河、天鹅湖、金牛湖国家湿地公园……处处生机无限,风光旖旎,尽显茌平千年古韵。

  近年来,茌平区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崭新形象正在茌山大地呈现。

  这里的“绿”,是生态宜居宜业宜游。近年来,茌平区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要求,聘请专家“问诊把脉”,实施城区绿化景观提升工程,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2023年,全区提升带状公园、口袋公园和街头绿地30余处,茌中河实现夜景亮化并与南环水系贯通,徒骇河茌平段成功打造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金牛湖景区《保障游客安心出游——扎实做好景区涉水安全》入选2023年山东省旅游公共服务典型案例。街头边角地、废弃地增植补植的月季花、欧石竹、牵牛花,处处可见,“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色生活空间让人流连忘返。

  河流日趋清澈,道路日趋宽阔。茌中河实施的河道清淤、疏浚、暗渠改造及河岸绿化等一系列整治提升工作,使该河成为点缀茌平城区的一道“生态长廊”。对顺河街、文化路、中心街、信发路4条道路实施雨污分流及道路改造工程,对商业街进行改造扩宽,畅通主次路网地上地下“微循环”,城市人居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品质得到极大提升,市民的幸福感、满意度节节攀高。

  这里的“绿”,是守牢生态环保的底线。黑乎乎的厂区已经成为过去式,清洁生产、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在整个茌平不断延伸。茌平区坚持全域治理、重点治理、科学治理、铁腕治理同向发力,狠抓工业面源污染管控,扎实开展扬尘治理等专项行动,完成工业企业雨污分流改造192家,开展巡河1500余公里,安全转移危险废物4.1万吨。2023年1—11月份,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72,优良天数达到196天,国控断面水质指标稳定在四类以上,土壤环境整体向好。信源集团年产30万吨碳氮联产项目获得2500万元中央预算资金支持,补助额度全省最高,也是“十四五”以来全市首个获得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领域中央预算支持资金的项目。

  这里的“绿”,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守。茌平区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大幅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全城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创建等工作。聚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长远目标,全力推进能耗“双控”、煤炭压减。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实现城乡环境优美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宜居宜业、绿色美丽的“名片”。

  如今,“绿动”的新茌平令人刮目相看,“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编辑:李明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