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陶春燕 刘宝虎
他是破案攻坚能手,能短时间内找出真凶;他是救助服务先锋,发光发热,与群众心连心;他是矛盾调解专家,鲜有他化不开的冷硬“坚冰”。他就是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府分局古楼派出所五级辅警黄朋朋。
黄朋朋在登记案情
在深化“平安聊城”建设进程中,基层警务工作者是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黄朋朋就是“神经末梢”上的一位尖兵。工作20年来,他协助处理警情3200余起,排查矛盾纠纷1100余起,处置案件近600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00余人,执行各类重大安保执勤任务100余次……入警至今,黄朋朋以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了“藏蓝不分深浅,忠诚没有编外”的深刻内涵。
驱车近千公里
与“快递”赛跑抓捕嫌犯
2024年11月的一天,有群众报警称,一小区多家地下室被撬,财物被洗劫一空。经过查看大量监控,并抽丝剥茧,黄朋朋发现四名嫌疑人凌晨将被盗财物以快递方式发往内蒙古,而后逃之夭夭。
黄朋朋和同事们驱车12小时奔驰近千公里,抵达内蒙古时,弥天大雾让他们几乎看不见前方的带路车辆。
但破案条件越是恶劣,破案速度越要加快。黄朋朋和同事们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快递赃物被签收之前,将该批被盗财物扣押封存,随后又将嫌疑人一举抓获,还带破了另一起涉案价值近10万元的盗窃案。
与违法犯罪分子交手,危险总是存在。2023年10月,黄朋朋前往辽宁抓捕嫌疑人,抓捕成功后搜索物证时,他发现嫌疑人被褥下方藏着一把锋利的匕首。但那把闪着寒光的匕首并没有让黄朋朋感到畏惧,而是使他更加坚定了为群众破案挽损的决心。
曾连续7年春节执勤
楼顶上劝下轻生老人
选择了警察这个职业,就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警以来,每逢节假日,黄朋朋总是随叫随到,20年的职业生涯里,他曾连续7个春节是在执勤岗位上度过的。
黄朋朋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
有一年大年三十,辖区一位老人因家庭矛盾要跳楼轻生。黄朋朋接到报警后和其他值班同事立即前往现场,老人情绪激动,性子又执拗,黄朋朋怕其出意外,寸步不离地守在他身边。从早上9点到下午4点,他劝得嗓子都哑了,老人情绪才缓和下来,愿意和家人一起回家。
回到派出所已是傍晚,黄朋朋这才吃上当天的第一顿饭。“虽然从楼顶上过了个节,但值得!”他笑着说。这样的坚守,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事关群众无小事,这句话黄朋朋始终记在心里。今年4月1日,市民方海涛(化名)报警称其电动车被盗。黄朋朋没有因为案情简单就敷衍了事,而是认真排查了近两个小时,最终发现是附近工作人员挪动了车辆位置。“虽然是乌龙,我们也要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对得起群众的信任。”黄朋朋说。
随叫随到“解疙瘩”
他是所里的“矛盾溶解剂”
黄朋朋在处理矛盾纠纷时,有让争吵双方闭口的绝活儿,派出所的民辅警都知道,再难的“死结”到他手里都能迎刃而解。
多年前,辖区内发生一起纠纷事件,王某怀疑张某与自己的丈夫有私情,在小区门口偶然的一次碰面中与其发生了争执。羞愤交加的张某报了警。经过调查,黄朋朋发现张某与王某丈夫只是正常的生意来往,并无其他逾矩之处。张某心中气愤,始终不愿与王某和解,二人就此事胶着了半年。
其间,黄朋朋始终没有放弃过调解,无论早晨还是夜晚,只要当事人有需求,他都随叫随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他的努力下,双方终于达成和解,王某丈夫对他也再三感谢。
很多曾经剑拔弩张的双方在黄朋朋的调解桌上都握手言和。调解本上密密麻麻的“已解决”,见证着他二十年如一日的为民初心。
选择了警察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忠诚服务,扎根在基层,牢记守护平安的使命。黄朋朋从怀揣“英雄梦”的热血青年,成为能独当一面的“老黄牛”。每当看到派出所里的年轻同事像他当初一样满怀一腔热血去处警,黄朋朋都会像老父亲一样叮嘱:“保护好老百姓,保护好自己。”平时工作忙碌对家人缺少陪伴,他会在凌晨五点给早起上学的女儿买一碗她想喝的胡辣汤,尽力弥补亏欠。
二十载从警路,平凡处见赤诚。“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黄朋朋过去的写照,未来,他还将继续保持着这股“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劲头,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继续书写不平凡的守护故事。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25-04-11 11:38:25
2025-04-11 11:20:12
2025-04-11 10:50:55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40004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