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记者直击 >

“小棉袄”闯出大市场——我市棉服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来源:聊城日报  2024-11-12 13:59:02
A+A-
分享

  ■ 本报记者 张洁

  本报通讯员 闵庆才 于继镔

  我市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扎实推进棉服产业持续增长和绿色转型,不断培育壮大全产业链,促进上下游企业资源整合与集群发展,加快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棉服品牌集群发展,让“小棉袄”更有颜值、有价值、有产值,进一步擦亮棉服产业聊城品牌,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秋时节,走进东昌府区侯营镇云海制衣加工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景象。自动绗缝机根据版型自动作业,缝纫工们熟练地锁边、缝纫,自动钉扣机快捷操作,每一道工序分工明确、井井有条,两万多件棉服订单即将赶制完成,发往四川。企业年产棉服 60余万件,实现销售额2000余万元,不仅销往河北、江苏、内蒙、辽宁等省份,还远销希腊、日本、韩国等国外市场,目前产品供不应求。

  “经过9年的发展,公司实现了由代加工到品牌自营的转型,带动周边村民60余人就业,根据自身条件分配不同工种,绗片缝纫工序一个月可收入6000元左右,70岁以上老人做打包的工作,工资一个月2500元左右。”云海制衣总经理任凤云告诉记者。接下来,该公司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运用好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力争成为中国中老年棉服界的知名品牌。

  随着天气转冷,我市棉服加工企业迎来销售旺季。不少企业将传统棉服加工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加快培育自主品牌,创新推出“互联网+公司+加工户”模式,提高棉袄加工质效,开创“前店后厂”新发展模式,将实体门店转到线上,激发棉服产业发展新活力。电商、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已成为服装销售的主要模式。目前,二十余家棉服企业通过东昌府区电商产业园销售,每天的订单量超5万单。“我们通过当下比较主流的平台进行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线上销售棉服,凭借线上的ERP系统把订单同步给棉服企业,他们会根据订单量进行加工发货,根据不同的产品我们也会有3%—4%的提成,实现共赢。”东昌府区电商产业园运营总监王孜介绍。

  自2008年以来,我市棉服产业经历了“个体+作坊”“工厂+店铺”“品牌+电商”等阶段,仅东昌府区侯营镇就有棉服加工企业100余家,遍布全镇10个新村社区、60多个网格村,年产量3000万件以上,年产值超10亿元,已发展成为北方最大的秋冬轻质棉服生产基地。今年7月份,侯营镇传统服装特色产业集群被评为“市级特色产业集群”。目前,该镇6000余人持有缝纫技能培训合格证,月收入2000—7000元,呈现出规模扩大、效益向好的良性发展态势,农家院小棉袄闯出了海内外大市场。

  记者在11月2日召开的东昌府区棉服产业发展现场会上了解到,侯营镇持续优化棉服产业布局,整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90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侯营棉服加工产业园,12月底可投入使用,并且探索建立“龙头+卫星工厂”发展模式,引导棉服产业做大做强,加快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开设“棉服一件事”特色专窗,探索一体化服务机制,为棉服企业提供法律体检、招工信息发布、电商平台联动、金融服务等全链条式服务。

  为促进企业发展,我市科学精准进行帮扶,鼓励引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拓展销售渠道,补齐短板弱项,增强发展后劲,进一步引导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提档升级,以园区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以产业助推集体经济发展。用足用好电商直播平台,推动棉服加工业与电商产业园协同发展,促进上下游企业资源整合。不断培育壮大全产业链,加快制定棉服产业发展规划,抢抓“山东手造”等发展机遇,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推进设计平台建设,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大力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擦亮棉服产业聊城品牌。

编辑:李明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