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商城
县域
读报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记者直击 >

跨越山海的聊城力量 记聊城市第六批“组团式”援青教师团队

来源:聊城日报  2023-07-28 09:52:07
A+A-
分享

  7月14日15时10分,山航SC7956航班安全降落于济南遥墙机场。聊城市第六批“组团式”援青教师团队的8名老师,完成对口帮扶任务,顺利返乡。

  “妈妈,妈妈,你终于回来了……”人群中,6岁的然然拉着妹妹的手,奔向刚下机的任风霞老师。任老师一把抱住孩子,还没说话眼眶就湿润了。“援青的这段时间,我们把身心和精力都放在了刚察孩子的身上,感觉对家人特别愧疚。”任风霞说。

  2017年7月,我市启动教育人才“组团式”援青工作。7年来,全市共有52名教师奔赴青海省支教。去年7月,我市又精心选派13名教师(中组部选派5名、柔性人才8名)赴青海省进行“组团式”教育帮扶,接过立德树人的“接力棒”。他们把热情和汗水洒在海滨藏城,用“爱”与“情”谱写了一曲民族大团结的赞歌。

  定制度,建机制,打基础

  走进刚察县寄宿制民族初级中学,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有序排列,红色的塑胶跑道、绿草如茵的足球场上,孩子们在蓝天白云下尽情嬉戏……

  在聊城市对口支援刚察干部管理组的帮助下,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与刚察县教育局在充分沟通和协商的基础上,拟定了《山东省聊城市援建青海刚察县教育事业合作备忘录(2022—2025)》,构建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帮扶机制。今年4月,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与刚察县教育局签订帮扶协议,开展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帮扶,教研活动、业务培训和教学指导,安排我市优秀中小学、幼儿园与刚察县中小学、幼儿园结对,与当地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带动受援学校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和育人管理能力,将帮扶制度化、具体化。

       聊城市第六批“组团式”援青教师团队成员孙海秀在刚察县寄宿制民族初级中学为学生授课。(资料图)

  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在专任教师选派上,‘组团式’教育人才援青不是将各学科教师简单相加,而是以选派数理化等紧缺学科教师为主、兼顾其他学科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谈到教研工作,刚察县教育局副局长朱晨冉(援青)打开了话匣子,“老师们除了承担教学任务外,还发挥专业优势,从教、学、研等各个环节上补齐‘短板’。”

  聊城“组团式”援青教师团队坚持以研促教、边研边带,聚焦教师专业发展核心素养和教育教学基本能力,通过成立名师工作室,开展名师带徒、“名师名校长送教送培”、课程思政专项课题研究、“同上一堂课”和“空中教研”活动等一系列工作,书写刚察教育奋进之笔。

  一年来,援青教师共备课1403节、课时量3172节,家访121人次,主持或参加教研活动201次,发表教科研论文11篇,主持或参与教研课题11个,师徒结对带动当地教师43人。

  从精准“输血”、强化“造血”到助力“活血”,聊城市“组团式”教育援青人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投身教育教学,用结对帮扶、空中教研等方式结下了教育援青的“累累硕果”,为刚察县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这学年,我在聊城老师们身上学到了不少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受益匪浅。”刚察县寄宿制民族初级中学教师杨森说。

  多沟通,促交流,稳推进

  “家访”和“交流”,是聊城援青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词语。大家克服高原反应身体不适等困难,组织了多次家访。在凛冽的寒风中,他们深入牧区“把脉诊断”,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良方”。

  其实,教育援青工作远不止于此。为持续强化鲁青两地教育系统交流交往,市教体局、市对口支援刚察干部管理组为当地小学幼儿园捐赠价值近15万元的书籍。联系我市5所学校,为刚察县教育行政人员及中小学校长共6人提供跟岗研修培训机会。协调教育行政人员及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共15人来我市考察学习。组织选派5名中小学班主任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到聊城大学开展培训。与刚察县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教学教研及学校管理交流活动。截至目前,10对结对学校共开展了线上教学教研及教学管理交流活动17次,参与教师700余人次。

  8月底,聊城市新一批“组团式”援青教育人才小组又将组建完毕。他们将很快赶赴刚察,走上新的岗位。蓝天白云之下,海滨藏城之上,“组团式”援青教育人才的故事仍在继续……

       朱晨冉 崔崴

编辑:马晓红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