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宏磊)4月15日,记者从市大数据局了解到,自我市启动“无证明城市”建设以来,通过证照证明电子化和数据共享,加快促进业务流程再造和制度重塑,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企业和群众办事时免于提交或无须重复提交相关纸质证照证明材料,切实解决群众反响强烈的“证明折腾”问题。目前,我市84%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可“无证明”办理,创造的“无证明之省”建设典型经验数量全省最多。
我市在摸清现行各类业务需使用证明事项的基础上,提出“五个一批”减证明:清理一批“无谓证明”“奇葩证明”,确需保留的,全部按规范程序纳入《聊城市证明事项实施清单》统一管理;压减一批“重复证明”,深化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流程再造,全面消除不必要的重复举证环节,变重复交证明为一次交或免提交;替代一批“纸质证明”,通过办事系统对接,实时共享应用电子证照证明数据,变群众交证明为系统自动填;取消一批“可核验证明”,部门之间通过“无证明城市”应用系统或其他渠道进行信息核验比对,变群众交证明为部门联动办;减免一批“低风险证明”,风险可控且能够通过事中事后监管纠正的证明事项,采取告知承诺等方式,变群众交证明为部门强监管。目前,通过“五个一批”减证明,全市累计核减各类证明2300余项。
夯实“数字底座”,打通“无证明城市”建设堵点卡点。我市坚持强化基础支撑,全面搭建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应用体系,有效破解高频证照证明线上流转渠道少的问题。不断完善政务云、网和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等基础设施资源,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搭建了统一的电子证照基础支撑平台,有效保障实体证照和电子证照的同步制发。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汇聚43亿条政务数据资源。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数据直达基层试点,可直接调用国家级数据资源160余类。争取省级奖补280万元,在各县市区试点建设“县级一体化数据节点”,电子证照证明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共享应用效率明显提升。实施历史数据电子化,不断丰富电子证照证明基础数据,有效破解部分证照证明基础数据缺失问题。在全市分类分批组织开展证照证明历史数据电子化专项行动,持续扩充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和市电子证照库数据资源存量。目前,全市涉及13个部门、72类,约930万份纸质证照已完成电子化,近300类电子证照证明在“爱山东”App实现亮证,可承诺亮证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强化互联互通,提升高频电子证照证明线上流转效率,有效解决“多跨”数据共享难问题。建设“无证明城市”应用系统,联通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市电子证照库、市政务服务平台等业务系统,实现电子证照证明数据实时共享。创新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安全加密等先进技术,加强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档案等基础应用,依托“无证明城市”应用系统实现业务办理所需的各类数据共享和信息核验,实现证明开具、流转、受理全程网上办理。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惠民利企作为“无证明城市”建设的落脚点,通过推行身份证、结婚证等个人证照证明和营业执照、产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等企业证照证明的电子化应用,打造多个“一件事”服务场景。比如,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在“爱山东”App搭建“易入学”模块,整合应用户籍、房产等数据资源,全面替代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出生证明等纸质证明材料,线上填写适龄学员基本信息,后台自动完成网上报名、信息审核、录取查询等环节,真正实现“掌上报名、部门联动、线上审核、一键录取”。
2025-04-17 11:13:03
2025-04-17 11:01:43
2025-04-17 10:34:12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闻网 2006-2025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40004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