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3 月,我有幸成为山东省第五批援青医疗队的一员,肩负着组织的重托与亲人的期望,从山东聊城奔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投身长达一年的医疗援助工作。一年的时间,我们要把我们的技术、服务和理念留在刚察,同时也把刚察的祝福带回聊城,为我们两地的长久情谊添砖加瓦,为刚察的医疗卫生事业、为聊城和刚察人们的深情厚谊、为各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抵达青海后,我得到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委领导、山东省援青干部管理组、刚察县县委及卫健委、刚察县人民医院等各级领导的热烈欢迎,他们的关爱如同家的温暖,使我倍感鼓舞,坚定了在青海开创事业的信念。聊城援青医疗队驻扎于海拔3300米的刚察县,这是山东医疗支援队中环境最为严酷、条件最为艰苦之地。驱车自西宁行至藏城刚察,雪山矗立、牛羊成群、蓝天白云的壮丽景色令我震撼不已。随着海拔攀升,对来自平原的我们构成了严峻考验。胸闷、喘憋、头晕、头痛、失眠、鼻眼干涩等不适接踵而至。然而,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力量,使我更加坚定了做好援青工作的决心。我并未被困难击垮,在医院领导和同事的关心与协助下,积极适应高原环境,逐步克服高反带来的不适,有条不紊地开展医疗工作。
在位于刚察县的人民医院,我被安排到儿内科,这是一个非常繁忙的科室,面临着大量的危重病例以及门诊压力。然而,医护团队以井然有序的工作状态以及谦逊友善的医护态度,使我轻易地融入了这个团队。通过与科主任及同事的深入交流,我们发现科室在危重病人的医疗资源方面存在短板,因此我积极制定援助计划,将我在内科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分享给科室医生,以助推消化特色专科的发展。
刚察县人民医院内儿科是一个综合性的内科科室,专业门诊和病房仍需提升。作为一名消化内科医生,我了解到刚察地区的胃肠道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等的发病率较高,这些疾病的发生与高原气候、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但当地居民对此类疾病的认知不足,且医师的诊治操作亟待规范。因此,我同科室领导和主任,开设消化内科门诊,制定常见疾病的诊断流程,规范特定用药方案及院外随访计划,确保患者享受到连贯的医疗护理,这不仅能帮助我们医生制定出区域性的诊疗方案,全面监控疾病的转归,还能让老百姓在解除病痛的同时,享受到更细致的医疗服务,提升就医体验,提高满意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对现有医疗条件的充分挖掘,我们共同解决困难,使医疗资源得以充分发挥。例如,我们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替代喉镜进行鼻腔、鼻咽及咽喉检查等等,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为藏城的人们提供精确治疗。
“思重于术”,拥有了利器,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要有准确的诊断思路和手术方案。我们遵循“立足实际,逐步提高”的工作原则,通过业务讲座、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多种方式,持续学习,不断提升,推动疾病诊治水平的稳步提升。我期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我所能地将先进的医疗理念留在这片雪域高原。
投身医疗岗位,尽责尽职,能带来职业满足感和生活幸福感。此行还让我结识了至亲至爱的医疗援助者们,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虽然我们来自不同地域、医院,但因共同目标而聚首,这份深情厚谊和互相支持让我在异地他乡不再孤独。团队成员间的紧密配合,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体现出家乡东阿县人民医院倡导的“团队精神,品质医院”的精神,加深了我对团队力量的认识。花院长、王院长以及科主任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的付出赢得了当地居民的赞誉和感谢,这令我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援青期间,我们参与了诸多有意义的活动,如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组织的缅怀先烈、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专题培训。真实感人的画面引领我们重回那个艰苦年代,更深入地了解了两弹元勋和广大科技人员在艰苦环境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这些精神是时代的烙印,在当下依然熠熠生辉,使我深受触动,获益良多。我将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传承“传、帮、带”的优良传统,运用精湛技术和先进理念,推动海北州医疗事业发展,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立足实际,积微成著。事业成功非一日之功,需长期积累、经验沉淀及阶段性成果累积。作为援青医疗队一员,我将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坚定理想和初心,与山东援青医疗队共同努力,着白衣担使命,用热血铸青春,传承援青“接力棒”,为西部崛起、为刚察县医疗卫生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2024-12-09 14:16:43
2024-12-09 14:09:02
2024-12-09 14:05:20
2024-11-21 08:52:06
2024-11-13 14:35:34
2024-01-26 09:11:53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