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社会 >

专题丨记者节,一起听听记者编辑怎么说!

来源:新聊城客户端  2024-11-08 10:15:19
A+A-
分享

2024年11月8日《聊城日报》4/5版

  又到了新闻工作者自己的节日。这一天,我们的心情畅快。

  我们开心,越来越多的群众知道了记者节,更加了解和理解新闻工作者。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不是所谓的“无冕之王”,而是宣传舆论战线的战士,战斗在第一线,胸怀大局、把握大势,服务“国之大者”,贴近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宣传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开心之余,也有忐忑。记者也是社会的普通一份子,也有焦虑和本领恐慌。但我们的初心不改,正收拾行装,全心投入互联网传播主战场,倾情奉献新闻宣传报道主阵地。

  当下,媒体转型进入深水期,我们将提升内容品质,改进报道文风,创新产品形态,优化受众体验,打造更多导向鲜明、形式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融媒体产品,制作更多接地气、有创意、动人心的新媒体产品,创制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在新时代伟大征程的宏大乐章中奏响聊城音符。

触摸城市脉搏 讲好聊城故事

■ 焦阳

  我是一名时政记者。入行13年中,有汗水、有感动,但更多的是骄傲和自豪。因为,每天全市人民都可以通过我们的新闻报道去了解市委、市政府的最新政策举措、最新工作动态,去感受这座城市的发展脉搏。

  有幸参与全市各项重大活动的报道,让我的职业荣誉感满满。记忆尤深的是对于2019年8月11日台风“利奇马”的报道。恰逢休息日,接到报道任务后,我第一时间奔赴一线,将全市防台工作重点、群众关注热点迅速传播出去,并因此荣获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全省抗台风抢险救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当年5月20日,在中国—中亚峰会结束后,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第一时间来到我市,参加首批燃气公交车下线仪式。这笔1000辆中通客车的订单是吉尔吉斯斯坦2023年规模最大的民生项目,将极大改善首都比什凯克严重的交通污染问题。得知总统上门来提车,我敏锐地意识到这条线索意义非凡。于是在不到20分钟的仪式里,抢占有利机位,坚持不停机记录,捕捉到了吉方对聊城客车的肯定,并打破以往时政新闻报道习惯,大胆采用了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的同期声。此片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全网传播,视频总点击量超千万,广获转载和好评。该报道荣获第三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也是我市电视新闻获得的最高奖项。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每逢节假日,家人团聚的时候,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最忙碌的时候,但作为时政记者,要有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以积极的工作态度,直面困难与挑战,擦亮党媒底色,讲好聊城故事。

光影背后的坚守与追求

■ 吴建正

  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这是属于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节日。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深感荣幸与自豪。从踏入摄影记者这个行业开始,我就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对新闻现场的见证,对真实瞬间的捕捉。从平凡人物的日常到重大历史时刻的定格,我见证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场景。这些画面,不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更传递了人性的光辉与力量。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摄影记者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我学会了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将传统摄影与新媒体相结合,让作品更具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我也更加注重与文字记者的协作,共同为新闻报道提供更加丰富、立体的视角。

  回顾过去,我深感自己的成长与收获。但我也深知,前方的道路依然漫长且充满挑战。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坚守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我将继续用镜头捕捉时代的脉搏,用光影讲述人民的故事,为新闻事业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个记者节里,我为自己是一名摄影记者而感到自豪与骄傲。感谢这个职业让我有机会见证历史、记录时代、传递价值。愿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携手前行,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脚下有泥,眼里有光,肩上有责

■ 刘丛丛

  “心系百姓冷与暖,情注《民生面对面》。”这句口号一喊就是17年,而我,从大学新闻系毕业无缝衔接来到聊城电视台,成为一名民生记者,在这个栏目里一待就是16年。2008年的电视新闻,尤其是民生新闻,正是蓬勃发展的时候,民生新闻记者穿梭在大街小巷,解决着市民群众的大事小情。守在电视机前看家长里短,是那个年代居民的生活习惯。慢慢地,我们这句口号家喻户晓,热线电话8373707也成了水城百姓熟知的号码。

  回首过去的16年,让我印象深刻的仍然是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一幕幕,那些苦中有乐的片段成为我做记者以来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为烧伤的三岁男童发动多起捐助;为白血病患儿奔走筹钱;为常年吃不上水的古城老街巷联系建设了供水站;为坑洼不平无法行走的道路联系部门进行修缮;为养殖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一家人申请低保;还为失散三十多年的亲人促成了团圆……

  每当看到被帮助的人脸上挂满了感激的泪水,看到朴实的老百姓送来的一面面锦旗,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民生记者的无限荣光!

  指缝很宽,时间很瘦。一晃眼,我已迎来属于自己的第16个记者节,感慨万千。我们这一代媒体人,有幸处于一个大变革、大发展、大融合的时代,民生新闻也正焕发新的活力,而我们一直在路上。感谢所有的努力与奔忙,仿佛汇聚成光和爱,照耀着这个伟大时代。

编辑部里薪火长

■ 王博

  三年前,我恋恋不舍离开奋斗了十个年头的新媒体,满怀憧憬成为报纸编辑部的一员新兵。

  在我眼中,编辑部是座铁打的营盘,几经风雨,岿然不动。大家视编辑部为精神家园,铁打的营盘里,一部分铁打的兵,心无旁骛长年坚守;一部分流水的兵,离开之后念兹在兹。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初入编辑部,先从咬文嚼字做起,我循着严谨细致的老传统,投入到高标准、严要求的校对工作中。每天埋头在浩如烟海的文字里,大部头工具书常备案头,字字推敲、句句斟酌,与标点符号较劲,同新闻要素较真。

  冬去春来,我走上编辑岗位,老编辑们殷殷教导:做编辑就得有“板凳坐冷”的定力,有“甘做嫁衣”的觉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淡、扛得起职责、耕得出“良田”。我学着打磨稿件、精拟标题,力求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锦上添花,为读者呈现高质量的精神食粮;我试着策划选题、统筹稿件,运用版面语言表达报纸态度。

  人是环境的产物。如今,和老编辑一样,我也成了记者们眼中“面目可憎”的“刽子手”,毫不留情砍掉冗余的枝杈,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每每看到精心打磨的文字简洁有力地呈现在版面上,心情便格外舒畅。

  每到傍晚,夕阳会穿过窗棂照在一楼西侧的报史长廊上。透过廊壁上的斑驳光影,仿佛看到老报人埋首耕耘的身影。今年又有年轻人来到编辑部,我们手持薪火,生生不息,期待着通过奋斗、创新、转型、融合,拥抱全新的未来。

三位导演轻伤不下火线

■ 李令伟

  11月8日,记者节来临之际,我们带您走近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一线导演们,了解他们工作的故事。导演工作,不仅工作程序多,而且环节复杂,需要的不仅是导演对大型晚会、活动细节的把控到位,更需要一种执着的奉献与热情,全心带领大家圆满完成制播任务。

  任哲连续数年担任电视台春晚及市大型活动总导演。在一次见义勇为模范颁奖晚会现场,她在工作中右脚受伤,但依然台前幕后带领大家彩排走台。直至晚会结束,大家才发现她的脚已肿胀不堪,被道具扎破的脚踝流出的血已浸透鞋子一侧。刘玲多年从事播音员管理、导演等工作,每有大型晚会她总是耐心细致与主持人们分享主持经验,悉心指导舞台各个环节,她以岗为家,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驾驭晚会,即便在高血压发作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后,带病坚守岗位,超负荷工作。张磊的编剧、导演经验丰富,在排演红色舞台剧《金字匾》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连续半个月每天排演节目至深夜,即便在高烧状态依然带领演员们排练。

  365天,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新闻传媒人,用敬业专业精神扮靓了电视荧屏,他们把自己的全部热情奉献给了广大电视观众!

“宁可错抓 不可放过”

■ 徐闻杰

  10月8日,国庆节后上班第一天,我收到了喜讯——国庆假期期间我拍摄的名为“宁可错抓 不可放过”的短视频登上了百度热搜榜第一!当天下午,人民日报视频号也发布了这条视频,并对视频中公交司机的做法点赞。随后,新华网、澎湃新闻、封面新闻等媒体纷纷转发该报道,全网总浏览量破亿次,热度持续多日。

  对于我来说,这个消息令人激动。

  10月4日,恰逢我假期值班。当日上午,聊城交运有关负责人打来电话,向我提供一条新闻线索:公交司机发现一男性乘客抱着一名光腿儿童,行为反常,于是心生疑虑,担心存在拐卖儿童行为。该司机立即停车并报警,随后动员同车乘客下车追赶该乘客……最终,警察赶到,发现男子是因家庭矛盾带着孩子离家出走。

  了解到大体经过后,我迅速联系了这名司机进行采访。司机当时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宁可抓错,不可放过。”这句话体现了她高度的责任心,于是,我将这句话作为视频的标题,并在当天晚上发布了视频。

  作为新媒体战线的党媒记者,我们更应该具备“不放过”的新闻敏感和职业操守,认真对待每一条线索,力争不放过每一条正能量“爆款”。

  转眼间,今年是我在单位度过的第三个中国记者节,从最初对新闻要素懵懂无知,到如今能够敏锐地捕捉新闻点,我感觉自己在新闻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了。以“不放过”的态度,推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速度的新闻产品,传递美好、彰显担当!

“AI开唱”这样实现!

■ 侯莎莎

  随着5G时代到来,抢占信息高地,让受众更直观、感性地体验新闻,深度参与新闻成为可能。

  以互联网思维创新主流价值讲述方式,离不开技术的加持。今天,我想以《AI开唱!〈龙舟争渡〉摇滚版来袭》主题MV为例,讲述技术创新让新闻耳目一新背后的故事。

  今年5月底,2024中国聊城·江北水城龙舟公开赛开赛在即,网编部对AI“有所研究”的刘飞决定借助AI创作龙舟公开赛主题MV。

  这是一个挑战。首先,这类MV媒体同行少有创作,内容、形式要靠自己探索创新。其次,时间紧、任务重,创作精品视频实属困难重重。

  但是,有了这一想法后,团队迅速集结。刘飞利用AI音乐生成工具,输入文本描述,将文本转换成激昂的摇滚旋律。歌词反复调整,以体现龙舟竞技的速度和激情。比赛当天,记者拍摄的视频传至稿件库,部室人员赵倩文快速开剪,确保画面与歌词、与旋律相契合。

  这一主题MV于比赛当天发布后,“AI开唱”让大家感觉很新鲜,高燃混剪让人直呼过瘾。这个MV受到龙舟公开赛组委会和中心领导的充分肯定,全网播放量10万+,更多网友通过这一作品了解到比赛,关注到聊城这座城市。

  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网络编辑部展现了高效作战的作风。龙舟竞渡鼓点阵阵,激励我们每一个人勇于尝试,以昂扬的姿态、饱满的激情迎接媒体融合带来的挑战。

采访路上姐妹同行

■ 张萱

  《12345市民热线·政风行风》是一档直播类民生热线节目,全市119家机关事业单位一把手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做客直播间接受民意监督。作为此栏目的记者,我们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为确保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我们无论严寒酷暑,风雨无阻,了解群众呼声、倾听群众建议、解决群众难题。

  今年2月,阳谷十五里园镇群众来电反映吃不上自来水,近半个月都要挑水吃。当时正是寒冬,我和同事王潇潇迅速奔赴当事人家中,了解到是因自来水管连接不畅,导致了漏水。看着群众因为出门挑水而冻红的双手,我们心疼不已,也意识到这漏的不仅是水,也是资源和财产,还存在安全隐患。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我们第一时间对接相关部门,跟踪勘察施工。当听到群众大喊“家里来水啦”时,我们虽然手脚冻得冰凉,但心却随着群众的欢笑而温暖。

  今年4月,东昌府区道口铺西大街与聊冠路交叉口向西,一段500米长的道路路灯不亮,群众反映多次。我们选择晚上10点赶往现场,发现此路段大货车较多,没有路灯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当即向相关部门反映,很快道路“复明”了。

  帮助群众向美容院维权、清除城市卫生死角……一桩桩、一件件,记录下生活的变化和人间冷暖,换回了墙上的一面面锦旗,换来群众的声声感谢。我和王潇潇,姐妹同行,将始终坚持走在采访一线,做好这份最值得的工作。

我的答案

■ 刘亚杰

  记者是什么样的一种职业?十年前,我的答案是:“无冕之王,风光无限。”它可以近距离接触名人球星,也可以四处周游看看;它可以仗义执言,也可以为民申冤,它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似乎还带有某种特殊的“光环”。

  从第一次直面血淋淋的事故现场,到第一次被困在大雪纷飞的路上;从第一次被凌晨的新闻热线叫醒,到暴雨中采访的不知疲倦;从第一次略显生涩地独立完成重大新闻题材报道,到第一次因为采访远走他乡……记者,在十年的时间里又有了新的注解。

  他是新闻现场的“逆行者”。千难险阻,一声令下,无论刀山火海还是风雨急骤,他总会第一个出现。他是维护正义的“守望者”。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奔波于大街小巷,扎根于民生市井,守护公平与正义,他永远在路上。他是岁月变迁的“记录者”。城市更新、生产建设、供暖保障,乡村振兴,他用文字和镜头记录着城市发展进步的脚步。他是职业战场的“全能者”。熬过最晚的夜,也迎接过清晨第一缕光。是举着相机发酸的双手,是因剪辑视频变肿胀的双眼,是电脑前凝神写稿时的思如泉涌,也是语言和文字的铿锵力量。

  一位名人曾说,“新闻是一条注定要长跑的路,一朝一夕不足以改变这个世界;要相信新闻依然有助于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你会是千万推动者中的一员”。

  “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十五年的记者之路,这是我的又一个答案。

《一问到底》永远在路上

■ 孙一

  作为一名舆论监督记者,我们肩负神圣职责,为民众发声,为政府建言,是我们的不竭动力。

  “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电视问政的根本遵循。电视问政节目《一问到底》始终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宗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强化舆论监督,提高政府效能。我们心中装着群众、胸中怀有大局,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让蓝天白云成为百姓高品质生活的标配,我们多次聚焦大气污染防治。

  为了拍摄某企业夜间违法生产的画面,我们连续蹲守好几天,终于在一道闪电的帮助下,锁定了证据。

  这期节目中,我们走过了全市大部分乡镇,行程上千公里,采访了40多名知情人士,制作了11个调查短片,总时长47分钟。现在的聊城,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百姓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有身处险境,仍然匡扶正义的冲突;有红包贿赂,仍然原路退回的坚定;有遭受挫折,仍然不屈不挠的求索;更有铁汉柔情,英雄落泪的瞬间。

  请原谅,由于工作要求,这些可敬可爱的同事们,我不能说出他们的姓名,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记者!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电视问政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群众关切,问出工作作风,问出责任担当,问出工作新局面。

齐心协力 铸就精彩

■ 陈艳宁

  聊城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演出,是一场艰难又辉煌的征程。接到市委宣传部任务后,压力巨大,我们导演组与9个工作组协作筹备。

  每五天为一个周期,我们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先是组织了多场专家研讨会和调度会,参与人数超50人。从整体的篇章主题,到20个节目的每一个细节,如语言类节目台词的情感层次、歌舞类节目的动作编排、杂技剧的高难度动作设计等,都经过反复讨论后敲定,为后续工作筑牢根基。在考察水城明珠剧场时,舞台布置相关人员,对剧场的每个角落都仔细考量,从灯光位置、音响效果到舞台空间利用,全方位规划最佳舞美。

  创排阶段问题重重,语言类节目创作中,编剧们至少五易其稿;演员们每天排练超8个小时,反复揣摩角色;歌舞类编导积极沟通指导;杂技剧演员热情付出。排练时,协调学生演员的上课和彩排时间是大难题,与家长、老师沟通解释工作繁重。同时还要把控节目质量、评审修改舞美。

  走台联排录制阶段更是紧张。装台时工作人员日夜奋战,联排精心打磨每个环节。联排中,我们对每个环节细致打磨,不放过任何瑕疵。现场有3000多人,观众达2000余人,车辆交通、饮食安全、演出秩序,每个环节我们都经受住了考验。

  这场演出是集体心血的结晶,是大家对祖国和家乡热爱的表达,虽辛苦,但一切付出都值得。

向下扎根,汲取向上的力量

■ 尹腾淑

  初冬的暖阳,为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中国记者节,她的莅临让我们充满喜悦和激情。每一个记者节,我都会情不自禁去温习最初入行的憧憬与向往;每一个记者节,我还会习惯性地提醒自己的初心与使命。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身在基层、心在一线,是每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常态,更是我们的自觉、情怀和坚守。基层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宝库,那里能够给我们提供最真实、鲜活、丰富的素材,只有在广阔的基层扎根,才能不断学习,汲取向上的力量。

  今天,我再次以零星的记忆,致敬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无数个清晨,我坚定地走进钢花飞舞的工厂,走向机器轰鸣的工地,走进炊烟四起的村庄……这些年,我认真做好每次采访,聚焦实体经济、财经金融、乡村振兴,进行精心采写报道,带领广大读者走进专精特新企业生产车间,感受新质生产力的脉动,走进新落成的现代化蔬菜大棚,感受种植户的喜悦,走近青年创业者,听他们分享收获创业担保贷款后的惊喜。一次次的深入采访,让我越来越热爱这份职业,因为我们不仅是一名新闻工作者,更是观察者、记录者和守望者。

  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我将始终保持这份热爱,坚守新闻初心,讲好聊城的精彩故事,成为一名肩头扛责任、心中装道义、笔尖有温度、脚下沾泥土的记者。

编辑:李明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