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各路英雄华山论剑,今有武林高手水城争锋。
英姿勃发、各显身手,刀光剑影、拳脚如风……近千名“武林高手”以武会友,共同传承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武术。
8月10日—11日,由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教育和体育局指导,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武术协会主办,聊城市武搏会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 中国江北水城-武术/跆拳道省际交流赛暨聊城第四届武搏大会在聊城市体育馆举行,武博大会共吸引了来自河北邢台、济南、济宁、泰安及聊城各县市区的近千名武术爱好者参加比赛,进行了各项目的角逐。
武博大会竞技项目分为竞技套路、传统套路和展演项目。竞技项目分为拳术、短器械、长器械;传统套路分为山东省六十六大拳种及流传有序的各拳种流派或在民间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传统武术套路、器械、对练、集体;展演项目有武术团体展演、太极拳团体展演、跆拳道团体节目展演、散打搏击拳击团体展演、武术兵道团体展演、龙狮展演、健身气功展演、学校武术操展演等。
赛场上,选手们个个精神饱满、英姿勃发,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充分展示了运动员高水平的武术技术和专业素养,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体育竞技精神。形意拳、八极拳、五行拳、南拳、通背拳、翻子拳、蔡李佛拳纷纷上演,参赛者精神抖擞,双拳上下翻飞、左右开弓,一招一式规范到位,动作刚柔并济;太极拳、八卦掌的反掌、推手、移步,充分展现了虚实结合、动如抽丝、气随意转的特点;螳螂拳、蛇拳、猴拳等象形拳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变化多端;查拳、小洪拳、四门堵手、二郎拳等颇具地方特色的拳种也令人眼前一亮;参赛选手所持器械也是五花八门,春秋大刀、梅花大刀、长枪、刀、剑、九节鞭、追风扇、铁锨、双圈、双刀、双剑、双钩、双头蛇枪等器械轮流上场,这些平常只能在武侠小说中才听说过的兵器也出现在比赛现场,舞动间寒光迸发、虎虎生风,令人眼花缭乱、目眩神迷,让在场观众共同感受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大呼过瘾,加油声、欢呼声不断……
据了解,参赛队员中年龄小的年仅5岁,年龄大的已过花甲,大部分参赛队员为青少年选手,大家斗志昂扬、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打出每一招每一式,刚劲有力的拳法,身轻如燕的腿法,舞动生风的刀枪剑术,充分展现了武术运动特有的精神,赢得了现场观赛家长的阵阵掌声,充分体现了中国功夫的无尽魅力,传承着不怕输的武术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我和两个同学一起练武一年多,特别喜欢武术,希望这次能取得好成绩。”来自尚武武术俱乐部的齐言承和同学夏玮泽、王玏熠年仅7岁,他们是第二次参加武术比赛,在去年的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他们这次比赛的项目是初级一路长拳、初级三路长拳和初级刀、初级棍,比赛中他们的动作标准、有板有眼,获得了众多掌声。
本次比赛为青少年武术/跆拳道运动员搭建了一个开阔眼界、交流切磋、展示技能、互相学习的平台,提高了武术/跆拳道的竞技水平和比赛经验。家长们表示:“比赛是检验孩子训练的最好试金石,带孩子参赛能见到他们成长,希望这样优质的赛事能够持续举办,吸引更多优秀武术苗子前来交流学习。”
“中国的传统武术不仅仅是单纯的打斗技法和套路,还包括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人生哲理。学习传统武术,也不仅仅是为了一种锻炼和防身手段,更重要的是对心智的提升和精神的淬炼,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尚武武术俱乐部馆长朱延昌说,传承从青少年抓起,使中华瑰宝及其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从少年儿童阶段就深入人心、铸魂育人,把武术的文化精神融入到日常行为举止之中,孩子们果敢而担当、自强而谦逊、奋进而有礼,以这样的教育方式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聊城是一座有浓厚人文情怀的城市,武术也是一种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的积淀和融合为我们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参赛选手从幼儿园正在武术启蒙的小朋友到年近七十、功力深厚的老人,充分说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武术在聊城不仅有根基,而且薪火相传,得到了很好地传承。”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武术协会会长谭相来说:“在市教体局和度假区教体局及社会各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大赛能够圆满举办,我们协会将以此为动力和契机,继续做大做强,争取把聊城市武搏大会办成全省甚至全国的知名武术跆拳道的自主体育赛事品牌,为聊城体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武术运动,同时展现出聊城的文化魅力。”(夏旭光)
2024-08-12 08:43:44
2024-08-12 08:42:13
2024-08-12 08:41:11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