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马永伟
本报通讯员 程源
龙腾盛世迎新春,红红火火过大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六下午3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特别节目《来我家乡过大年》以记者连线的方式,对临清特色非遗项目、年俗活动进行15分钟的现场直播,通过镜头和记者解说,向全国人民分享临清欢度新春的盛况。据悉,本次直播是《来我家乡过大年》节目在山东省的唯一一场直播。
临清龙灯龙腾虎跃
活动当天,临清东宛园内人头攒动、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一场极具传统韵味的社火展演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条条巨龙时而腾跃,似冲向云端;时而翻滚,如入海破浪。龙灯表演吸引游客驻足观看,现场鼓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观众纷纷举起手机拍照,留下精彩的瞬间。
活动现场,临清龙灯非遗传承人侯少坤现场展示了“龙喷烟火”的震撼绝技。临清龙灯因其造型栩栩如生、灯光明亮、色彩绚丽而享有盛名。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龙灯表演祈求来年五谷丰登、蒸蒸日上,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这边龙灯表演方兴未艾,那边临清驾鼓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围观。锣鼓一敲,一呼百应,这是临清驾鼓激昂的开场白,没有过多渲染,就足以成为全场的焦点。据临清驾鼓第四代传承人洪林介绍,临清驾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鼓、点锣、筛锣三种乐器组成,是一种锣鼓打击乐合奏的形式,节奏丰富多变,鼓声洪亮威武。
除了临清龙灯、驾鼓,社火现场还齐聚了廖庄花鼓、洼里秧歌、仓上高跷、冯圈竹马、龙山秧歌、山东快书等十余项非遗项目,大部分可以参与互动。
“我非常开心能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龙灯最大的特点是会喷火,驾鼓更是气势磅礴、鼓点丰富,令人震撼,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游客吕莫妍感慨地说。
非遗展演精彩绝伦
室外活动进行得热火朝天,室内也毫不逊色。
走进笑笑生大剧院,仿佛跨越了时空之门,朱红影壁、雕梁画栋、曲韵悠扬、人声鼎沸,让人恍惚间回到了明清时期。信步而入,戏台上一曲京剧名段《状元媒》,将杨延昭英雄救美、历经曲折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生动地演绎给大家,演员们优美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赢得现场观众阵阵叫好声。
临清是山东快书的发源地,活动现场还邀请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快书省级传承人阴军,他以快书的形式向大家展示着临清正月初三接贵客的礼仪风俗。
“这个鲁班锁有超过200年的历史,以前,老木匠们出门干活都要带把鲁班锁,展示一下手艺,可以说鲁班锁就是匠人师傅们的一张名片。”在剧院内的鲁班锁体验区,非遗传承人李浩拿起一把历史悠久的鲁班锁介绍。说话的工夫,小朋友们玩心大起,展开了鲁班锁拼装比赛,虽然年纪不大,但手上动作娴熟,分分钟便拼装完毕。
在现场,还有一个由129块零部件构成的鲁班锁,“它的重量有将近10公斤,别看块头大,和小鲁班锁一样,都是凭借榫卯结构搭建起来的,但一般人要想把它搭起来,起码要大半天的时间。”巨型鲁班锁制作者王保成骄傲地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变迁,鲁班锁已经不仅是“匠人的名片”,更蕴含了中华“和合”文化。
文旅活动年味十足
有朋自远方来,好菜招待贵客。山东的特色美食也在节目现场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示。煎饼卷大葱、清真八大碗、什香面等,让游客根本停不下筷子。
临清是千年古县、运河名城,勤劳智慧的临清人创造了丰富灿烂的运河文化,特别是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临清饮食文化中的代表当首推“清真八大碗”。八为“发”,所以称为“最吉利的美食”。“清真八大碗”原料以牛羊肉为主,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在品尝和欣赏八大碗的同时,还可以从中感受到临清历史底蕴的深厚和饮食文化的灿烂,大碗中透着质朴,清香中透着率真,简单中透着智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清什香面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极具仪式感,故称为最有“面儿”的面。五颜六色的菜肴摆上了桌子,不要说吃,一看一闻,就能让人胃口大开。
春节期间,临清以“猫在临清过大年”为主题的2024冬游临清贺年会全面启动,运河钞关、鳌头矶、舍利宝塔、东宛园等景区同步开启新春游乐嘉年华,超百项文旅活动、文旅体验、文旅演艺同步上线,各类非遗、民俗轮番上演,最大限度还原传统年味儿、乡村年味儿、运河年味儿。
2024-02-18 10:17:33
2024-02-18 09:23:39
2024-02-18 09:22:36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