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商城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社会 >

江西新余特大火灾致39死9伤,原因初步查明!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  2024-01-25 10:35:52
A+A-
分享

  1月24日15时许,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一临街店铺发生火灾。目前,事故已造成39人死亡、9人受伤。

  据了解,起火建筑为六层商住一体砖混结构建筑,起火部位在负一楼,并迅速蔓延至一楼、二楼的商业店铺。经初步查明,该楼地下一层正在进行冷库装修,因施工人员违规动火施工造成起火,因火势太大无法及时扑灭,浓烟通过楼道涌入至二楼,二楼是培训机构和宾馆,受困群众主要是参加“专升本”培训的学生和住宿旅客。

  据介绍,当地消防救援力量接到群众报警,于7分钟后抵达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先后调派10个队站20车118名消防指战员,以及属地政府和应急、卫健、教育等部门人员赶赴现场,先后组织了五轮搜救,并依法控制了12名相关责任人员。

  冷库包含有保温材料和制冷剂

  发生火灾不仅蔓延速度快

  还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极易引发重大损失!

  ▼▼▼

  北京大兴

  2017年11月18日晚,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新建村发生火灾,导致19人遇难、8人受伤。经调查,起火部位系起火建筑地下一层冷库,遇难者死因均系一氧化碳中毒。

  

  吉林长春

  2013年6月3日,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因电气短路发生火灾,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产生物理爆炸,致大量氨气泄漏,加剧燃烧,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

  

  冷库起火的原因有哪些?

  1.建造过程中易发生火灾

  冷库在建造过程中,要隔热层中进行充填稻谷壳,在墙壁上要进行二毡三油的防潮构造处理,此时若遇到火源很容易发生燃烧。

  2.检修时易发生火灾

  在进行管道检修时,特别是进行管道的焊接时,极易引发火灾。

  3.冷库拆除时易发生火灾

  冷库拆除时,管道中的残余气体以及隔热层中大量的可燃材料遇到火源,很可能会燃烧成灾。

  4.电气设备老化或使用不当引发火灾

  冷库中使用的照明灯、冷库风机、电加热门的使用不当,以及电线的老化也会引发火灾。

  5.线路问题引发火灾

  在冷库火灾中,线路问题引起的火灾占据大半,其中线路短路最多。主要有这些情况:

  冷库门长时间开着,热气进入冷库,库内冷凝水急剧增加,水滴电线上造成短路;电机运转时间过长过热,化霜时造成冷凝水,水碰到电线导致短路;线路使用过久,绝缘层老化、破裂,导致两线相碰;乱拉乱接电线,使电线的“外套”机械损伤,引起短路。

  冷库火灾有什么特点?

  1.燃烧猛烈,形成立体火灾。冷库四壁垂直贯通,有烟囱式的空心夹墙;保温层中有沥青、油毡,库内有软木、纤维板、稻壳和塑料等,一旦起火,纵横方向的蔓延速度很快。

  2.燃烧隐蔽,不易寻找着火点。当冷库保温层稻壳起火阴燃时间较长,阴燃火焰在夹墙内,外部不易发现。

  3.烟雾大,温度高,灭火行动不便。冷库出入口少,库门及多层冷库的楼梯间都易被火焰封堵,浓烟翻滚下水枪手很难向库内或向上进攻。

  4.毒害气体多,有爆炸危险。一般冷库起火后,空气不足,燃烧不充分,一氧化碳含量较高。用泡沫塑料作保温材料的,着火后会放出毒气。若管内氨气大量喷出,浓度达到15.7~27.4%时,遇明火还会发生爆炸。

  冷库防火需要注意什么?

  1.冷库的建设施工必须符合《建规》、《冷规》等相关安全规范要求

  冷库选址应坚持远离居民区和主要交通要道的原则,配电线路设计安装要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2.加大监督力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相关单位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发现问题立即整顿。严禁非法操作,坚持由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建设冷库,并按操作规程施工,持证上岗。

  3.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认识到冷库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经常性,工作落实到实处,防患于未然。

  4.消防设施器材必须完善,具备控制初起火灾能力

  由于冷库温度、湿度的特殊环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宜选用普通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探测器,而应根据其特点安装空气采样烟雾探测系统。另外,冷库的氨制冷压缩机还可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报警。

  冷库起火后

  火灾蔓延速度快

  过火面积广且不易扑灭

  导致人员、财产损失往往都很严重

  事前预防对

  冷库建设和使用来说极其重要!

编辑:李明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