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商城
县域
读报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社会 >

“绿动”茌平——茌平“百强现象”系列解读之动能篇

来源:聊城日报  2023-06-13 10:25:06
A+A-
分享

  编者按 今年,茌平区再度入选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地级市)。从设区前的茌平县,到如今的市辖区,茌平已经13次入围全国百强榜单,在并不以经济体量著称的鲁西地区打造出了令人称羡的“百强现象”。在茌平区取得历史性成就的背景下,我们不禁思索,茌平区何以频频上榜?带着这一疑问,记者日前走进茌平区,探寻“百强现象”背后的故事。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本报通讯员 郑兆雷 刘明明

  如果用一种颜色描绘茌平,那一定是绿色!

  “绿动”的百强,令人刮目。深入走访,记者发现“绿色”发展理念已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从单个企业到工业园区,从偏远乡村到繁华城区,这种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在茌山平陆到处开花结果。

  一家电厂的“涅槃”

  信发集团前身是一家装机容量仅1500千瓦的小火电厂。黑乎乎的厂区、黑烟滚滚的烟囱是一代电厂人的记忆。

  经过50多年的发展,信发的电厂有了“女大十八变”的惊艳:水清、草绿、花鲜、树茂,宛如大花园!

  “黑色电厂”怎么变身“绿色电厂”?6月5日,记者站在信发集团高效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主控室电子屏幕前,终于找到答案:“二氧化硫浓度0.02毫克/立方米”“粉尘浓度0.907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浓度37.357毫克/立方米”,燃煤电厂排放指标远低于国家标准。

  舍“黑”逐“绿”,信发下了血本。

  2012年以来,信发已实施4次集中“爆破”,累计关停14台“小火电”,投资216亿元建成6台66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新机组发电热效率可达48.04%,更是比老旧机组提高20%左右。

  用煤效率大涨的同时,运煤效率也大幅提升。信发不断调整运输结构,先后投资14亿元建成14条煤炭铁路专用线,八成煤炭实现“公转铁”,年减少重型柴油货车42万辆,减少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汽车尾气排放2000余吨。

  他们还创造出6种不同的智能卸料系统,“智能双翻火车卸煤”更是成为央视报道的“网红”。

  为了节水,信发在全省首创水冷机组改空冷机组新模式,投资18亿元,建成全球最大的间接空冷塔,年可节水2012万立方米,节水率达到98%以上。

  设备智能化,增加了老电厂的“科技范”,加速了“黑色电厂”向“绿色电厂”的涅槃重生。

  一组数据成为最好的证明:2012年至今,信发集团累计削减二氧化硫18760吨,削减92.6%;削减氮氧化物15478吨,削减72.3%。

  一处园区的“循环”

  走进茌平经济开发区信发工业园的信发华宇有限公司,厂区中央《循环经济示意图》勾勒的“信发铝电航母”格外“抢眼”:位于核心处的是氧化铝厂、电厂、电解铝厂,周边分布着矿石厂、碱厂、钾肥厂、电石厂、聚氯乙烯(PVC)厂等,之间用箭头标注业务流程。

  放眼园区,管道密如蛛网。茌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路伟锋告诉记者:“整个工业园的管道有23公里长,70多家企业的物料实现管道输送、无缝对接,减少了运输过程的各种损耗、污染,更是降低了成本。”

  据介绍,园区已形成四大链网:能源产业链网,包括煤矿运输、发电、供热等板块;铝产业链网,包括氧化铝、电解铝、碳素、铝深加工等板块;化工产业链网,包括盐矿运输、液碱、石灰、电石、聚氯乙烯及精深加工等板块;生态环保产业链网,包括电石渣脱硫、脱硫石膏生产石膏粉、石膏板、粉煤灰炉渣生产蒸压标砖砌块、赤泥修路等固废综合利用板块。

  四大产业链网形成一个统一循环网络,使上一家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变成下一家企业生产所需的能源、原料,促进了产业之间的循环发展,实现了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最大化。

  在园区,仅小小石子就循环6次:利用石灰石生产石灰,石灰生产电石,电石生产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生产工序产生的电石泥替代石灰生产氧化铝,同时用于燃煤电厂、电解铝厂、碳素厂等企业脱硫,脱硫产生的脱硫石膏用于生产石膏粉,石膏粉又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石膏板等建筑材料。

  循环,实现了企业间物料的交换,把“末端治理”变成了“源头治理”,推动了资源高效利用,为茌平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一座小城的“绿意”

  清洁生产、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在茌平大地不断延伸。

  这种延伸,不只是企业层次,也不只是园区层次,而是渗透进发展的血脉。

  有例为证:信发集团研聚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小刘新村直线相距3公里,过去却是对“冤家”,“老死不相往来”。一方面,研聚公司常年保有1000多吨60℃左右冷却水,白白蒸发,“热”得难受;另一方面,小刘新村又为冬天怎么供暖、设施农业怎么保温,“冷”得发愁。

  去年,茌平在聊城市率先启动“全域碳中和协调治理先行区”试点,围绕“余热利用”,延伸管网,先后铺设10多公里的管道,将小刘新村在内的13个村、300万平方米的住房、1000余亩的温室大棚纳入余热供暖范围,双方终成“亲家”。

  “余热供暖,企业看中的是‘减碳账’。”研聚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经理邵雷掰着指头算,“‘研聚’每小时至少向小刘新村输送180GJ热量,得烧6.2吨煤,一天节煤148.8吨,3个月取暖季就是1.3万吨、累计减排2.6万多吨二氧化碳,拿到碳市场能换大钱哩!”

  “研聚”所属的信发集团就率先尝到“碳换钱”的甜头。据生态环境部公开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信息,截至2022年8月7日,信发集团交易量1407.6万吨,占全国总交易量7.47%;总交易金额7.43亿元,占全国总交易额的9.1%。

  为了让“绿动能”更强劲,茌平区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主任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下设6个专班,强力推进清洁生产,对164家规模以上企业实行“帮包”。全区已有66家重点企业累计通过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6家企业被评为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环保绩效水平A级企业、1家被评为引领性企业,5家企业获市级绿色工厂,3家企业被评为市级绿色标杆企业。

  茌平还把绿色低碳的生态理念渗透进城市管理方方面面。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积极倡导健康低碳生活方式,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创建等活动,在街巷坊间渐成风尚;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拆违补绿、生态增绿,茌平越发美丽宜居。

  “绿动”茌平,不经意间,一项项桂冠让百强茌平更具魅力: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悄然落户”,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等50余项国家、省级荣誉称号“熠熠生辉”……茌平,这座当年的鲁西小城,正锚定“鲁西领跑、全省先进”目标加速前进。

编辑:马晓红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