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侯莎莎 本报通讯员 曹冰蕊
近日,一则《图书馆偶遇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在认真读书做记录》的短视频在网络走红。老人身着红色棉衣,一头花白的头发,戴着眼镜在桌前记笔记的样子,打动了很多网友,更有网友留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引发广泛共鸣。
书籍会带给人们崇高和光明的指引,这是一位出生在曲阜、生于1940年的老人——张金凤在聊城市图书馆找到爱好的励志故事。
去年10月市图书馆开馆后,张金凤成为这里的常客。来这里,她有自己的想法,“环境亮堂,有热水喝,有书读,工作人员很照顾我,我第一次来就喜欢上这里了。”老人家住图书馆附近,每天,她骑着三轮车,花上10分钟左右,来这里学习。
与阅读相遇,并非偶然,而是坚持。回忆过往,透过银框的老花镜,从老人眼睛里,能感受到历经岁月沉淀的光和暖,还有对知识的向往。
回溯1957年,张金凤初中毕业,在曲阜一家电厂当学徒,后来去棉厂工作;再后来,回到祖籍阳谷,在供销社、油棉厂当过会计、保管、警卫等,直到1992年退休。
虽换过几份工作,但一生还算波澜不惊,当老人谈起往事,还是心怀感慨:“一晃退休31年了,孩子孝顺,领着国家的退休金,我的晚年生活很舒心!”
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老人从小就有阅读的习惯,她认为,唯有读书,才能立身于社会。老人的文化基础不错,“刚工作的时候,厂里招了25个人,只有3个人是初中学历,其中就有我。”老人回忆。
退休31年,含饴弄孙之余,老人最爱读书看报。塞满图书、杂志、报纸的书架是家中标配,老人床头常摆着几本书,她一针一线绣的“学海无涯”作品装裱在墙上,涵养了一家人好学博学的家风。
5年前,小孙子从阳谷来聊城求学,张奶奶一家搬到聊城。
“小孙子在一中读书,没有图书馆的时候,我常绕着学校走一圈,想象孙子在学校读书的样子,就觉得很有希望。现在,有了图书馆,我就不挂念孙子了,这个时候脑子里只有看书,没有一丝杂念。”
在一处有阳光的位置坐定,老人翻看起《食尚保健》杂志。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老人最爱读的是养生保健、健康饮食类刊物,遇到好的资料,就把它记下来。“我计划把那一排书架上的杂志全部读完。”新的一年,老人定下读书计划。
提到书籍,老人说,读了《李嘉诚给儿子的10句话》后,学到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受用。
眼前这本读书笔记的扉页写着“饮食、健康、养生综合本”几个字。“这样的笔记,我已经写完9本。”张金凤说。
这是老人自己订起来的小本子,一排一排的字整齐娟秀。每一页,她都顶头写,纸张正面反面写得满满当当。老人的儿子张志恒告诉记者:“家里有本子,但是母亲总爱自己订本子,好像这才是属于她的,还有就是,她节俭惯了。”
“书的空间”和“人的场所”交织,抬头望向窗外,这座位于徒骇河西岸的图书馆,伴随着日升日落、季节转换,陪伴着每一位像张奶奶这样前来求知求学的人。
市民自由进出这座拥有89.54万册纸质书刊的公共阅读空间,像穿梭公园一样方便、自由。“耕耘涵养大众阅读之土壤,建设书香聊城”,市图书馆日复一日地履行着城市文化守望者的使命,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记者感言】以书筑城 以城筑梦
图书馆,一座城市最安静的角落,却涌动着最活跃的思想。
相关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开馆以来,聊城市图书馆累计客流量15万余人次,办证量超11万张,市民更青睐文学类、社科类书籍。
除了市图书馆,截至去年9月,我市共建设了江北水寨、海源雅集、叁三加、时光印等13处城市书房,而到2025年,将建成不少于50家城市书房。
数据增长的背后,折射出我市阅读基础设施覆盖面不断扩大、吸引力和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公共文化事业和全民阅读事业加速推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公共阅读空间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
以书筑城,以城筑梦。我们希望,这座城市,每一扇窗都透出阅读的光。城市发展和市民精神在一座座公共阅读空间里实现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
因有传统文化的滋养,因有创新因子的激活,“六个新聊城”建设动力源源不断。聊城,这座“两河明珠”城市,将更富美誉度和吸引力!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