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通讯员 刘佳芮 刁国辉
“每年我们娘俩都会到城里过冬,立冬前后就进城。”1月9日,见到苗宗兰,是在茌平县城。苗宗兰是聊城市茌平区胡屯镇居民,她所说的“娘俩”中的“娘”是指她的婆婆。苗宗兰今年71岁,她的婆婆已是94岁高龄了。
自古婆媳难相处,但苗宗兰和婆婆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了近50年,用朴实的爱心和孝心演绎着人间真情。
苗宗兰在照料婆婆
近半个世纪的婆媳情
20世纪70年代,苗宗兰结婚。按常理,结了婚就要分家过,因为丈夫是独子,苗宗兰也一直没提分家的事,这么多年都在一起生活。一家人就是柴米油盐的生活,锅碗瓢盆的日子,难免有磕磕碰碰、吵吵闹闹,但不多时又会恢复如初。
从苗宗兰结婚到现在已接近50年,她的大儿子也已结婚20多年,这位多年的媳妇不仅成了婆婆,孙子也已20岁出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再过几年,苗宗兰的儿媳就要“晋级”为婆婆。
几十年的不离不弃
有段时间,这个家庭日子艰难。公公、丈夫相继去世,婆婆年过花甲,两个孩子还未成年,苗宗兰就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这个家。农田里的庄稼活,全家老小生活的打理,苗宗兰任劳任怨,没有被沉重的负担压垮,反而愈加坚强。
在农村,房屋一般分正房和偏房,婆(公)媳倘若住在一个院里,老人多数也会被安排到偏房居住,苗宗兰家不这样。自来到这个家到现在,苗宗兰一直住在偏房,婆婆居住在北屋正房。
婆婆的脾气比较大,村里的人都知道。苗宗兰能和她在一个屋檐下过这么多年,村里人都感觉很不可思议。“凡事别太较真,一个巴掌也就拍不响了。”苗宗兰说。
近2000个日夜的照料
2017年8月,婆婆意外倒地致髋骨骨折后不能下地行走,只能在床上和轮椅上生活,接着又经历了两次脑梗住院。苗宗兰开始任劳任怨地伺候卧病在床的婆婆,每天将婆婆在床和轮椅间抱上抱下。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儿媳。但面对病瘫的婆婆,苗宗兰不嫌脏不嫌苦不嫌累,用自己的关怀和细致,把老人伺候得很舒适。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到现在已经近2000个日夜,单是轮椅就用坏了两辆。
婆婆两次脑梗引发了老年痴呆,对自己的亲闺女早就不认识了,但她还能认出“孩他娘”。“孩他娘”是指苗宗兰,这是当地公婆对自己儿媳的俗称,这个称呼在这个家里叫了近50年。
婆婆属于重度肢体残疾者,吃喝拉撒睡都需要人照料,尤其是从床上到轮椅上、从轮椅上再到床上时,婆婆用不上一点劲儿,需要苗宗兰抬、抱、架。婆婆有一百多斤,一通操作下来,年过七旬的苗宗兰时常感觉力不从心,时间久了,她也出现了颈、腰椎病症,需要服药缓解病痛。
“人心都是肉长的,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婆婆也是娘,不管到了啥时候,咱也不能舍下她不管啊。”苗宗兰的话语朴实而善良。
【编后】孝老敬老 情暖水城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夫孝,德之本也。”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孝亲敬老是善德之先。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尊老敬老,重在贴心,贵在日常。茌平区胡屯镇居民苗宗兰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
家庭关系中,最难处理的就是婆媳关系。处理不好,肯定会影响整个家庭的和谐。难处理的婆媳关系,在苗宗兰家,不成问题。
诀窍只有一个,苗宗兰说,就是“别太较真”。朴实的话,却蕴含着大智慧。家就不是计较的地方,婆婆脾气大,那就多忍让。道理不深奥,做到却不易,还能数十年如一日地践行,苗宗兰真是好样的。
苗宗兰尊老敬老,为我们作出了示范,我们相信,这婆媳二人的佳话,一定能形成一个小气候,带动社会形成良好风尚,让孝亲敬老这一中华传统美德滋养心灵,从而写就稳稳的美好与幸福。 马晓红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