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企业
商城
县域
读报
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社会 >

学生徐飞苦寻老师刘大忠“续接亲情”——27年,只为当面叫一声“爸爸”

来源:聊城日报  2022-09-14 19:49:46
A+A-
分享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目伦

  师生情,一生情。聊城一对师生,将这份感情进一步升华,跨越27年的时光,演绎了一段浓浓的“父子情”。
  9月8日,记者采访了东昌府区嘉明实验小学老师刘大忠和他来自四川的学生徐飞,聆听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感人故事。
老师_副本.jpg
  徐飞(右)与刘大忠老师
  8月7日,嘉明实验小学附近一家饭店内,感人的一幕在此发生——37岁的徐飞一把抱住47岁的刘大忠:“老师,我终于见到您了!我要叫您一声‘爸爸’!”刘大忠的妻子王燕、儿子刘兆懿以及徐飞的三位小学同学,也是热泪盈眶。
  这是怎么回事儿?这得从二十多年前说起。
  1994年,刘大忠从聊城地区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闫寺乔黄小学教语文,并担任班主任。当时,徐飞就在这个班里,因年龄较小、身材瘦弱,刘大忠对他特别关心。
  徐飞来自四川,父亲是中铁十三局的员工,1993年来聊城参与京九铁路建设,母亲也随同前来。徐飞很快适应了在聊城的生活,成绩优异。
  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徐飞读五年级,正面临小升初,父亲突发疾病,被诊断为肝硬化。当时聊城的医疗条件不算先进,徐飞的父母商量后,决定去吉林长春的铁道部总医院进行治疗。
  一家人在聊城举目无亲,孩子怎么办呢?徐飞说:“无奈之下,母亲决定让我休学,带着我一同前往长春。”
  办理休学手续时,刘大忠询问原因,徐飞的母亲只好如实相告。听完,刘大忠说:“如果放心的话,就让徐飞暂时跟着我吧,休学会影响孩子的学业。”考虑片刻,徐飞的母亲答应了。
  “刘老师当时不满20岁,我们是他的第一届学生,他的话语让我感觉很温暖。”时隔27年,徐飞依然记得当时的情形。
  徐飞的父母这一去,就是半年多。在这期间,刘大忠照顾徐飞的饮食起居,洗衣、做饭、辅导功课……当时小学五年级有早读和晚自习,每天早晨,刘大忠都在6点前把饭做好,晚上准时把徐飞接回来。
  刘大忠的办公室、父母家以及徐飞父母租住的房子,都是两个人休息的地方。饭一起吃,觉一块睡,现在想起来,刘大忠还不好意思:“我这个毛头小伙做的‘美食’,孩子竟吃得津津有味。”
  “我们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刘老师对我视如己出、悉心照顾。”徐飞回忆说,刘老师忙的时候,就从学校食堂打饭,周末就带他一起回父母家。
  1995年底,徐飞父亲的病情好转,和妻子从吉林回到聊城。随后,一家人返回四川老家。“当时没有QQ、微信,我也没有学校的电话,就和刘老师失去了联系。”徐飞说,父亲由肝硬化转为肝癌,于2017年去世,去世前一直叮嘱他,一定要找到刘大忠老师。“我上了大学,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子女,对老师当年的照顾感受更深。”
  目前,徐飞在一家“独角兽”企业担任华东大区的负责人。由于经常到济南分公司出差,他寻找老师的心情越来越迫切。他通过在网上搜索“刘大忠”,判定老师可能在嘉明实验小学任教,并通过聊城市教体局、12345市民热线等渠道找到老师的联系方式。27年后再见面,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徐飞说,未能在有生之年再见一次刘老师,是父亲一辈子的遗憾。“这次,我终于来到聊城,再次见到了老师,算是实现了父亲的夙愿,也完成了母亲的嘱托。”
  和刘老师见面时,徐飞和母亲进行了视频通话。视频里,母亲泣不成声,感激不已。徐飞说:“我以后会像敬重父母一样敬重刘老师,感谢他多年前的恩情。”
  刘大忠说:“接到徐飞的电话,我眼前立刻浮现出一个可爱的小模样,毕竟他跟我同吃同住了半年多。看到一个高大健壮的小伙子出现在面前,事业成功,家庭和睦,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刘大忠的妻子王燕也是一名教师,儿子是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生。当年的乔黄小学已不复存在,但师生情永在。
【编辑:顾杨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