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高锡云正在给患儿检查身体。鞠圣娇 摄
本报记者 鞠圣娇
“高大夫,你可回来了。得有一年多没见你了!”7月11日,市民刘雨(化名)带着5岁的女儿到聊城市中心医院妇女儿童院区就诊,遇到了该院儿科医师高锡云。之前,她女儿就一直找高锡云看病,这次见到熟悉的高锡云,自然很高兴。
2021年6月,高锡云到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彭水自治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参加支医工作,原定支援期限半年,但高锡云却在彭水自治县待了一年才返回聊城。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初入彭水 用专业赢得信任
距离聊城1300公里的彭水群山环绕,乌江和郁江在这里交汇,气候温润潮湿。
2021年6月,初来乍到的高锡云面临着气候、饮食、语言上的多重挑战。由于科室人员有限,到岗一周后,高锡云就参与到日常门诊、新生儿查房工作中。医院为他安排了一名年轻医师担任“翻译”,忙碌的工作让高锡云很快习惯了当地方言,也让患者熟悉了他。
高锡云发现,当地患儿的家长喜欢输液,觉得这样好得快。但实际上,疾病的好转需要时间,输液有可能是过度治疗。高锡云有时安排的液体数量较少、有时只给患儿开口服药物,面对将信将疑的家长,他会花时间讲解疾病知识,打消家长的疑虑。看到因饮食结构不合理而身体较弱、抵抗力差的患儿,高锡云会认真嘱咐家长调整饮食结构、给孩子加强营养。因为当地有些检查项目不能开展,遇到疑难杂症,高锡云会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给出初步诊断,这些诊断总能被上级医院验证为准确。
慢慢地,当地群众发现这个说着普通话、看上去很年轻的“娃娃脸”医生态度好、看病准,给出的治疗方案管用,越来越多的患儿家长慕名找他。有时他还会被邀请到其他医院会诊,调整治疗方案,受到了当地医生和患者的好评。
高锡云(右)举办急救知识讲座(受访者提供)
紧急施救 收获赞誉满满
在高锡云返回聊城的行囊中,有两面特殊的锦旗,也是高锡云援渝工作的见证。
“快来人啊,有人晕倒了!”2021年7月30日下午1点半,高锡云正在儿科门诊值班,门诊大厅的一声呼唤吸引他迅速前往查看。只见医院40多岁的保洁大姐晕倒在地,对他人呼唤没有反应,高锡云检查后发现她已经丧失意识,没有了颈动脉搏动和呼吸,便立刻对其开展心肺复苏,安排保安拨打120。随着抢救的进行,保洁大姐有了自主呼吸和心跳,高锡云跟随救护车前往彭水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说明患者情况。
一周后,保洁大姐特意送来了一面锦旗,称他“救命恩人 恩重如山”。如果说这面锦旗是对高锡云见义勇为的嘉奖,那么患儿家长送来的锦旗则是对他精湛医术的认可。
今年4月,6个月大的晗晗(化名)突然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口唇紫绀、面色苍白,找到高锡云就诊时,已经有些憋喘症状。高锡云判断患儿为“喘憋性肺炎(重症)”、肺部感染较重,接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立即将患儿带到病房进行抢救。因为抢救及时,治疗方案精准,患儿的症状很快得到缓解。随后4天,患儿的情况逐步好转,前来下乡义诊的上级医院医师建议转院治疗,犹豫不决的家长联系了正在休班的高锡云。在高锡云的建议下,患儿留在了彭水,避免了长途奔波带来的辛苦。经过积极治疗,患儿顺利康复出院,其家长送来了一面写有“医德高尚 仁心仁术”的锦旗,表示感谢。
践行“传帮带” 留下宝贵经验
高锡云的到来,让一些少见的儿科疾病“现了形”,像重症肺炎、川崎病、传单、急性骨髓炎、过敏性紫癜、百日咳、白血病等。“有同事说,怎么高大夫你一来,发现了很多我们以前没见过的病?”当高锡云听到这句调侃时,暗下决心在有限的时间内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尽可能地提高当地医护人员的水平。“让更多的患儿家长明确孩子的就诊方向,治疗时不走弯路。”这是高锡云最简单的想法。
高锡云在带教低年资儿科医师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规范治疗方案、开展专业讲座上,结合当地情况和诊疗经验,先后开展了10余次全院范围的讲座,还应当地消防大队邀请,开展成人及儿童心肺复苏术讲座。
2022年初,高锡云为期半年的帮扶工作结束了,但彭水自治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领导和同事们却舍不得他离开。经过协调,高锡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延期支援的邀请。这半年,高锡云除正常工作外,还推动医院开展了X光机DR检查,以便给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翔实的检查依据。在他离开后,还经常通过微信帮助彭水的医师们和彭水的患儿解答问题。
“能为鲁渝健康扶贫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彭水患儿的病痛,挺高兴的。”高锡云坦言,这一年的援渝经历将是他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他将永远记在心中,在家乡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为聊城小朋友服务。
高锡云(左一)收到锦旗(受访者提供)
记者感言:不以山海为远 心连千里共好
作为援渝医师,高锡云的故事很有代表性。援助期限延长半年,不仅是对高锡云本人的认可,更是对聊城援渝医师的赞誉。
每一位援渝医师的经历,都十分精彩。他们把医者仁心写在远方的大地上,带去了先进的临床经验和前沿理念,帮助当地开展了新技术,填补了当地的多项医疗空白,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医疗队伍。2019年,聊城两名援渝医师路遇车祸伤者,果断出手救援的故事,和高锡云对保洁大姐施救一样,展示了聊城医师乐于助人的风采。
半年时间,说长不长,援渝医师可能无法传授所有经验,但半年时间也足够改变一些事情,有时一个治疗方案的改变、一个对疾病的重新认识,都有可能给一个患者、一个家庭的命运带来转机。而即便是离开彭水,这些援渝医师们也未曾放下远方的患者,通过微信等方式,他们继续答疑解惑,给出参考性建议,让支援和友谊延续。
6月底,新一批援渝医师已经启程。在千里之外的彭水自治县,他们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当地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鞠圣娇
2023-04-18 09:17:34
2023-04-18 09:12:24
2023-04-18 09:11:24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