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企业
商城
县域
读报
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社会 >

两赴刚察 拳拳深情——记聊城援青医生姚可青

来源:聊城日报  2022-05-13 08:51:37
A+A-
分享

  本报记者 王培源  本报通讯员 姚斌 姜灿

  5月是青海湖一年中最美的月份,宛如一幅浑然天成的油画。但就在位于青海湖北岸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人民医院3楼的一间小诊室,聊城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现任刚察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姚可青没有时间去欣赏美景,他每天都会专心致志地为藏族同胞问诊。

  2016年10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挑选援青医生,组织上征询个人意见时,35岁的姚可青当即报名参加,意气风发地踏上高原之路。

  第一次3个月的援青工作,姚可青是以一名青年医生的身份,参加组团式医疗帮扶。然而,一到刚察,一道道难关便横在他眼前。

  气候关。严重的高原反应让姚可青每晚难以入睡。“3300公里的直线距离,从平原到高原,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我制订了调整计划,工作中要当强者,业余时间当弱者,不剧烈运动,保持好的状态。”姚可青想尽办法用最短时间让自己成为高原人。

  适应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家人的思念考验着姚可青,特别是在节假日,思乡之情更为强烈。“第一次来刚察时孩子才4岁,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重。同为医生的妻子承担了家里的所有担子,给了我莫大支持。”姚可青说。

  压力关。在完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如何开展工作?怎么干才能不虚此行?这成了姚可青考虑最多的事。“为了干好工作,我按照对援青干部的要求,尊重当地干部群众,和他们谈心、交朋友,学习当地干部不怕苦的精神。”姚可青回忆说。

  如果说第一次来刚察是凭着年轻人的一股闯劲儿,那么,再次选择赴青,真的需要极大勇气。

  “3个月援青结束后,人虽已离开刚察,但我内心却一直放不下那片草原。刚察县的医疗水平有限,农牧民看病存在一定困难,我总感觉心中还欠着什么,还有很多遗憾。”4年后的2021年2月,姚可青义无反顾地再次踏上援青路。

  第二次来到刚察,看到崭新的内儿妇科住院部楼、宽敞明亮的病房、焕然一新的手术室、仪器设备齐全的检验科,姚可青激动万分,庆幸自己能成为刚察县医院跨越式发展的见证人。

  2021年5月,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姚可青和援青的10位同事主动请缨奔赴灾区,投身到抗震救灾一线。

  在县医院,除了参与管理和建设外,姚可青充分发挥出自身专业优势。耳石症、耳前瘘管切除、附耳切除、听力筛查恢复……之前县医院没有开展的治疗方式,在姚可青的带领下成功开展起来。

  “说刚察话、干刚察事、做刚察人。”是姚可青对自己的要求。

  2021年7月16日,借助聊城市人民医院的骨科专科优势,姚可青发起成立聊城市人民医院与刚察县人民医院骨科专科联盟,并为刚察县医院捐赠价值20余万元的手术器械。

  在姚可青看来:“援青不仅仅是援助资金、建设项目,更重要的是帮助地方确立发展思路和理念,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用姚可青自己的话说:“援青不会增加我人生的长度,但必定会拓宽我人生的高度和宽度!”

【编辑:李太斗】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