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作为全国唯一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县级市合并而成的新的国家级新区,该如何治理和发展,青岛西海岸新区没有现成作业可抄。
10年来,西海岸新区开展一系列改革,年均推出100余项改革举措,以改革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中勇挑大梁。
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这是一个国家级新区挑大梁的方法论,也是一个大省挑大梁的方法论。
(一)
挑大梁,意指承担重任或负责主要工作。一份重任的扛牢、一项主要工作的完成,须有足够多的力量和智慧作支撑作保障。
对于山东而言,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走在前、挑大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势必需要把各类人才的优势潜力激发出来,把各类要素资源涌动起来,把各方面的智慧力量凝聚起来。这样,肩膀才宽,脊梁才挺。
然而,时代在变,经济生产函数、人民群众诉求、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也在变。倘若用旧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进行经济社会治理,恐怕很难把不利因素降到最低、把有利潜能放到最大,很难把肩膀练宽、脊梁练挺。
唯有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各领域体制机制创新,才能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的活力,促进各类要素充分涌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改革规律的科学把握,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可以说,改革是一个地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招,也是山东挑大梁的关键一招。
当前,外部环境总体更趋复杂,资源要素约束日益突出,人们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在这样背景下,释放各方潜力、汇聚各方力量,遭遇的困难、受到的限制,自然比以往更多,更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各种弊端。
面对外贸承压,潍坊在山东首推“外贸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让企业轻装出海;面对群众纠纷,曲阜打造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平台,实现“矛盾不上交,能调则不诉”。
实践证明,聚焦一个个现实问题,找准着力点,以改革束河冲沙、打通障碍,必将激发活力、裂变动能,在化解困难中实现新的发展。
(二)
那么,山东的改革该向何处去?如何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关键词。
改革开放也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山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另一个关键词。
改革要全面。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
比如,一项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需要金融活水,又需要科技人才矢志攻关,还需要技术与市场精准对接。
改革要深化。蜻蜓点水不行、浮于表面不行,必须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拿简政放权来说,真正有效促进发展的审批权,是审批部门不愿动的“奶酪”。倘若不能动真碰硬,与既得利益奋力一击,政就简不下来、权就放不下去,很难言实现更好发展。
改革必须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既不能在一片喝彩声中迷失自我,也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
存在多年的临沂12345热线,随着时代发展,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需求。两年前,临沂在12345热线基础上,整合各类诉求办理渠道,打造“12345·临沂首发”平台,以服务质变提升了群众获得感。
实践证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有进一步的精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
山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达到什么样目标和位势,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期间强调,山东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勇争先。勇争先,既是山东改革的战略指引,又是实践要求。
勇争先,首先要有勇争先的志气。要拿出事争一流的精气神,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努力在全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勇当先锋、争作表率。
勇争先,不是某个改革领域的单兵突进,而是各个改革领域的全面突破。只有各改革领域都做好了,才能推动山东改革整体位势的提升。山东各级各部门要自觉抬高标杆、加压奋进、争先进位。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也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改革的重点。事实证明,只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紧紧扭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能为其他各方面改革提供强大推动,影响其他各个方面改革相应推进。
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聚焦影响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紧密结合山东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改革措施,努力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唯有改革,方能把握当下、赢得未来。
新征程上,始终高举改革大旗,把牢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的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山东就一定能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迈出步子、蹚出路子,为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蕴蓄更加雄厚的力量。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帅 李岳岳 熊苗)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