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威海6月22日电(记者 乔佳新) 山东荣成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第一缕阳光升起的地方,也是山东省胶东地区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之地。
近年来,荣成进一步深入发掘传统村落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村落有效保护、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古村落,正在不断散发新生机。
千年古色焕新生
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宁津街道渠隔村的千年银杏树下,村民们以渔家大鼓搭配热情似火的渔家秧歌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展现了渔家风情和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渠隔村记录着一代代村民的生活轨迹,蕴藏着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于元朝至正年间,因村中有一条水渠把村庄隔成南北两段,故名“渠隔”。渠隔村巷道曲折、四通八达,百年海草房错落其中,加上千年银杏树、张氏祠堂,构成村居独特景观。
凤凰花开心秧歌队在渠隔村演出。乔佳新 摄
“06年的渠隔村,楼房很少,房屋破败。”凤凰花开心秧歌队队长曹志芸说。曹志芸是东北人,在荣成市定居近20年。休渔期间,只要村里有婚礼或其他喜庆场合,曹志芸总是积极组织村里的40余名队员免费演出,欢乐的演出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还带他见证了传统村落的发展变迁。
村支书张德波介绍,近年来,渠隔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围绕古树保护,宁津街道建设银杏树公园;结合海草房巷道保护,对保存较好的数条巷道进行修缮,实施“户户通”工程,建设村内道路6000多平米;实施污水改造,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5个;栽植各类绿植1800余株,绿化面积达5000多平米。
在上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渠隔村村容村貌和乡风文明不断提升,先后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记忆工程”首批示范村。曹志芸说,“这里的山好、水好、空气好,街道干净卫生,和20年前完全不一样了。”
传统村落只有“活起来”才能“火起来”。近年来,村集体和文旅公司合作,形成“传统村落+康养文旅+民俗文化”模式。村集体不仅努力改善原住民的生活,还积极实施“新村民计划”,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来村里签订长租房协议,“新旧交流”为村落注入活力。张德波说,“目前已经有10户新村民入住,出租民居取得的收入被村集体反哺给村民,平均每户一年增加3000元左右的租金,每年为村民增收20多万。”
“活化”传统村落,不仅在于改善村民当下生活,还在于文化根脉的守护、文明基因的传承。胶东剪纸、花饽饽、豆面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村里延续传承。村民孙金玲闲暇时间便会来村里的文化大院做花饽饽。她说,“传统村落发展带火了传统美食,外来游客品尝过后兴趣大增,现在的花饽饽不仅供应游客需求,还经常在网上接订单,成为了村民增收的另一条渠道。”
斑斓彩色诉乡情
仲夏时节,牧云庵村下起了绵绵细雨,如烟如雾的世界中隐匿着长长的街巷,随处可见的壁画均出自村民之手,依山就势的传统民居诉说村庄古朴恬淡的过往,让人感受“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田园意境。
山东荣成市牧云庵村建村已有300多年历史,民间绘画、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是远近闻名的书画村落,2016年被列入山东省第三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单。全村共有近300户村民,几乎人人都能拿起画笔,用传统文化和资源优势画出幸福生活。
村民宋水兰在进行油画创作。乔佳新 摄
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形成的传统村落,地方文化和空间形态也各具特色。牧云庵村在传承保护传统村落民居和优秀乡土文化上,着重突出了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
近年来,牧云庵村挖掘“画村”传统文化和产业资源优势,启动“画村”建设,以村落既有的农民画家、剪纸绘画底蕴和石头房资源为基础,成立了“荣成石岛农民书画家协会”和“石岛牧云庵渔民书画院”。2017年,村内原先盛放渔具的800平方米的库房被整体改造成文化庭院,划分了培训、作画、装裱和展示4个功能区,村集体邀请专业书画老师,出资购买颜料、画布等画材,免费培训本村村民。
“我没事儿就来村里住十天半个月。”乔聚威是中国美协会员,从事工艺美术工作近四十年。闲暇时间,他便会来牧云庵小住,一边利用传统村落的独特元素进行作品创作,一边无偿给“村民画手”当老师。
港湾街道党工委委员赵红阳介绍,为了帮助村民卖画,牧云庵村集体集中定价收购村民优秀作品,装裱包装后对外展示销售,并与青州、胶南等地书画市场的30位画师达成鉴定、销售合作意向,提供网上营销、真迹鉴定、订单创作等专业服务,通过线上、线下书画作品的联合营销,将“画村”经济作大做强。
“画村”名声传得越来越广,慕名而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村里成立了旅游公司,专门开发特色民居搞民宿经济,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胶东特色石头房。牧云庵是胶东地区渔家传统民居滨海石头房保存最为完整的村落之一,民房主体及院落墙体全部以当地独有的“石岛红”石砖砌筑,以瓦为顶,百年不坏。依托生态资源优势、传统建筑优势和书画产业优势,牧云庵村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对村内石头房、巷道、桥梁进行改造提升。据介绍,村里的民宿均价在1000元左右,7、8月份基本天天满房,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在村里的文化庭院,72岁的宋水兰正拿着画笔,进行油画作品《山清水秀》的创作,“这幅作品人气很高,基本是刚画完就会被游客买走,我是第四次画这幅图了。”
拥军红色育心归
红色文化是革命精神的凝聚,具有精神引领、感召群众、坚定信念的强大优势。山东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诞生地之一,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为这片土地烙下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
在胶东半岛最东端的西南角,有一个美丽的小渔村——山东省荣成市院夼村。这里三面环山,一面靠海,隐匿于槎山脚下,2017年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院夼村不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渔民开洋、谢洋节”,还有承载着几代军民情谊的拥军精神。
白色的“拥军船”停靠在海岸边。乔佳新 摄
“靠海吃海”的渔民有着世代相传的习俗——“有难必救,有恩必报”,院夼人拥军就起自一次救命之恩。1960年3月,村民王道伦和王义宽出海返航途中突遇大雾和强海流,在村子外海的苏山岛附近海域迷航,是岛上官兵敲锣打鼓为他们指引航向,救他们上岛。官兵在环境十分恶劣的条件下建岛守岛,各种物资补给都由部队从陆地上定期进行运送,有时候因为海况恶劣,物资不能及时送岛。为了表达对驻岛子弟兵的恩情,当年9月,村里决定从渔队中抽出最好的一条木舢板作为“拥军船”,无偿为岛上官兵服务,王道伦自告奋勇担任第一任船长。从那时起,“最好的渔船做‘拥军船’、最好的舵手做‘拥军船长’、最好的码头做‘拥军码头’”的观念在院夼村流传下来。
64年来,从最初的小舢板到如今的现代化养殖看护船,“拥军船”经历5次船只换代,6任船长身体力行,开辟了一条在地图上找不到的特殊航线,航程累计20多万海里。
已过花甲之年的钱均堂是第四代船长,小名叫“福泰”。“那几年正是村里日子最困难的时候,饭都吃不饱,却一点也没影响我们拥军。”钱均堂回忆说,老辈人宁可耽误出海打渔,也不会耽误解放军用船。在苏山岛上,每一个官兵的手机里都存有钱均堂的手机号,只要给“泰叔”打电话,“拥军船”一定会乘风破浪来到身边。
院夼从一穷二白的小渔村发展成为如今的产业集团,把生意做向全国、全世界,院夼人有精打细算的头脑,但从来不在拥军这件事上计较钱的问题。以“拥军船”为纽带,村民和驻军相亲相助,军民关系坚如磐石。村集体累计投入拥军资金3000余万元,为苏山岛建成黄海前哨钢铁堡垒提供了重要助力,诠释了和平时期的军民鱼水深情。
如今的院夼村依托村内丰富的传统文化、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年收入稳步增长,形成了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平凡小村在槎山的怀抱和守护之下,向海而行,用勤劳、智慧和感恩,走向广阔的未来。
2024-06-23 12:37:19
2024-06-23 12:35:45
2024-06-23 12:32:14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