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山东 >

闪电评论丨逐绿前行,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山东故事

来源:齐鲁网  2024-03-31 18:25:06
A+A-
分享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2024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抓实抓好降碳减污扩绿,扎实推进美丽山东建设,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并从强化节能降碳、深化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列出“施工图”和任务清单。

  站在新的发展阶段,推进美丽山东建设,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山东将从环境品质提升、工业绿色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上多点发力。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齐鲁发展新篇章。

  有志于“走在前”的山东,近年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环境品质提升战略,统筹大气、水、土壤、海域各要素,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途径,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

  2022年,山东统筹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四大原则,编制发布了《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1—2035年)》,旨在通过纲要引领美丽山东建设,重点在打造秀美空间格局、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统筹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着力提升环境品质、守牢环境健康安全底线、统筹建设同美普惠城乡、传承弘扬生态文化、提高现代环境治理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突破。

  2023年,山东陆续出台了《山东省2023年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行动方案》《山东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关于深化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 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山东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35》等一大批政策文件,为全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撑。

  有了政策的保驾护航,山东去年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上干劲十足、捷报频传,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位居全国前列,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名列前茅,一组数据可以给出最直观的体现:2023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连续第三年达到“30+”水平,优于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10%以上,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进一步巩固。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84.3%、超年度目标15.7个百分点,黄河流域、南四湖和东平湖流域优良水体比例均达100%,五类及以下水体动态清零。列入国家考核的79处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95.6%、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刷新监测纪录。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100%安全利用。超额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排查出的农村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治理。

  聚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快提升工业经济“含绿量”。

  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

  今年3月14日,山东省委常委会会议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召开,专题研究了我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步伐。

  对于山东来说,想要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就需要在工业上做好文章,提升工业经济的“含绿量”“含新量”“含智量”。

  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山东把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的工业化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抢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战略产业向高端迈进、优势产业融合发展、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和科学布局未来产业为着力点,竞逐绿色低碳新赛道。

  传统产业是工业的“家底”与“基石”,山东并没有将其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而是瞄准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全面推动传统产业向清洁低碳转型,锻造新的竞争优势。

  新兴产业是未来和方向。山东深化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一业一策”推动石化、钢铁等主导产业集约集聚、提档升级,提速发展数字经济、高端装备、“新三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驶上快车道,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优势、新增长点加速集聚。202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首次超过五成,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产业数字化水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均居全国前列。

  数字经济是关键增量和战略支撑。2023年,山东数字经济总量规模站上更高台阶,扛起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全年数字经济总量达到4.3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超过47%。数字产业全线扩量提质,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在工业这个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山东今年将扎实推进“工赋山东”专项行动,深化“工赋百景”行动;建强中小企业智改数转大平台,聚焦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建好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抓好企业数字化培训大课堂等,有力有效助推全省工业企业提速转型升级。

  沿着黄河遇见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在齐鲁大地徐徐展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山东全方位、多层次深化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奋力谱写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崭新篇章。

  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如今的黄河三角洲,被誉为“鸟类国际机场”,每年数百万只鸟儿在这里起降,是全球鸟类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走进淄博马踏湖,有着“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震旦鸦雀在芦苇丛中嬉戏,宛如春日里的精灵;在济南锦绣川水库,中华秋沙鸭年年来此“小住”,不仅数量越来越多,停留时间也越来越长;潍坊安丘大汶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物种黄胸鹀被发现……在湖泊、在湿地,越来越多的珍稀鸟儿选择山东“落户安家”、繁衍生息,它们的“归来”是山东生态之变的最好注脚。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山东统筹开展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一体推进修山、增绿、扩湿、整地,组织开展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沿黄9市完成造林20.3万亩,沂蒙山区域治理水土流失2.8万公顷。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

  水安全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灰犀牛”,黄河安澜、海晏河清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去年,山东平稳度汛,连续4年大中型水库、骨干河道、重要湖泊无一出险。为进一步提高黄河下游防洪能力、保障供水安全,山东加快推进在建工程,96处河道整治工程、22座引黄涵闸改建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将于2024年年底主体完工。

  大河奔腾,不舍昼夜。山东正采取务实举措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强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守好黄河入海最后一道环境关。

  2024年是促进经济巩固向好、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的关键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山东将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美丽山东的生动实践,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山东故事。

  闪电新闻记者 薛海文 报道

编辑:赵倩文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