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的《楹联里的中国》有这样一幕:高密红纸对联非遗传承人李兆成正在教村里的年轻人王刚红纸制作手艺,他手拿一把蘸满红色染料的毛刷,横刷九下,竖刷五下后,手下的白色宣纸就被均匀染成了红色;王刚立马用竹竿挑起红纸,等自然晾干。这是高密传统红纸的制作过程,一老一少,配合完美,动作一气呵成。
这一幕也是高密东李村人,一代代传承红纸对联产业的生动注脚。
李兆成一代人从老祖宗手里接过了这门手艺,发展成一门生意;以王刚为代表的新生代年轻人则掀起了革新的浪潮……
目前,东李村已经成为“中国楹联产业基地”。在村里,像李兆成、王刚这样的人不少。一代代人,正带着具有时代印记的使命,将高密的红纸对联产业推向更好更远的未来。
从大集走向义乌
李兆成今年67岁,是土生土长的东李村人。记事起,李兆成便帮着老爷爷在作坊里刷红纸,耳濡目染。如今的他,已是高密红纸对联的非遗传承人。
东李村人,身上流淌着红纸“基因”,基本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红纸。早在清朝年间,东李村就因生产红纸而闻名。
那时,村里制作的红纸,主要就是靠赶集销售。红纸销售多在冬季,冰凉的风吹得人发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赶集的方式经历了肩挑背扛、人力拖板车、自行车等。尽管交通工具改善了,但辛苦不减。赶集卖红纸,销量也没法保证。
那时,村里同李兆成一样的年轻人很少会选择以红纸对联为生计。初中毕业后,李兆成进入村里的五金厂工作。他和同村几个年轻人负责去义乌、临沂等地做五金外销。
外销的经历,让李兆成等人打开了眼界。加上当地人特有的红纸“基因”,他们很快便嗅到了红纸的商机。“我们跑市场时,发现红纸的需求量很大,一些春联生产商经常拿不到货。”回村后,李兆成等人将市场调研情况告诉了老书记李发允。几个人碰头一商量,决定带领村民扩大红纸生产,通过义乌、临沂等地销售。
就这样,几个年轻人一边推销五金,一边推销东李村红纸。很快,销路打开了,销量也跟着上来了。走进义乌、临沂市场的第一年,东李村的红纸就一下从年销几十吨到了五六百吨。
李兆成回忆,客户们直接开着皮卡来收购,村民不用再辛苦赶集,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也是从那时起,东李村的红纸才真正成了一门生意。
一开始李兆成他们想得很好:通过临沂打开北方市场,通过义乌打开南方市场,用不了几年,村里的红纸生意就能走向全国。
不过,很快他们就被打了脸。东李村生产的红纸虽色彩鲜艳,但并不持久,因此渐渐受到了市场的冷落。李兆成等人意识到,如果再不进行红纸的技术革新,就是死路一条。
起死回生
90年代,带有东李村红纸“基因”的年红纸研发成功。用李兆成的话来形容,就是“一炮走红”。
他依稀记得当时的情景:村里专门请来了锣鼓队庆祝;镇上的领导开着小汽车拉来了记者;外地的红纸批发商提前赶来订货……
年红纸的出现有多轰动,背后就有多波折。
那时,市场上有一种发黄的纸,是广东生产的,名为广单纸。这种纸全年不掉色,因此颇受市场欢迎。东李村的红纸,如果融入广单纸的技术,就可以做到全面不掉色。为此,李兆成和老书记两次南下广东学习。第一次,两人好不容易找到了生产厂家,却被拒之门外,无果后只好回了家;第二次,两人找到了广东佛山一位会制造广单纸的师傅。本以为,见到了师傅,多给点钱就能学到技术,结果两人又一次碰了壁:师傅并不愿意将这门技术传给外人。
两人并没有放弃,而是在当地找了一个小旅馆住着,天天都带着礼物上门拜访。一天不行两天,两天不行三天……就这样,坚持了半个月后,老师傅终于被两人的真诚打动了。“师傅说,山东人真诚又实在,愿意把技术传授给我们。”李兆成和老书记一听到这话,激动地差点哭出来。“我们学得也很费劲,听不懂粤语,师傅又不会讲普通话,最后多亏师傅上小学的孙子帮忙翻译。”李兆成说。
带着学来的技术,两人回村后就一头扎进了年红纸的研发上。之后,他们用了半年时间,失败了无数次之后,终于研发成功了。
年红纸的出现,让东李村的红纸生意迎来了第二次生命。年红纸一上市就广受欢迎,义乌、临沂、东三省等地的客商纷纷前来订购,销量从原来的几百吨跃升到了数千吨,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年红纸的生产队伍。
小村掀起“工业革命”
年红纸的出现,不仅让东李村的红纸产业再次焕发生机,也让东李村盯上了红纸的下游产业——印制春联。
“别人买了我们的红纸也是用来印制春联,我们何不自己印?”李兆成算了一笔账,一张年红纸三四毛钱,一副春联两块到五块钱不等,利润可观。于是,李兆成他们外出学习,引进了丝网印刷。红纸放进机器,在丝网模具和推子的作用下,一张张春联就被生产出来了。
如果说,半机械化的丝网印刷,是东李村“工业革命”的开始。那么,85后王刚的加入,则将东李村的“工业革命”推向高潮。
2014年,大学毕业的王刚从父亲手里接过红纸对联生意,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后,在村里建起了现代化工厂。王刚的现代化工厂,不仅引进了专业印刷机、镂空雕刻机等先进设备,还增加了浮雕、压花等先进工艺。春联、“福”字等产品,在工艺、材质、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从最初的红纸黑字发展出金星大红纸、烫金、铜版纸、植绒布等200多个品种。
现代化的设备不仅让春联等产品在工艺上实现了新突破,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拿‘福’字举例,一般一台机器每天能制作出8000套,相比人工效率至少提高了5倍。”王刚介绍,机器每分钟可印制120米的红纸,也就是说,一卷15000米的红纸,两小时就能用完,一卷红纸大概可以生产3万个“福”字,每天12个小时就是18万个“福”字。
如今,东李村的家庭手工作坊正逐渐被现代化印刷设备取代,随着更多像王刚一样的年轻人加入,东李村的“工业革命”还在不断迸发活力。
向更好更远出发
传承与创新的精神在这个小村庄延绵不绝。如果说,李兆成他们从老祖宗手里接过这门手艺做成了红纸对联生意,下一步红纸对联产业如何更好走出去、走得更远,接力棒已交给王刚这代人。
东李村的红纸对联产业正在更好走出去。义乌、临沂作为南北方重要的两个商品集散地,物流发达,走货更方便。为了打开更广的销路,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出高密,在临沂、义乌租下铺面开店;紧抓电商潮流,以王刚为代表的年轻人还将春联这个传统产业搬进了互联网。
走出去后还要解决如何走得更远的问题。
人们为什么要贴春联?好看只是最直接的表象,高密市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会长李然认为,春联红火的背后,体现的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承,想要红纸对联产业走得更远,就要深挖其中的文化内涵,赋予其更高的文化价值。
近几年,夏庄镇致力于丰富楹联文化内涵,发挥楹联艺术家协会的功能作用,组织全国楹联艺术家撰写优秀春联;将传统书法艺术、现代印刷技术、文化创意与潮流相结合,丰富产品种类,延伸产业链。
目前,以东李村为主的夏庄镇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红纸对联生产基地,年产8000多吨“福”字、对联,占据全国市场50%的份额,产值达到1亿元。
龙年,王刚还有一件大事要干:建一座春联博物馆,复原非遗工艺、重现红纸对联历史。
不过,出发是为了更好地抵达,在王刚看来,一代人有一代人使命,但初心不变:让年更有年味,让最真的祝福传递到千家万户。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云鹤 张珈玮)
2024-02-08 15:36:44
2024-02-08 10:41:28
2024-02-08 10:40:30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