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商城
县域
数字报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山东 >

闪电评论|追寻文明之根,激荡齐鲁文明回响

来源:闪电新闻  2023-12-14 18:45:11
A+A-
分享

  日前,国家文物局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其中,山东章丘焦家遗址赫然在列。作为中华文明最闪亮的那颗星,齐鲁风韵从古至今,延绵悠长,滋润着中华文明。

  透物见人,考古求真。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文明探源更离不开考古。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齐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站在齐鲁大地,依据考古研究发现史前文明,方可揭示出历史发展进程及其客观规律。

  透过现象看本质,文明探源看山东。在当代人类学里,文明表达的是社会发展、高度复杂的一种状态。文明社会有许多复杂因素在简单的社会中是看不到的,就如,“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焦家遗址新发现了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城址,这是目前黄河下游最早的史前城址。新发现的高等级墓葬有多重棺椁和随葬玉石陶礼器的制度化表现,是中华文明礼制物化表现形式的源头之一。考古成果揭示的是广泛区域内文化的动态变迁过程,揭示了不同文化生成、变异、扩张、收缩、瓦解或消亡的过程。今天的山东,要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把齐鲁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以期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

  作为目前黄河下游地区最早的史前城址,焦家遗址的新发现在文明探源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再次彰显了山东作为文化遗产丰富地区的地位,它与山东稷下学宫、齐长城等一起,构成了山东悠久文明的重要支撑。

  2022年,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到,加强“山东文脉”工程建设,高水平建设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片区,加快齐长城、大运河、黄河国家公园山东段建设,加强文物保护等内容。今年以来,“建设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沿胶济铁路线‘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等创办文化品牌,为山东更好地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新鲜活力。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山东文脉”正以根深叶茂之势尽显齐鲁风范。

  做好考古工作,让文化自信强起来。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另一方面,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闻名于世的稷下学宫,与几乎同时出现在希腊雅典的希腊学园(又称为柏拉图学园,阿卡德米学园),都是世界上最早的集高等学府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思想学术文化中心,它们分别出现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以相似的方式展现出了人类早期文明的智慧之光。稷下学宫遗址的发掘,用考古实践证明,东方的智慧之光一点不比西方晚,甚至还要早,中华民族的文化DNA,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奠定。

  以史为鉴知兴替,证经补史探山东。用考古发现补充、修正历史记载,事关重大,也大有裨益。据有关专家考证,齐长城修建于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485年间,齐长城比秦长城早490年,是目前我国现存有准确遗迹可考、保存状况较好、年代最早的古代长城,被誉为“中国长城之父”“世界壁垒之最”,既体现了“齐陵堤防,必处其而右背之”的军事原则,也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显示了当时齐国的先进思想和军事防御的主导战略意图。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发达和繁荣的盛况,是古代山东人民智慧的结晶。山东的考古工作,不但可以证实文献的一些记载,还能重建甚至复原那些被文献忽略的过去,让人类历史因考古的参与而变得更加立体真实,可感可触。

  脚踏齐鲁大地,回溯历史现场,山东考古为文明探源提供了物质基础与理论支撑,帮助世人认识社会的发展,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自觉、深入探索文明起源,不断提升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感召力。让我们一起将文明探源的目光投向山东,共同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感受这片古老土地的文化魅力!(文/苗瑞祥)

编辑:郭艳娜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