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十年来,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2年的4700多万户;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民营上市公司数量突破3000家……民营经济规模和实力大幅提升,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尤其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民营经济发展局正式设立,都表明党中央和政府对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信心。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今年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山东省共有52家企业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相比于“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山东上榜企业增加两家。
12月8日上午,山东省委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听取企业家对当前经济运行态势的分析和做好全省明年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信心,推动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1日,举行民营企业家记者见面会,3位民营企业家代表围绕“坚持创新驱动 实现高质量发展”与记者见面交流。
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正在着力发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推动民营经济行稳致远布局谋篇。
用“新”织密政策“保障网”。
山东是名副其实的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占总量的98%以上,进出口和纳税总额占比均超过70%,吸纳就业人口超过80%。可以说,民营经济占据了山东经济的“半壁江山”。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好环境成就好企业,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重在优化环境。哪里发展环境好、营商环境优,资本和项目就流向哪里。
民营经济发展之路不可能一片坦途,会遇到各种困难挑战。近年来,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发展预期和发展信心受到一定影响。系统化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是破题之义。
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共同履行社会责任。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反对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优化完善产业政策实施方式,建立涉企优惠政策目录清单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近年来,山东不断优化政策措施,出台《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修订施行《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印发《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在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引领和有力保障。
用“新”搭建发展“服务链”。
山东一直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在全国率先出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方案,进一步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路径,目前山东省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075家,“小巨人”企业超过1000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山东各级政府注重激发民营经济的“活水”。在2022年度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名单里,以济南市历城区、青岛市城阳区为代表的12个县(市、区)榜上有名。
这一综合评价说明,山东充分考虑各地民营经济发展基础和优势,既强调发展现状,又兼顾成长潜力。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市场需求不足、要素资源制约趋紧等困难压力。越是形势复杂多变,越要坚定信心,以为求机。
尤其今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被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山东各级党委和政府将企业的“烦心事”当做党委政府的“心头事”。
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支持企业家心无旁骛、长远打算,以恒心办恒业。健全政企沟通协商制度,完善民营企业权益维护机制,不断畅通民营企业反映问题和诉求的渠道,主动倾听民营企业家呼声。鼓励各级领导干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依法依规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解难题、办实事。加强中小微企业管理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对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新官不理旧账”、损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等行为加大查处力度。
从“省长信箱”,到“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企业家诉求专区”,再到企业家直通省长公开号码(96178),企业可多渠道反映诉求。尤其在建立“2115”快速响应和涉企诉求政策专员制度后,企业诉求办理速度全面提升,今年以来全省12345热线共受理各类诉求超4000万件,省“接诉即办”平台共受理企业诉求4.74万件,服务满意率超99%。
用“新”储备研发“人才库”。
作为我国体量发展最快的经济类型,民营企业对人才的渴求从未终结,对自身人才发展的探索也从未止步。新时代,民营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我国人才工作提供更有效、更精准的人才服务,也需要营造更为公平的人才发展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就解决影响创新创业创造的体制机制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给创新创业创造以更好的环境。其中,他特别提到,“要为中小企业、年轻人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高技术企业成长建立加速机制”。
发挥企业家精神,关键靠人,关键靠人才。
针对一些民营企业获取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难,企业用人和高校学生就业匹配矛盾突出的问题,近年来,山东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研发和人才集聚的支持力度,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各类企业建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近120家、技术创新中心100家、新型研发机构250多家。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最能感知市场温度的民营企业,也最知道人才的可贵。让人才的千里马在齐鲁大地上竞相奔驰,摘除各类条件限制是不二法门。
2022年全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中,民营企业牵头实施的占70%。创新实施职称申报“董事长”举荐制,1157名专精特新企业人才通过“举荐制”评审,摆脱了原职称资格、学历资历、工作年限等条件限制,直接获得工程技术系列高级职称,让企业家更全面把握发展方向,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为广大人才解绑添翼。
比如,青岛市即墨区科技局为企业搭建了省院士工作站、青岛市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技术创新中心,争取各类专项扶持资金500多万元。今年以来又帮助企业获得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创业项目股权投资2000万元。
再如,滨州市人社局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职称申报评审专项行动,针对高级职称评审,创新实施董事长署名“举荐制”。对那些技术创新能力突出、取得原创性科技成果、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经过企业董事长或研发团队技术带头人的举荐,可以不受原职称资格、工作年限、学历资历等的限制,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山东省委书记、省长挂帅担任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双组长”,全省各级各部门一体推进“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2023年十大专项行动和16条助力中小微企业工作措施形成紧密衔接、功能完备的“1+N”政策体系;214项政策延续执行,新制定推出100项针对性政策,涉及财政支出1311.1亿元,有力地稳定了市场预期、提振了企业信心。
心无旁骛,方能奋力前行;众志成城,定能破浪乘风。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引燃政策驱动“核爆点”,下好服务“先手棋”,牵住人才“牛鼻子”,民营经济的这一池活水必将活力无限、四季皆春。
2023-12-13 09:48:00
2023-12-13 09:46:26
2023-12-13 09:44:42
2023-11-03 08:45:22
2023-11-02 10:15:16
2023-09-15 18:08:33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