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脚下,瓜果飘香,当“梦想”照进现实,“西藏蔬菜看白朗”的招牌叫响。
在山东大汉孟德利看来,在高原上种植蔬菜是一种“奇迹”。2016年,孟德利和他的团队被济南援藏招引至日喀则市白朗县发展果蔬产业。几年后,西瓜、葡萄、车厘子等一批果蔬产品出现在高原,珠峰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腾空而起”,越来越多的当地群众告别了单一饮食,吃上了新鲜果蔬。孟德利说,这不单单是他个人的功劳,更得益于济南援藏的帮扶。
济南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领队,白朗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李光耀表示,济南援藏将继续把果蔬产业作为援藏的重中之重,加大资金扶持,在高原培育更多新品种,同时加长产业链条,努力让高原的果蔬产品进入内地。
在高原上种出“植物园”
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日喀则市白朗县,种植果蔬曾被称为“天方夜谭”。而如今,越来越多果蔬出现在当地群众的饭桌上,高原上也传出“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的美谈。
10月10日,身临白朗县,一排接一排的大棚让人目不暇接。“在高原上种植蔬菜,可以说一种‘奇迹’。”山东大汉孟德利操着一口“山普”,摸着大棚内种植的车厘子说,“这是济南援藏对标寿光在白朗县种植的,主要特点是密植、矮化,还可以进行家庭式养殖……”说起白朗县的果蔬,孟德利滔滔不绝。
时间回到2016年,得知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政府准备建设蔬菜大棚园区时,孟德利和他的团队便被济南援藏招引到这里。彼时,身为寿光人的孟德利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寿光模式”输出到雪域高原,把白朗县建成“西藏的小寿光”。
克服了语言不通的障碍,孟德利把脑筋全部用在高原种植上。7年过去,128座第七代冬暖式大棚,两座高标准玻璃温室,两个工厂化养殖车间在白朗县“破土而出”,86个品种的瓜果蔬菜在高原“开花结果”,珠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在这里“拔地而起”。
“这个八宝葫芦是我今年春节回老家发现我父亲在院子里种的,我就问他要,想把它种在高原。”走进博览园,孟德利让师傅摘下一颗硕大的葫芦,又自顾自说起来,“当时我父亲说,高原气候这么恶劣,怎么可能种得出来。”
“当时我就说我先试试嘛,就用无土栽培的技术,3月份育苗,到现在长这么大,你看多漂亮。”孟德利说,八宝葫芦种植要求条件高,冷了不行,热了也不行,通过不断调和温度,用心呵护,终于培育成功。
据了解,珠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是西藏自治区首个集技术创新、成果展示、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类国家4A级景区,园区内共种植500多种植物,宛若高原上的“植物园”。
孟德利也成为园区总经理,继续将不同品种的果蔬、作物带到高原。“做农业必须用心,一步一个脚印去种,尤其在西藏这样的高原环境上。”孟德利说。
“错时上市”的“经济效益”
受气候、土地等因素影响,想要发展高原农业必须突破重重阻碍,除了让技术得到充分应用,让更多当地群众吃上新鲜果蔬,如何带来经济效益,也是济南援藏考虑的问题。
“在高原种植农作物成本偏高,虽然口感好,但价格上没优势。所以我们研究了无花果错时上市的技术。”孟德利说。
据了解,内地的无花果一般在6-8月份上市,因光照条件、气候等原因,果期一般比较固定。在高原,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白朗县通过发展大棚,可以更好地调节作物所需的阳光和温度,从而控制坐果时间。
孟德利说,经过人工种植,高原无花果可以在十一月底陆续上市,他把这种错时上市的栽培技术教给当地农户,经济效益可观。
除了不断推广“错时技术”,孟德利还在大棚内推出“家庭式养殖”。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认养”,委托大棚集中种植,收获颇丰,有的农户索性直接进入大棚工作,生活发生了巨变。
宗吉就是其中之一。“我最爱吃的就是莲花白和花菜。”宗吉告诉记者,园区内目前有70多名工作人员,她和丈夫身在其中。“以前在家里种青稞,饭桌上只能吃到土豆。现在生活好了,家里蔬菜吃的也多了。”宗吉说,她家有六口人,自己和丈夫在园区工作,除了能见到好多没有见过的蔬菜,每月还能领到几千元的工资,一家人的生活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
此外,孟德利还亲身教授当地农户一些种植技术。孟德利说,当地群众在种植技术等方面与山东有很大差距,为此,他特地将十余名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技术员请到西藏,手把手教当地群众种植大棚。
据了解,2022年白朗县果蔬种植面积达1.73万亩,果蔬试种品种达140多个,产值达2亿元以上,全县7000多农户中,有3200多户、1.8万余人直接参与蔬菜产业,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县区种植蔬菜10余万亩,建成了西藏自治区首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区、首个出口蔬菜备案基地,白朗现已成为自治区最大的“菜篮子”“果盘子”。
济南援藏的“密码”
在孟德利看来,白朗县果蔬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济南援藏的支持。“在济南援藏的帮助下,通过对标寿光,把寿光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都带到了白朗县,可以说没有济南援藏就没有白朗蔬菜的今天。”孟德利说。
实际上,白朗县果蔬产业发展只是济南援藏工作中的其中一个部分。在白朗县阿亚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也是2023年度济南援藏重点项目之一。
据了解,济南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组计划投资2147万元,规划新建温室大棚12座、连栋大棚1座、冷藏库1座、糌粑加工坊1处、展销厅1处。同时,围绕精神文明建设要求,新建文化广场、健身广场各1处。
此外,白朗县巴扎乡彭仓村作为白朗县乡村振兴示范村,见证了白朗县脱贫致富,也描绘出济南援藏的浓浓情谊。“在济南援藏的帮助下,我们通过这么多年发展蔬菜产业,2021年成为全县第一个收入突破万元的村子,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当地群众通过蔬菜产业增收致富,群众的生产技术、增收渠道、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也有了长足进步,真正让群众有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白朗县巴扎乡党委书记滕斌说。
新建蔬菜大棚,发展蔬菜产业,是济南援藏的“密码”。二十多年来,济南援藏无一例外地将蔬菜产业帮扶列入援藏工作的重点内容,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我们将继续把果蔬产业作为援藏工作的重要支柱,加大基层农民的培训力度,在高原培育更多的新品种。”李光耀说,下一步,还要在产品的深加工上持续发力,在资金、人力上继续加大投入,做好几个产业园区和产业重点村,使果蔬产业真正成为带动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这是位于珠峰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内招牌上的一行字,也是济南援藏二十多年来,在高原农业上给出的最好答案。
记者:李震 摄影:黄中明 摄像:李震 编辑:吕冰 剪辑:迟广智 校对:李莉 杨荷放
2023-11-02 09:16:12
2023-11-01 10:53:11
2023-11-01 10:40:32
2023-11-02 10:15:16
2023-09-15 18:08:33
2023-08-30 17:20:00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