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商城
县域
数字报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山东 >

山东枣庄:运河泱泱 谱写城市发展新篇章

来源:人民网  2023-09-05 17:00:46
A+A-
分享

  千里运河,迤逦穿行。

  为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运河沿线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故事,近日,由山东省委网信办、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主办的“通江达海好‘运’来”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山东省枣庄市,在悠悠碧波间感受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在百舸争流中见证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活力。

  保护与开发有机统一 “文化运河”意韵悠长

台儿庄古城(无人机拍摄)。高启民 摄

  台儿庄古城(无人机拍摄)。高启民 摄

  初秋,伴着微微细雨走进台儿庄古城,水巷汪塘、古街石桥、亭阁楼台在雨幕下如诗如画。

  台儿庄古城占地2平方公里,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城内拥有3公里古运河道和15千米水街水巷,被誉为“运河文化的活化石”。

  1938年春的台儿庄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许多珍贵的实物史料和革命旧址成为了历史的见证。2008年,中共枣庄市委、市政府决定重建台儿庄古城,遵循“留古、复古、扬古、用古”的原则,将保存下来的历史遗产进行修复,一座富有历史气息的台儿庄古城焕发新生。

  为发挥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台儿庄创新打造“非遗+”文化品牌,流传已久的鲁南皮影戏,婉转悠扬的柳琴戏,炫美磅礴的“火龙钢花”……在历史中渐渐式微的非遗在这里重新被“活化”利用,成为古城的“引流”项目。

  不仅如此,近年来,台儿庄区通过保护开发运河遗产,传承弘扬运河文化,展示营造运河风情,再现了当年沿运重镇的繁荣景象,将非遗与旅游、研学、文创、展馆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使得非遗文化项目得以活态传承与发展。

  “‘非遗+’景区的发展新模式所展现出的勃勃生机,更加坚定了我们要走深化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将台儿庄打造成精品景区,在运河文化的基础上,赋能夜游经济,创新打造出特色夜间旅游文化,助力文化产品和旅游消费提档升级。”山东省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总经理黄晓莉说。

  夯实环境保护基础 “生态运河”焕发新生

  清晨,在枣庄大运河边驻足,映入眼帘的是生机勃勃的绿。一群水鸟仿佛也为这绿色大运河所“沉醉”,久久驻足在水中。

  作为北方著名的“黄金水道”,大运河枣庄段是京杭大运河南北航运的重要枢纽。为进一步提升大运河枣庄段的功能,2020年,京杭大运河枣庄段二级航道整治工程成为枣庄市重点工程项目。该工程以马兰大桥为界,分为“马兰大桥以上”“马兰大桥以下”两个独立项目实施。目前已完成航道主体疏浚工程,可常年通航2000吨船舶。

  “马兰大桥的建成,极大地方便了运河南北两岸群众的出行。”枣庄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港航和机场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邵学良介绍,建成后的京杭大运河枣庄段主航道,坡稳、水清、岸绿,将成为绿色、低碳、循环、智慧和具有枣庄特色景观的航道示范段。

滕州市微山湖红河湿地野生红荷。受访者供图

  滕州市微山湖红河湿地野生红荷。受访者供图

  滕州市微山湖红河湿地南部,13亩野生红荷一望无际,每到夏秋时节,湖面花团锦簇、荷香弥漫,一片“风过荷举,莲过千重”的美丽景色。

  据了解,景区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将湿地保护与大运河文化融合发展纳入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体系之中。

  “湿地陆续开展了‘三退三还’、鱼藕同池、野生动植物监测救护、科普宣教及大运河文化保护与利用等工作。”微山湖红河湿地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微山湖红荷湿地生物的多样性、景观的独特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运河文化的传承性都有力提升,现已成为红荷湿地生态观光旅游目的地和穿越微山湖的大运河文化新地标。

  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繁荣运河”兴业民富

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王楼村的白楼湾湿地公园。受访者供图

  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王楼村的白楼湾湿地公园。受访者供图

  午后,走进位于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王楼村的白楼湾湿地公园,大沙河从这里流经,一泓碧水、清波荡漾。岸边杨柳依依,来客赏景悦游。

  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提起就让村民皱眉头、捂着鼻子绕道走的“臭水沟”。“很多污水都流到河里面,味道也很大,根本没有人到我们这里来游玩。”王楼村党支部书记王运洲回忆。

  2017年起,薛城区按照“亲水、治水、保水、活水”的思路,对全长13.5公里的大沙河进行综合整治。河道清淤600万立方米,修建生态护坡20余万平方米。借助一系列举措,大沙河水系生态得到全面修复,成功打造省级“水系绿化样板”,荣获省级“美丽示范河湖”称号。

  沿大沙河蜿蜒南下,不过几公里,就来到周营镇巩湖村的薄皮辣椒示范种植园。源源不断的优质河水浇灌出一棚棚新鲜的蔬菜。村民孙中快家的辣椒品种优良,很受市场欢迎。经过用心经营,他经营的蔬菜种植园已达50亩,一年两季毛利润近百万元。

  “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都回到村里,村里环境好了,村民们的腰包也鼓了。”孙中快说。

  近年来,周营镇将水生态修复和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进行有机融合。“以大沙河为纽带,围绕周边15个村庄打造了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农业示范园、采摘基地等项目,带动周边村民百余人就业,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水系治理带来的生态红利。”薛城区周营镇党委副书记孙启松介绍。

  “下一步,周营镇党委将继续把乡村振兴作为工作主线,以建设市级现代农业型乡村振兴特色镇为抓手,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周营注活力、增动力、强实力。”孙启松说。(肖聪聪、实习生 李珂)

编辑:顾杨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