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为期5天的“黄河入海流”沿黄省市网红打卡活动正式启动,来自沿黄九省(区)的30名大V将沿着菏泽、济南、东营等山东省内沿黄主要标识性地区、城市实地打卡,多角度绘制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全景画卷。
活动首站来到黄河入鲁第一市——“中国牡丹之都”菏泽。
菏泽历史悠久,传说为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古为商汤之京畿,继属曹国之疆土,曾数度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天下之中”的美誉。
非遗文化和山东手造是黄河文化和齐鲁文脉的重要载体。菏泽保留了山东琴书、鲁西南织锦技艺等1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和古筝制作技艺、黄泥古陶制作技艺等39项省级非遗项目,同时也是创意手造的集中地。
图片:“山东手造·创艺菏泽”展示体验中心
菏泽市大学科技园内的“山东手造·创艺菏泽”展示体验中心(下文简称“中心”)集非遗文化长廊、手造文化展示区、研学区、大师工作室、文创产品区、手造产品直播区等于一体,汇集了众多门类的非遗和手造精品,是菏泽非遗和手造文化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
图片:菏泽市产教融合大学科技园
在这里,“悦读故宫”牡丹文化创意馆中展出的上百件牡丹元素展品吸引了大V一行的关注。围绕牡丹题材内容,科技园积极向外界传递菏泽牡丹文化,深入挖潜牡丹文化,服务牡丹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悦读故宫”牡丹文化创意馆(摄影:西安生活印记)
之后,众人又亲眼见证了木雕、黄泥古陶、巨野工笔画、面塑、瓷器、中国画、泥塑等手造大师塑造作品的全过程,感受菏泽“四乡文化”的传承,体会古老时光在指尖凝结。展馆内创新设置了研学和数字文化体验区、文创产品直播展销区等,实现大师现场匠心手造、线上线下 AI 实时智能互动体验非遗文化、网络直播推广销售“三位一体”的线上线下互动互通新模式。
图片:大V一行感受非遗(摄影:LIVE阿良)
通过直播电商、文化研学等方式,具有菏泽特色的非遗技艺、手造工艺等文化产品推陈出新,实现了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和谐统一,构建从文化传承向实体经济转化的产业闭环,打造传统文化产业的新业态。
图片:大V行参观非遗、手造文创产品
千百年来,黄河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然而,黄河也是中国最为复杂、难治理的河流,一度因其易淤、易决、易徙的特性成为“害河”。在鄄城六合新村黄河滩区迁建展览馆,大V一行见证了黄河由“害河”变“利河”的巨变。
图:黄河滩区迁建展览馆(摄影:LIVE阿良)
六合新村为村台搬迁村,位于旧城镇黄河滩区内,于2020年9月实现搬迁。在搬迁以前,六合新村等滩区群众曾饱受黄河洪灾之苦,每逢大汛房倒屋塌、家财尽毁,生活苦不堪言。为了在滩区盖房,人们不得不将地基越建越高变为“房台”,却仍然过得提心吊胆。
图:黄河滩区迁建展览馆(摄影:LIVE阿良)
但是,2017年以《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为统领的滩区群众迁建工作,却终于给了滩区群众稳稳的家,山东各地实现黄河滩区迁建百年大计。
六合新村高标准设计和建设36、72、108、144平方四种户型,共搬迁群众1930户、6821人。搬迁3年来,已完善小学、幼儿园、超市、酒店、新村服务中心、卫生室、文化广场、创业车间等公共设施。为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新村党委还通过党建引领推进土地流转,累计发展黄桃种植1500余亩、中药材种植300余亩;利用创业车间和配套公建,引进地毯、人发、家纺加工等产业,在实现集体增收的同时带动周边200余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增收,家家户户过上了“门口有绿化,晚上有路灯,不出村台就能打工挣到钱”的日子。
图:六合新村(摄影:钢小侠 穿行世界的cici澄)
水窝子蜕变为安居乐业的“幸福窝”,滩区群众终于圆了千年以来的安居梦。
(文丨宋潇旸)
2023-11-02 09:16:12
2023-11-01 10:53:11
2023-11-01 10:40:32
2023-11-02 10:15:16
2023-09-15 18:08:33
2023-08-30 17:20:00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