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工业大省山东持续滚动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累计实施投资额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5万多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覆盖面超过70%。
生产组织更智能、发展模式更绿色、产业基础更高级,一批传统工业企业“有中生新”“有中生优”,灯塔工厂、绿色工厂、未来工厂不断涌现。山东工业技改,“改”出新气象,“转”出新天地,加速山东经济迈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林深见鹿,蹈渊得鱼。山东省提出,继续聚焦重点产业实施工业技改提级行动,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
“聪明工厂”密集涌现
在位于德州市宁津县的山东迈宝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管理屏幕上醒目显示着产品名称、生产流程、设备运行情况、能耗等数据。“通过全流程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效率提升了30%。”公司总经理张顺勇说。
以技术改造转变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在山东工业企业中已是寻常。
工业向来是山东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在全省经济体系中占比接近三分之一。其中,传统产业占比接近七成,是山东经济的基本盘。
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山东提出了“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的思路;山东重点发展的“十强产业”中,优势传统产业占据半壁江山。
围绕传统产业提档升级,2019年以来,山东省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目标导向,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与发展壮大新动能相结合、增量要素投入与淘汰化解低效落后产能相结合,组织编制实施《全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山东工信部门按照“一业一策”,推动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纺织、轻工等一批重点传统行业改造提升,摸清各地工业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技改需求以及融资需求,精准对接技改服务商与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省级统筹本级财政预算等资金,实施省级“技改专项贷”贴息和担保费补助,解决企业技改转型的后顾之忧。
在位于诸城市的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钢帘线智能化工厂生产车间内,轻巧的AGV机器人在干净整洁的地面上来去自如,准确地完成半成品转运。下线后的产品,又经过智能物流分拣进入仓储中心,准备发往国内外客户。
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海涛介绍,钢帘线智能化工厂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建立起全流程信息采集MES系统、全自动物流系统、智能工艺控制系统,实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双提升。“全流程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产品合格率提高至99.8%以上,生产效率提高10%。”他说。
装备换芯、设备上云、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让工厂变得越来越聪明,灯塔工厂、绿色工厂数量持续增加。人工逐渐远离焊接、喷涂、搬运等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的生产岗位。
在潍柴(潍坊)材料成型制造中心,铁水滚滚、热浪蒸腾的铸造线上,机械手、机械吊臂完全占据了工位,只有叉车驾驶、铁水熔炼等环节才有人工。中心副总经理王永吉介绍,铸造作业温度高,是“机器换人”的重点领域。目前,这里的自动化率已经超过六成,从2021年底以来替换用工400多人。中心正瞄准工况复杂的熔炼等环节,继续推进自动化,争取尽快啃下“硬骨头”。
技改对企业生产带来的转变,不仅体现在效率上,还体现在产品质量上。
一排排织布机快速转动,形形色色的机械手“不知疲倦”地摆动作业——在位于威海市环翠区的威海宝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从物料进厂到成品出厂,全流程都是自动化生产。“智能化不仅提升产能,也使产品品质保持稳定,让我们赢得了更多高端客户的信任。”威海宝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波说。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张海波说,聚焦化工、冶金、机械、轻工、纺织、建材等重点产业,山东工业技改提级行动深入实施,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推广,传统优势产业地位和竞争力稳步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正进一步夯实。
减碳降污绿色发展打开新篇
在山东联盟化工集团合成氨装置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现场,大型机械正紧张有序作业,一派热闹景象。
联盟化工集团是中国化工百强企业,由于建厂时间久,工艺相对落后,曾因环保问题多次限量减产。为此,他们淘汰旧工艺和设备,投资22.9亿元打造国际一流工艺。山东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经理桑海亮介绍,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减排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近1000吨。
传统产业往往也是耗能大户、排放大户。从能源消费来看,山东钢铁、电解铝、化工、水泥和石化五大行业的直接和间接煤炭消费占全省一半的体量。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国家相关政策倒逼下,以高能耗、高排放行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通过技改实现低碳绿色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2019年,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面对这一“史上最高”的标准,环保设施相对滞后、地处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的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迎来一场攻坚战。
投资4.35亿元建设骨架膜原料大棚和智能料场,28万平方米原料场全封闭;各单位、各产线皮带通廊、厂房和料棚封闭工作;无组织排放治理及排放管控治一体化平台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实施;52辆电动重卡投用……60余亿元投资打出“组合拳”,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绿色集约化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在超低排放达标的基础上,莱芜分公司2022年钢铁冶炼余热余能发电比例达到60%,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赛轮集团通过可再生原材料替代、橡胶新材料应用和节能环保工艺,实现工厂制造端能耗降低36%以上;
华纺股份2021年建设智能绿色工厂,完成48条绿色智能染色生产线、印花生产线升级改造,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水耗、能耗及污染物排放均处在行业领先地位……
随着新发展理念和“双碳”目标深入人心,绿色化技改已经成为部分企业的自觉行动。
走进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的是一个花园式厂区。即便走近公司的污水处理厂,也闻不到异味。齐翔腾达党委副书记姜能成介绍,企业在实现100%封盖、100%绿化、100%达标和100%消除异味的基础上,投资7000万元对污水回用装置进行扩能改造。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山东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0.4%,以年均1.2%的能耗增速支撑起年均6.0%的GDP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山东万元GDP能耗继续下降4%。
清洁低碳化进程加快,能源消费得到有效控制,山东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在工业和信息化部2月份公布的2022年度绿色工厂公示名单中,58家山东企业入选。在此之前,山东已累计获认定绿色工厂223家,数量居全国前列。山东省开展的省级绿色工厂建设中,已认定两批共202家省级绿色工厂。
《山东省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以钢铁、焦化、铸造、建材、有色、化工等行业为重点,开展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动重点行业完成限制类产能装备的升级改造,开展焦化、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玻璃、陶瓷、铸造、有色等行业污染深度治理。
在山东省惠民县风电装备产业基地涂装车间,工作人员对风电轮毂进行涂装(2022年9月26日摄) 郭绪雷摄/本刊
“联网上云”产业能级再上台阶
“上云用数赋智”行动覆盖当地轴承行业400余家企业、5000余台套设备,融技术流、商品流、票据流、仓储流于一体的“云轴联”平台打造中国轴承产业链数字经济总部,首个轴承产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开工建设——在聊城临清市,工业互联网与传统的工业技改正碰撞出灿烂火花。
5G、云计算和工业互联网的加持,正让山东传统工业不断筑高产业基础、突破原有极限,加速由“山东制造”迈向“山东智造”。
雄厚的传统产业家底与丰富的“数智”资源“天作之合”,山东发展工业互联网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坐拥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等国内知名工业互联网平台;济南、青岛两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开通,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获批建设;AI算力位居全国第一;5G基站超过16万个,物联网终端接入流量居全国首位。
“云”行齐鲁,“工”赋山东。一个人就能管理一个车间、几个人就能管理一座工厂,在一些企业已经“梦想照进现实”。
在潍坊安丘市的博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5G信号覆盖全部车间,基于5G信号传输的中控可视化管控平台、专家远程指导平台、AGV多机协同控制,让车间实现智慧生产。
总经理闫吉祥介绍,公司2021年搭上数字化快车,建设了5G智慧工厂示范基地。据测算,5G智慧工厂建设使企业销售收入增长了24.6%,人员投入降低29.7%,人均产值提升79.4%。
2022年,山东大力推进5G应用“扬帆”行动,在钢铁、矿山、化工等领域发展“5G+工业互联网”项目500余个。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5G+工业互联网”十个重点行业实践中,山东7个行业入围,居全国首位。
在山东省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上,记者看到,企业用户数已经接近49万户,3726名“数字专员”和19户服务企业可提供服务。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规划与技术改造处处长马勇介绍,山东工信部门已累计面向全国引育300余家智能化绿色化技改服务商,以“云技改”模式全方位推动技改要素供需对接,线上线下累计覆盖122个产业园区和105个县(市、区),涉及企业2万余家,梳理技改需求4000余项。
为让有需求的企业敢改、愿改,山东省创新实施了技术改造设备奖补、股权投资、技改专项贷等政策。2022年,山东安排近2.35亿元资金,支持实施技术改造设备奖补、重大技术改造贷款贴息项目451个,带动企业设备投资400多亿元;技术改造领域股权投资资金2.5亿元,撬动项目投资25.19亿元。
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培优工程,新打造50个以上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5G、千兆光网、数据中心等建设应用,打造应用场景100个以上,培育融合应用示范企业100家左右。
2023-11-02 09:16:12
2023-11-01 10:53:11
2023-11-01 10:40:32
2023-11-02 10:15:16
2023-09-15 18:08:33
2023-08-30 17:20:00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