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07版以《山东:传统手工艺正焕发时代光彩》为题,聚焦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两大会场之一的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以下为报道原文:
这是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展出的“山东手造”产品。 新华社 记者 高天 摄
新华社济南9月15日电(记者孙晓辉、高天)小小的竹条和秸秆,在山东小伙云廷臻手中变成了精美的灯笼、毛笔架、楼阁等扎刻艺术品,这一精湛技艺吸引了诸多观众的目光。
扎刻是一种有数百年历史的民间手工技艺,以高粱秆、竹条为主要原料,用壁纸刀、卡尺等工具,扎刻成形态各异的手工艺品,被誉为“东方构成学的典范”。
作为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两大会场之一的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15日正式对外开放,秸秆扎刻等数百种产品在这里得到集中展示。
会场上,山东曲阜的印章雕刻企业孔府印阁出品的系列文创产品也格外引人注目。
“‘活字印章’产品主要是为景区、书店等提供定制生产,消费者通过扫码找到自己想要的字,然后与公司设计推出的‘夫子六艺人偶’镶嵌在一起,就变成了一枚独有的印章。”孔府印阁相关负责人说,他们突破传统的篆刻技艺,与现代文化、现代科技相结合,让古老的篆刻技艺焕发新生。
山东省有丰富的非遗文化、民间工艺、传统产业资源。据统计,山东省内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排名全国第二,在传统工艺振兴项目目录中,山东省有20个项目被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国家首批传统工艺振兴项目。截至今年3月,山东有各类传统工艺类企业和经营业户119万个,直接从业人员350余万人。
今年初,山东提出依托非遗或传统工艺,培育手造产业,打造“山东手造”传统手工艺区域公用品牌。
在山东不少地区,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发展有力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东营市广饶县的大码头苇编这项传承了600年的非遗技艺,如今成为了“指尖经济”。花篮、收纳盒、编织包……一根根芦苇,经过投苇、剥皮、轧苇、打条起编、摆边等十几道工序就编织成了既绿色环保又典雅实用的各类工艺品。
“山东各地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手工艺资源,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不断涌现,让老手艺绽放出更加亮丽的时代光彩。”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说。
2023-11-02 09:16:12
2023-11-01 10:53:11
2023-11-01 10:40:32
2023-11-02 10:15:16
2023-09-15 18:08:33
2023-08-30 17:20:00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