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商城
县域
数字报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山东 >

走在前 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⑭:“十强产业”看日照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2-07-19 20:29:25
A+A-
分享

  7月4日起,大众日报及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推出“走在前 开新局”大型全媒体主题报道,记者深入16市基层一线调研采访,集中展现各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推进“三个十大”行动的创新举措、进展成效,生动讲述各地砥砺奋进、创新实干的鲜活事例,充分反映山东发展的新变化新气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天刊发第十四组报道:“十强产业”看日照。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从“一钢独大”到“多业支撑”,日照——

  更多产业融合故事精彩上演

  □ 记者 吴宝书 丁兆霞 通讯员 孙向阳

  7月12日,长城汽车新开发的纯电动汽车欧拉芭蕾猫正式上市。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长城魏牌汽车5G智慧工厂生产线上,机器人手臂自如翻转,一辆辆欧拉芭蕾猫汽车依次下线。

  “市场回暖明显。公司6月份产量是前5个月的总和,7月份将再翻一番。”日照魏牌汽车有关负责人介绍,时下疫情缓解,供应链趋稳,企业正抓住国家汽车销售政策释放的利好,铆足了劲追产。

  日照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是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是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的3个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集群之一。目前,长城、中兴等4家整车生产企业获批产能28万辆,居全省第5位。日照拥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350余家,整车本地配套率从不足20%提高到40%。

  7月8日,全球著名汽车零配件供应商采埃孚集团日照生产基地项目举行签约仪式。项目总投资6000万欧元,主要从事汽车被动安全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该集团中国区总裁汪润怡说:“我们看好日照,这里将发生汽车产业链上的更多汇聚和融合故事。”

  更多的产业融合故事正在这里上演。在离长城汽车工厂几公里之外的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热轧钢板生产线ESP车间,填补国内技术和市场空白的0.6mm超薄热轧钢卷源源不断地“走”下流水线。“ESP汽车用钢,兼具薄和强的特性,比常规汽车用钢板薄一半以上,非常适合汽车轻量化。”车间负责人季伟斌告诉记者。目前,山钢日照公司、日钢集团等5家企业已纳入长城汽车配套体系。

  钢铁是汽车车体的主要材料之一,“小城大钢”是日照产业的鲜明特点,钢铁也是日照目前唯一过千亿元产值的主导产业。日照拥有山钢日照公司和日钢集团两大省级“链主”企业,炼钢产能1845万吨,产能集中度居全国第四位。未来,山东省8000万吨钢铁产能,将有一半布局在日照。目前,日照正不断推进钢铁产业绿色化、智能化、精品化,全力推动日钢集团产能承接、山钢日照基地二期等重大项目落地。

山钢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厂区。

  放大临海靠港这个最大优势,今年日照对标省“十强产业”,确立了“钢铁、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高端化工、现代海洋、文旅体、航空、绿色建筑、现代农业”十条重点产业链。由一位市领导担任一条产业链“链长”,实行“一个牵头部门跟进、一个服务专班靠上、一套实施方案引领、一批重点项目支撑、一个产业联盟推进”的“五个一”工作模式。

  “充分发挥日照临港涉海、自然生态宜居比较优势,在扩能上量的同时,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日照市委书记张惠表示,日照市从“工业强市”到“产业强市”的发展战略之变,也是出于这一考虑。

  体育产业这一“慢产业”,在日照步入了发展“快车道”。国字号、省字号体育赛事扎堆,近年来日照陆续举办过200多场省级以上体育赛事,产业版图日渐清晰。

  体育服务业产业链“链主”企业日照体育发展集团,已经布局帆船、龙舟、沙滩运动、篮球、排球等产业链条;体育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中大体育产业集团,建立健全体育健身器材上中下游产业链;安泰集团打造了包含网球、帆船、自行车等项目的产业链……抢抓日照市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的契机,众多社会力量跑步进场。

  更多的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正在日照拔节孕穗、聚优成势。目前,先进钢铁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阳光海岸带精品旅游等6个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9家企业入选省级“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产业集群,上榜山东省首批1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列。

  从“一钢独大”到“多业支撑”,日照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能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不断跃升。

  日照确定十条重点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式布局集群发展

  “钢”柔并济 链上发力

  □ 记者 吴宝书 丁兆霞 通讯员 孙向阳

  论经济规模、人口数量,日照是个小城。但小城也有其他大城市无可比拟之处,有些成绩放在全国乃至全球也是举足轻重的:

  因港而立、港城一体,临港经济特色鲜明,日照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居全国沿海港口第6位、全球第9位;

  将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在世界有竞争力的绿色钢铁产业链,建设沿海先进钢铁制造基地,未来几年,山东省8000万吨钢铁产能,有一半布局在日照;

  依托独特的山海资源和优质生态环境,日照正在建设全国知名的旅游休闲目的地、体育名城、康养之城。

  小城市,有大理想。

  锻长板,传统产业迈向高端

  “如果说9Ni钢是‘钢板皇冠上的明珠’,那我们无疑是摘得了这颗明珠。”在山钢集团日照有限公司,科技质量中心/钢铁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车金锋满脸自豪。9Ni钢是-196℃级低温设备和容器最重要结构材料,被广泛用于制造液氮和液化天然气储罐。该钢种是国内外业界公认的高技术含量、高生产难度、高利润空间产品,国内只有少数钢企具备9Ni钢批量生产能力。

  “如果说别的钢厂钢卷的‘珠穆朗玛峰’是1.2mm,那我们的是0.6mm。”日前,在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ESP生产车间的参观连廊上,ESP制造部作业规划组组长季伟斌为记者形象介绍,100㎜以上厚度的铸坯如何在下方193.66米的产线上先被“抡大锤”粗轧至十几毫米,随后被“抡小锤”精轧成为填补国内技术和市场空白的0.6mm超薄热轧钢卷。目前,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拥有代表世界热轧最高水平的5条ESP生产线,是世界规模最大的高质量薄宽带钢生产基地。

  小城大钢,是日照的鲜明特点。按照省委、省政府规划,山东省8000万吨钢铁产能未来将有一半在日照布局。目前,日照正全力推动日钢集团产能承接、山钢日照基地二期等重大生产力布局项目落地。

  钢铁这个传统产业的将来,是“日薄西山”,还是迈向高端?日照钢铁产业发展的印记里,答案呼之欲出。

  2018年,山钢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全面实现年度生产计划目标,吨钢实现利润400元,创造了大型钢铁项目投产即盈利的历史新纪录,日照钢铁产业自此拥有了日钢集团、山钢日照公司两座主峰。

  2018年,钢铁产业成为日照市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21年,日照市钢铁产业产值突破1900亿元,日照钢铁板带材中高端产品占比攀升至80%以上。

  日照市还不断扩大钢铁与汽车、高端装备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圈。汽车产业集群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包括长城汽车、中兴汽车在内的多个整车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集聚起350多家零部件企业。日照市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成为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是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的3个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集群之一。

  在钢铁扩能上量、迈向精品化的同时,绿色化、智能化的生产变革也在进行,日照的各项环保指标不但没有恶化,反而实现了大幅度改善。目前,山钢集团日照有限公司、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均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山钢集团日照有限公司成为全省唯一环保绩效A级钢铁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2021年,日照市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是全省第四座全面达到这一标准的城市。

  而今的日照,不仅有蓝天碧海金沙滩,更锻造了一身“钢筋铁骨”。今年前5个月,日照市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54.9%,增幅居全省第1位。

  优布局,新兴产业蓄势崛起

  在做强做大主导产业的同时,日照全面审视自己的优势、短板、潜力,确定了钢铁、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条重点产业链。这意味着,除钢铁、汽车、高端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之外,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成为日照拼抢的新赛道。

  这个夏天,日照体育正迎来“高光时刻”。自5月28日山东省第二十五届运动会帆船(帆板)决赛在日照世帆赛基地开赛以来,柔道、手球、足球、跆拳道、现代五项等省运会各项赛事在日照各区县体育场馆渐次展开。

  全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体育盛会,缘何花落日照?

  近年来举办过200多场省级以上体育赛事,构建了“发展三大球、做大水文章、打好户外牌、唱响特色戏”的赛事格局;2020年以来,圆满保障了8支国家队驻日照训练备战东京奥运会;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4.78平方米,被推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省运会进入“日照时间”,是“恰逢其时”。

  体育,不仅是日照的城市新名片,更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日照市将发展体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做好“体育+”文章,打造“赛场即是景点,比赛即是旅游”的体育旅游消费场景,已形成“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旅游;单人竞赛,多人消费”的体育旅游新模式。

  “柔性PVDF压电薄膜,在国外仅有美国、日本、法国等三个国家的4个公司能进行产业化制备,我们公司的产业化填补了国内空白。”2019年成立的三三智能科技(日照)有限公司,如一匹黑马正奔袭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董事长管建国告诉记者,去年公司先后研制了超声传感器、压电传感线缆、智能交通传感器等多款国内首创产品。今年,项目二期将投入运营,新增产线3条。

  三三智能科技是日照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143家入园企业之一。日照高新区科技与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李海涛介绍,五年前,这个产业园从零起步,如今已形成了以集成电路、大数据为基础,软件与信息服务、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全产业矩阵。

  更多的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正在日照拔节孕穗:日照先进钢铁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阳光海岸带精品旅游等6个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9家企业入选省级“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日照市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日照市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产业集群,入选为山东省首批1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日照绿茶”被纳入全省13个重点培育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去年,日照“四新”经济招引项目占比75.4%。今年前5个月,日照市“四新”投资占比提高1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3.4%。

  强链条,产业生态圈升级扩容

  引来投资5亿元的巴洛特项目,带来投资5亿元的科巢生物、投资11亿元的正济药业等项目;引来总投资5亿美元的科睿特项目,还未投产就已吸引3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6个配套项目在谈……

  ——在日照经开区,“引进一个带来一串”的产业链招商故事,不断上演。

  投资10亿元的香港兴华半导体芯片项目一期刚投产运行,便收到了一份来自隔壁企业山东永而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晶圆的订单。紧接着,园区另一家产业链下游企业,也向其发出订单需求。而在投产之前,为其需要的设备及设备调试提供服务的上游企业,也是园区内的企业……

  ——在日照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邻居就是上下游,不出园区就有产业链”的产业生态圈,正在形成。

  近年来,日照立足钢铁、汽车、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体育等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抓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链式布局、集群发展。

日照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

  日照市各分管市领导,就是十条重点产业链的链长。“市领导挂帅出征、担任链长,可以更加有效地整合各条产业链上要素资源,在更高层面上保障各个产业链的完整、稳定和发展。”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卢东磊介绍。

  链长之外,各产业链实行“一个牵头部门跟进、一个服务专班靠上、一套实施方案引领、一批重点项目支撑、一个产业联盟推进”的“五个一”工作模式,一手抓现有企业技改升级,一手抓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招商,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形成产值(营收)三千亿级1个、千亿级1个、五百亿级3个的产业梯次发展格局。

  加快日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建设,加大产业链、供应链以商招商力度提升钢铁产业核心竞争力;充分释放汽车整车产能,加快发展汽车金融、维修保养等后市场服务,提升汽车产业价值链;深挖用好省级化工园区平台资源,围绕“油头化身高化尾”补链强链,打造高端化工产业基地……时下,日照十大产业链正加快补链、延链、强链,进一步筑牢“压舱石”、拼抢“新赛道”、做强“增长点”。

  一子落,满盘活。大项目、好项目具有更强的引领和集聚作用。今年,日照确定50个体量较大、带动力强的项目,由25位市领导负责,每人包保2个项目,每个项目配备1名服务专员,为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链”起产业生态,“聚”起发展动能。一季度,十大产业增加值(不含现代海洋)增长11.1%,快于GDP增速5.8个百分点。“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长11.6%,占GDP比重达到30.39%。1—5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97.4亿元,增长 11.7%。上半年,日照市101个实施类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完成率全省居前。

  短评

  后发和年轻,也是优势

  □ 记者 丁兆霞

  在全省来说,建市33年的日照是一个“后发展”的年轻小城。区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体量、发展基础,都不占优势。

  小城虽小,却不因“后发展”就降低发展标准和要求,反而奋力赶超,争当“黑马”。近年来,日照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始终保持省内前列。今年上半年,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77.3%,居全省第一位,高于全省平均9.4个百分点。可以说,既有加速度,又有高质量。

  后发展城市,进位赶超靠什么?

  深挖资源禀赋,找准自身优势、形成比较优势、打造后发优势,日照的进位赶超之路就是正视差距、找准定位、放大优势之路。

  譬如,把“打造沿海先进钢铁制造基地”这一省委、省政府交给日照的重要任务,当成最大最现实的发展机遇,依托山钢和日钢两大省级“链主”企业,下大气力培育钢铁产业森林,全市有了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又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体育设施条件,打造体育产业版图,在体育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

  “后发”和“年轻”,甚至也是优势。

  因为“后发”,所以清楚看到,走在前面的地区用的是什么发展模式、走的什么道路,可以汲取经验教训,起点可以定得更高。正因“年轻”,所以朝气蓬勃、活力十足,掣肘少、包容性强,新的发展方式、发展理念可以更快落地,创新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大。

  “后发”能否“先至”?相信这个年轻的城市,一定会给出肯定的答案。

  文字:吴宝书 丁兆霞 孙向阳

  视频:贾馨儒

  编辑:蔡明亮 蒋兴坤 徐超超 王彤彤

  美编:于海员

编辑:高长娟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