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商城
县域
数字报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山东 >

观澜亭|山东离海最近的内河港,为什么在这儿?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2-06-05 20:19:43
A+A-
分享

  □周学泽

  5月20日,莒南县人民政府与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在日照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前期共同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合作推进总投资30.5亿元的绣针河通航工程,在2年的工期内建设总长度24.3公里内河三级航道直达黄海,打造莒南港绣针河水运工程码头,成为吞吐量2000万吨以上规模的港口。

  记者观察,以内河三级航道直达黄海,在莒南建设吞吐量2000万吨以上规模的港口,对临沂和日照包括鲁南经济圈的发展都意义重大。

  其一,临沂莒南港将成为山东目前离海最近的内河港。

  目前,山东省内河港口主要集中在济宁和枣庄两地市京杭运河主航道及主要支流航道沿线,2021年4月,梁山港多式联运项目一期工程正式通航;2021年10月,定位“智慧港口”的济州港开港,这是两个比较有名的新开内河港,但济宁和枣庄的港口离大海较远。另一条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小清河通航工程。小清河沿线港口群建设一期总投资38.66亿元,开发建设5个港口,分别是济南港主城港区、章丘港区,淄博港高青花沟作业区、桓台荆家作业区,滨州港博兴湖滨作业区,共建设生产性泊位32个,2022年底前建成投产,但小清河港口群一期工程中,离海最近的滨州港博兴湖滨作业区离渤海也有100公里有余。

  临沂市离海岸线最近的地方就在莒南,仅仅8公里的距离,因此莒南港将成为山东省内河港里边离大海最近的。建设绣针河通航工程,使内陆地级市临沂弥补了“离大海近而难以亲近大海”的遗憾。

  其二,借助内河航运,鲁南经济发展走廊的交通支撑将更为强劲。

  一条成熟的经济发展走廊,需要客货两便。在鲁南经济发展史上,1985年12月建成通车的河南新乡直通山东日照的新(乡)兖(州)——兖(州)石(日照)铁路,提供了一条重要货运联络线;2021年12月,鲁南(日兰)高铁山东段全线建成通车之后,为客流来往增加新的方便,这条高铁贯穿鲁南经济圈中除枣庄之外的其他所有四个地级城市:日照、临沂、济宁、菏泽,鲁南经济圈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内部大动脉”,有利于鲁南港口和沿线腹地之间的东西向良性互动。

  但内河运输对于鲁南经济圈具有特殊意义,特别是能够弥补铁路和公路货运的不足。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两头”:“一头”是日照港的特点,2021年日照港货物吞吐量超过4.3亿吨,是山东仅次于青岛的第二大港口,日照港如今是全球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中转基地,大宗货物为主;“一头”是临沂市作为全国著名的商贸名城和物流之都,具有丰富的进出口适箱货源,其西部的矿产和建材等物资,东部临港经济开发区不锈钢、特钢等优势企业的大宗散货物资运输,都特别适合水运。水路运输成本最低、节能环保,是能源、建材等大宗大件物资运输的最佳选择。因此,以内河三级航道直达黄海,无论对于日照港疏港,还是临沂物资运输,都是高铁和铁路等其它运输方式所不能取代的。

  而且,临沂建设内河航运的着眼点显然不是局限在临沂和日照两市。2021年7月,临沂市人民政府印发《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临沂将推进水运通航,推动兰陵陶沟河复航工程,莒南绣针河(临港-岚山港)、刘家道口闸至骆马湖、兰陵西泇河至中运河等内河通航,力争“十四五”末,打通与枣庄市、徐州市内河水运通道,实现临沂内河水运历史性突破。

  枣庄市、徐州市的内河水运通道连接京杭大运河航道。兰陵西泇河发源于北部山区,在苏北汇入中运河;兰陵陶沟河航道和西泇河航道工程建好通航后,兰陵西部矿产和建材等物资可已经航运从运河过长江,直达江南。这就是说,临沂的内河航道建设,服务鲁南经济圈,还能外接长三角,这对于鲁南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其三,临沂的内河航道建设,契合了临沂城市扩展方向,对临沂、日照两城的融合发展,对于鲁南经济圈重要城市的发展都会产生有力的辐射带动作用。

  根据我省规划,鲁南经济圈“由临沂、济宁、菏泽、枣庄四市构成,日照参与”。2021年7月印发的《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按照“一心引领、三极联动、两轴集聚、多点相拥”的市域城镇体系,构建错位发展、跨区合作、整体提升的全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坚持“一心引领”,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区。坚持“三极联动”,规划建设平邑县、沂水县、临港区三个市域副中心。坚持“两轴集聚”,规划东西走向的鲁南城镇发展轴、南北走向的京沪城镇发展轴,吸引人口、产业向两轴集聚发展。全力支持沂水县撤县设市、莒南县撤县设区、临港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等等。

  记者观察,临沂向东、向大海融合发展的趋向更加明朗。内河三级航道直达黄海,建设莒南港,以“临沂+日照”成为鲁南经济圈发展的引擎,能够弥补日照港城发育不匹配的问题,改变“小马拉大车”的状况,适应了鲁南发展壮大的现实需求。

编辑:庞玉伟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