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军
过去五年,山东的几个“万亿”数字,很是抢眼。
从这几个“万亿”,我们一起看看山东之变。
——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元的省份,这是端稳中国饭碗的底气。
2017年,山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均居全国第一位。但山东农业奋力前行的脚步没放松。
2018年8月,《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现代高效农业专项规划(2018—2022年)》印发,提出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等“四新”经济方面加大培育力度,进一步稳固山东农业大省的优势和地位。规划提出,2022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以上。
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山东农业质效加快优化提升。2020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全国率先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190.6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元的省份,提前完成所提目标任务。
山东农业总产值首超万亿元,展现的是端稳中国饭碗的底气,折射的是传统农业在新时代焕发的勃勃生机。
万亿元,既是数量,更是质量。
在全国农业大盘子中,山东生产了约占全国8%的粮食、11%的水果、12%的蔬菜、13%的水产品,而这些,是山东用约占全国6%的耕地和1%的淡水生产的。
数字背后,是山东通过实施良种工程等推动种业创新,依靠标准化生产和产业链延伸提升农业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型的努力。一棵菜、一篮果、一头牛……初级农产品收益不高的“痛点”,通过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逐步由卖“原字号”向“制成品”转变,拓展出一批百亿级乃至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万亿元,凝结着创新不止。
2022年,山东省财政厅创新出台财政激励支持政策措施,推动全省2022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7%以上,支持评选现代农业强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各10个,最高奖补1亿元。
山东坚持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为总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产业、科技、人才等方面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内生动力,农业现代化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城市“添丁”,区域竞争力增强。
2016年,青岛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2020年,济南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
2021年,青岛、济南经济总量继续位居全国GDP超万亿城市之列。其中,青岛经济总量为1.41万亿元,济南经济总量1.14万亿元。
我国正在形成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主要载体的区域发展格局,按照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总体思路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带动经济运行效率的总体提升。其中,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带动作用十分重要。
这些年,山东将区域协调发展作为重大发展战略之一,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2021年,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分别实现生产总值31074.6亿元、35534.7亿元和1646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分别增长7.8%、8.3%和8.6%,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0%、43.2%和20.8%。
过“万亿”,是高质量发展的比拼。
一个城市经济总量突破万亿,背后却是长期以来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过万亿,是一个城市经济综合实力的跃升,其背后是科创能力的加速突破、产业能级的不断提升、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深度改革。
2021年,济南、青岛合计实现生产总值25568.7亿元,增长7.8%,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8%,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5%。新的规模优势,将有力提升城市对先进生产力和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如今济南、青岛正以更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周边协同发展,促进资源要素顺畅流动、高效利用,最大限度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提高区域竞争力。
我们看到,紧随济南、青岛之后,烟台市2021年以8711.75亿的经济总量位居省内第三,同时立下“2023年破万亿”的目标;潍坊在2021年交出了7010.6亿元的成绩单,9.7%的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区域协调发展,充满强大力量。
——2021年,山东生产总值8.3万亿元,是量的跃升,更是质的突破。
2021年,山东生产总值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增速跑赢全国。一年时间,山东省GDP新增一万亿,几乎与过去三年增量总和相当。
这个数字,是量的跃升,更是质的突破。
8.3万亿元,凝结着动能的新跨越。2021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装备工业比重达46.4%,高端化工增加值占高耗能行业比重达28.1%,“四新”经济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提升至51.2%。
8.3万亿元,饱含着产业结构深刻转变。2016年,山东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二产,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2021年,山东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5%。1—11月,高技术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7%,两年平均增长16.1%。
8.3万亿元,背后是改革开放释放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整体水平处于全国第一方阵。截至今年4月30日,山东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368.95万户,同比增长11.10%。主动服务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高质量推进“双招双引”,2021年全省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几个“万亿”,提神振气。万亿不仅是数字,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标识。
数字背后,是发展动力更足、发展势头更强;数字背后,是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愈来愈好;数字背后,是山东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数字,记载着过去五年的成就,更写满着今后五年的希望。
策划:娄和军
记者:王红军
2023-11-02 09:16:12
2023-11-01 10:53:11
2023-11-01 10:40:32
2023-11-02 10:15:16
2023-09-15 18:08:33
2023-08-30 17:20:00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