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省文化和旅游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以文化赋能为乡村增彩,科学谋划,认真部署,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全省乡村文化和旅游实现繁荣发展,交上了一份亮眼的乡村文化振兴“成绩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九龙
360余家城乡书房
打造“书香山东”
按照相关规划,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2021年,山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书房和乡村书房建设的意见》,在现有公共图书馆提供阅读服务的基础上,以财政投入带动社会力量参与,推进城市书房和乡村书房建设,逐步实现阅读便捷化、均等化、社会化。截至2021年11月底,全省建成城乡书房360余家。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山东印发了《山东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村创建工程实施方案》,自2021年起,实施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村创建工程,用典型引路的方式以点带面,带动实现全省乡村文化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同时,注重发挥民间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促进优秀民间文化艺术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融入产业。全省8家单位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62家单位被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2021—2023年度“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山东作为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2021年,省文化和旅游厅认真总结歌剧《沂蒙山》精品打造经验,继续推动红色主题文艺创作;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纳入《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规划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带和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创造性开展“8个100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其中的100个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超过一半是在县级甚至乡镇、村纪念馆、博物馆举办的,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革命纪念场馆成为“网红打卡地”。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山东遴选100处革命旧址和27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向全省推介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场所,让革命文物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革命旧址参观热度提升也带动了乡村旅游。省文化和旅游厅还积极配合省人大制定《山东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制。
各级国有文艺院团
送戏下乡11万余场
为了不断丰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山东精准聚焦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公共文化阵地作用,积极搭建“五个大家”群众文化活动平台,结合全国“村晚”新春大联欢活动,创新服务方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
按照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总体方案安排,省文化和旅游厅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部署开展一系列群众文化领域重点活动,包括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优秀新创群众文艺作品汇演、“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家唱”群众合唱集中展演、“群星璀璨”山东省群众文化美术作品展、“大家演”全省广场舞展演、“党旗,全心中的爱”——音诗画民族音乐会、“颂红色经典·庆百年华诞”第十六届全省读书朗诵大赛、“追寻红色足迹·重温革命经典”——“大家演”六省十市群众艺术展演走进临沂系列活动。
组织开展“2020—2021年度冬春文化惠民季活动”,累计开展活动3785类(项),举办线上线下活动19522场次,参演庄户剧团2317个,受益人员2845万人次。仅2021年春节期间,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就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万余场,参与总人数达1667万人次;举办村晚活动1510场,覆盖2945个村,参与总人数143万人次。威海荣成大鱼岛村晚、烟台市农民春晚、滨州市滨城区帝师故里村晚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和央视频播出,《石岛渔家大鼓》《壮丽航程》《烟台苹果红》《双龙跪臣》等四个节目入选“最喜爱的村晚节目人气榜单”。
为顺应信息时代潮流,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推进“智慧图书馆”、山东公共文化云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不断加强线上公共数字文化内容更新,积极推送更多优质数字文化资源,宣传防疫和健康知识,策划推出群众参与的各类线上文化互动活动。同时,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央视频、山东公共文化云、礼乐云等平台进网络直录播,集中展示各地群众文化活动风采,切实提升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021年,省文化和旅游厅加大了农村现实题材艺术作品创作演出力度,把农村题材作为重点方向,加强政策引导和创作扶持,鼓励各级文艺单位创作推出更多反映新农村建设的优秀作品,用艺术的形式表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精神风貌。在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新创作优秀剧目评比展演中,农村题材作品占到入选总数的近30%。
在文化惠民演出方面,深入开展“一村一年场戏”免费送戏工程,将戏曲进乡村纳入全省乡村振兴考核,截至2021年底,全省各级国有文艺院团完成送戏下乡11万余场。
保护乡土文化遗产
成为民众自发习惯
为做好乡村非遗保护工作,山东研究制定《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名镇管理办法》,启动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名镇评选工作,深入挖掘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中的非遗资源,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致富渠道、乡村亮点,涵养文化生态,推动文化振兴。
在此基础上,积极搭建乡村非遗宣传展示展销平台。组织开展2021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全省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共计520余场次,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组织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和山东省非遗购物节,帮助更多非遗产品走向市场。遗产日期间,全省各地举办的非遗宣传展示线上线下活动达460余项。山东购物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全省共有308家线上店铺和1006家线下店铺参加本届购物节,其中非遗工坊344家,涉及非遗产品共4772种,涵盖685个非遗项目。
为加强乡村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乡土文化遗产的调查认定,将具有重要价值的推荐申报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文物安全百日攻坚集中行动之后,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乡土文化遗产日常巡护,确保文物安全。持续推进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区分轻重缓急,对面临危险的乡村文化遗产实施抢救性保护,同时,加强日常保养,做好预防性保护。
省文化和旅游厅还积极推动“文物古迹走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活动,鼓励引导当地群众把保护乡土文化遗产变为一种自发习惯。通过开展100个“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工作,更好地保护乡村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为充分利用山东丰富的乡村革命文物资源,向全省青少年进行党史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了“山东省青少年游红色文化乡村,讲革命文物故事”主题活动。此外,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修缮与审批工作,2021年以来,共审批日照大朱家村遗址、聊城箍桶项张氏民居、淄博蒲家庄民俗建筑群等乡村遗产36项。
284个景区化村庄
展示乡村新风采
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一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组织开展乡村旅游精品建设工程,做好首批山东省精品文旅小镇及景区化村庄评选材料梳理和相关汇报,命名了35个精品文旅小镇和284个景区化村庄。
2021年,开展了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主题年活动,相继举办了槐荫立春迎春活动、泗水清明赏花季、荣成谷雨渔民节、台儿庄立夏游园会等节会,分会场新泰掌平洼村杏、梅花节、阳信梨花会和东港茶文化节等同步举办,有效地弘扬了节气文化、渔民文化、茶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济南市房干村等7个村庄和泰安市道朗镇等3个镇街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为充分释放农村数字经济活力,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引导和鼓励省内乡村旅游点开展智慧化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组织全省乡村旅游点入驻省内旅游电商平台,引导和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率先建立网络营销试点,深化与携程、阿里、途家等国内知名旅游电商合作。
2021年,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乡村旅游移动支付,乡村旅游点的民宿、农产品等实现了网上销售和网上支付,全省600多个规模化发展的乡村旅游点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有效推动了“乡村旅游+互联网”的创新发展。
2024-04-26 10:16:13
2024-04-26 09:59:47
2024-04-26 09:40:02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