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聊城政情 >

新春走基层丨坐着飞机去打工 莘县“鲁西嫁接工”接单全国

来源:聊城日报  2023-01-16 10:01:03
A+A-
分享

zoujiceng-1.jpg

  本报讯(记者 张目伦)“我们公司每年安排几百名嫁接工去外地工作,全国各地哪里需要去哪里,坐着飞机去打工,飞遍了大江南北。”1月12日,聊城鑫众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亢金花向记者介绍了莘县“鲁西嫁接工”特色劳务品牌的相关情况。

  为承接全国瓜果蔬菜类的育苗及嫁接业务,莘县创建了“鲁西嫁接工”特色劳务品牌,目前,该县已培养嫁接技术工人逾万名,新疆、广西、云南、福建等地都有他们的身影。

  亢金花的团队每年安排200多人去外地工作,人均年收入为七八万元,有的能达到十多万元。“目前还有100多人在外地呢,主要在云南西双版纳、德宏、蒙自,还有四川攀枝花、甘肃临夏等地工作。”亢金花充满自豪地说。

  来自莘县董杜庄镇西函丈村的马凤华是亢金花团队的一员,她目前正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工作。马凤华从2018年开始从事嫁接工作,去哪里由公司统一安排。“目前,我们嫁接的是西瓜苗,平均每天能完成5000棵左右,月收入在1万元左右。”马凤华告诉记者。

  每一个劳务品牌的创立,都是一部创业史。在此过程中,一些新型农民专业大户若能实行“传帮带”,就能引导更多农户发家致富。作为香瓜新品种的“推广大使”,莘县燕店镇西孙庄村村民魏艳梅还有一个重要的兼职,那就是培训嫁接工。魏艳梅说,当年,10多位在马颊河河滩上种瓜的农户因河道治理成为了“拆棚户”,异地建棚又不现实,生活便没了着落。于是,她利用自己积累的资源开办了一个培训班,针对这一群体免费培训嫁接技术,使他们逐步掌握了靠接、贴接、插接等技术,通过对接育苗场,实现了再就业。

  得知这一信息,越来越多的村民前来参加培训。2022年,她培训的农民超过2000人次。由于参加培训的村民很多,魏艳梅根本忙不过来,便请来3位专业技术人员,从而使这项培训至今没有间断过。“今年我们拥有了最先进的嫁接技术,叫‘顶接’,目前正陆续进行培训。”魏艳梅介绍。

  燕店镇大马庄村村民郭书景是魏艳梅的学员之一,学习嫁接技术已有三年。2022年11月9日,她飞往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混镇用葫芦苗嫁接西瓜。“和我一块来的老乡有二三十人,工作还算顺利,干得快的月收入八九千元,慢的也有6000元左右。”郭书景说。

  莘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桂洪朝介绍,近年来,莘县立足农业优势,充分发挥“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作用,培育育苗企业200余家,核心企业20余家,形成了以山东旭日种业、山东豪达农业为龙头的种苗产业集群,种苗年育苗量达20亿株,拥有嫁接技术工人1万余人。截至目前,莘县有近3000名嫁接工在外务工。他们每年赴全国各地开展技术服务,按人均年收入6万元至8万元计算,仅这项产业就使莘县农民年增收2亿元。

  同时,莘县组建“鲁西嫁接工”劳务品牌工作专班,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点就业”新模式,通过开展大棚育苗种植技术培训,提升嫁接工瓜菜类的插接、贴接、劈接、靠接及各种接法专业技能,之后采取“点对点”的方式,以团队模式统一购票、统一往返,保障外出嫁接工的安全。“劳务品牌是一张‘就业名片’,是一种‘质量认证’,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桂洪朝介绍,莘县将围绕市场需求,全力提升“鲁西嫁接工”影响力。

  【编后】让更多劳务品牌茁壮成长

  近3000名嫁接工在外务工、年增收2亿元……毫无疑问,莘县“鲁西嫁接工”已是响当当的劳务品牌,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字招牌。

  随着劳务输出加快,市场越来越注重品牌建设,劳务品牌的区域性、行业性特质越发显著。现实中,一些优质劳务品牌的兴起,既源于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底蕴,也得益于深入挖掘当地优势资源,对就业优势精心培育。每一个劳务品牌的背后,都浓缩着一个地方的独特风貌、一个行业的比较优势、一群劳动者的辛勤付出,都是带动就业创业、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劳务品牌的发展,既是自发形成的结果,也离不开各方面的因势利导。例如,独特的技能是劳务品牌的重要标志,培育出技能优势,需要进行系统化的技能培训。为更好适应市场的变化,莘县相关部门深入了解就业群体的技能需求,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让更多农民成为了种苗行业的行家里手。从这个层面来说,“鲁西嫁接工”劳务品牌的形成,对于莘县促进高质量稳定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有裨益。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培育一批叫得响的农民工劳务输出品牌。如今,市场需求日趋多元,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瞄准市场缺口,围绕地方特色劳务群体,建立技能培训体系和评价体系,完善创业扶持、品牌培育政策,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就能通过高质量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任玉伟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