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聊城政情 >

喜迎二十大·文物里的红色故事丨丹心昭日月 英魂照后人——探访莘县耿楼战斗纪念馆

来源:聊城晚报  2022-08-22 17:54:03
A+A-
分享

   文/图 本报记者 赵艳君

  82年前,一个夏天的拂晓。一场激烈的战斗在莘县王奉镇耿楼村打响,在这场战斗中,包括八路军一二九师新八旅二十二团政委史钦琛在内的128名指战员,因弹药匮乏、敌众我寡壮烈牺牲。

  从此,这个村子多了128座特殊的坟茔。

(已审 文物里的红色故事)一场激烈战 英(2939982)-20220821231221.jpg

耿楼战斗纪念馆内的抗日烈士之墓

  转眼到了2022年的初秋。一场雨过后,77岁的姚洪运习惯性来到耿楼战斗纪念馆,有些费力地弯下身子,一点点剔除院内冬青丛里的杂草,他起身时望向不远处的几排无名烈士墓碑,神情庄严肃穆。

  此前,姚洪运已经守护这些无名烈士墓碑十年。如今,他的儿子姚东亮,从父亲手中接过了接力棒。

  无名墓碑诉说悲壮历史

  莘县最北边有条马南路,曾经的耿楼村被其一分为二,耿楼战斗纪念馆位于后耿楼村。

  立秋刚过,秋雨连绵。耿楼战斗纪念馆广场上有棵枣树,果子通体碧绿,晶莹剔透,压弯了枝头。距离其不远处的大型群体雕塑,再现了80多年前中国军民抗日救亡的信心和勇气。

  走过展厅,一排排烈士墓碑掩映在柏树之中,绝大多数墓碑上并没有烈士的名字——这些无名墓碑的背后,是128名烈士“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慷慨悲歌。

  那是1940年6月25日的拂晓时分。

  八路军一二九师新八旅二十二团政委史钦琛带领部队到达耿楼村,正准备修筑工事、安排住处时,敌人突然从南面向耿楼奔袭而来。待哨兵发觉时,敌人已从村东、村西两个方向形成包围,并用火力封锁了北面。

  在紧急情况下,史钦琛沉着指挥部队应战。他首先命令团部和营部直属部队及勤杂人员从路沟里向北转移,然后率领全营阻击敌人。六连、八连分别到南面和西面,史钦琛指挥七连从东面给敌人以迎头痛击,他站在战士们中间,高声鼓励大家:“今天,我们坚决将敌人打退。如果敌人进村,就是我们的耻辱!在前线牺牲是光荣的!”

(已审 文物里的红色故事)一场激烈战 英(2939974)-20220821232121.jpg

  在史钦琛的带领下,全体指战员在强敌面前毫无畏惧,打退了敌人数次疯狂进攻。两个小时后,敌人改变了进攻方向,加强了南面、西面的进攻力量。由于敌众我寡,六连、八连渐感不支,阵地被敌人突破,他们遂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院落战。最后,史钦琛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身中数弹,英勇牺牲,年仅27岁。

  史钦琛烈士与在耿楼遭遇战中牺牲的127名指战员一起被安葬于村东寺庙后面的墓地。1945年春,史钦琛的遗骨移葬于莘县鲁西北革命烈士陵园,1956年迁葬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一张照片定格血色荣光

  耿楼战斗纪念馆建成于2012年,坐北朝南,占地20亩(1亩约合666.7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正门、广场、纪念馆、烈士墓区。近两年,莘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对其进行了修缮、重新布展。

  史钦琛烈士的半身雕塑铜像,坐落于纪念馆展厅入门处,“他”表情从容,目光坚定地凝视前方。“太让人心疼了,他牺牲的时候才20多岁。”姚东亮看着这位“年轻人”意气风发的模样,不住地摇头叹息。

  展厅内的墙壁上悬挂有数十张老照片,照片内容有人民群众慰问从战场归来的子弟兵的场景,也有当年那场战斗过后,史钦琛牺牲的地方。

(已审 文物里的红色故事)一场激烈战 英(2939978)-20220821232331.jpg

姚洪运指着老照片为记者讲述当年的场景

  “这张照片中的老人已经不在了,当时的那个大坑,如今也已填平。照片中这位名叫王之钦的老人目睹了当年那场惨烈的战斗,他不止一次给我们讲述史政委牺牲在这个大坑边的场景。”姚洪运指着墙上的一张照片陷入回忆之中。

  1940年6月,敌人纠集步兵、骑兵、炮兵8000余人,配备坦克10余辆,对鲁西北地区进行疯狂扫荡。史钦琛带领二营300余人在朝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村耿楼一带开展游击战。他们白天打敌人的侧翼,夜间扰袭敌人的宿营,搅得敌人晕头转向,日夜不得安宁。1940年6月25日拂晓,他们与800余名日军、1200余名伪军发生遭遇战。战斗由村头阻击战转为巷战、院落战、肉搏战,战斗持续了7个多小时,日伪军200多人被击毙,二营指战员仅有100多人突围,史钦琛等128名指战员壮烈殉国。

  战斗结束日军撤离后,当地军民将128名烈士遗体安葬于耿楼村东。“很多群众看着牺牲的年轻战士,忍不住失声痛哭。”说到这里,姚洪运摆摆手,表示不愿意再说下去。

  父子两代接力守护英灵

  8月的一场秋雨过后,寒凉之意乍起。虽然雨水将那块碑石冲刷得异常干净,但姚东亮还是忍不住去擦拭上面的水痕。

(已审 文物里的红色故事)一场激烈战 英(2939976)-20220821231159.jpg

姚东亮擦拭烈士墓碑

  这块碑石在耿楼战斗纪念馆大门左侧,上书“著名抗日英雄群体·耿楼战斗128名烈士”十几个大字,耿楼战斗128名烈士(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8旅第22团)入选国家第三批英雄群体名录。

  这让姚东亮和父亲深感欣慰。

  从去年开始,姚东亮接过父亲的“班”,日夜守护着纪念馆。

  “树长得真快,又该修剪了。”看着烈士墓区的柏树又冒出新的枝条,姚东亮自言自语。他说,自己一定会把烈士墓守护好,“没有这些无名烈士的流血牺牲,不可能有现在的好日子”。

  “从这些烈士的身上,我认识到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也明白了为什么高高飘扬的国旗这样鲜艳,因为这是血染的风采。”莘县王奉镇初级中学学生尹慧鑫,在一次演讲中慷慨激昂地说,正是有了史钦琛和无数像史钦琛一样的优秀共产党员,我们才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才建设了如此强大美丽的祖国。

(已审 文物里的红色故事)一场激烈战 英(2939980)-20220821231209.jpg

王阳阳介绍纪念馆展厅里的老照片

  “这里一共长眠着200多名革命烈士,其中包括在耿楼战斗中牺牲的128位指战员,每年清明节前后或节假日期间,很多群众自发前来祭扫英烈,牢记英烈的奉献和牺牲,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莘县王奉镇宣传办主任王阳阳感慨地说,这是不朽的精神、永远的丰碑。作为奋战在一线的基层干部,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才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 

编辑:郭艳娜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