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聊城政情 >

激发市场活力 稳定财税增长——“攻坚三季度 决胜下半年”系列报道之二

来源:聊城日报  2022-08-12 09:52:57
A+A-
分享

  ■ 本报记者 张英东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加,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保住了市场主体,就业、民生、财税就有了保障,也就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

  财税是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晴雨表”。今年1—7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1%,增幅列全省第五位。在疫情不稳定、经济回升缓慢、大规模实施留抵退税的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进入三季度,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抓好稳经济运行6方面23项政策落地落实,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培植壮大税源,聚焦聚力稳定财税增长。

  下好“先手棋”

  提升财税政策效能

  减税降费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关键之举,是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生产生活稳步复苏的有效保障。

  下好减税降费“先手棋”,让市场主体“轻装前行”。我市不断提升财税政策效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与退税双管齐下,既有减免政策,又有缓缴退税措施,并且把退税顶在前面。

  7月29日,东阿县众信建材有限公司通过15万元缓税退税额,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保障了企业正常运转。缓税退税相当于把“真金白银”直接送达企业,降低企业资金占用成本,增加企业现金流,保证资金及时回笼。

  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约66.1亿元,其中留抵退税47.3亿元,是上年全年的2.45倍,圆满完成上半年“大头落地”的目标。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海波表示,我市今年新增减税降费约62.9亿元,力求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打出“组合拳”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6月,市政府出台的稳住经济运行6方面23项政策措施,是我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套政策“组合拳”,对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这6方面23项政策中,财税金融政策是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我市新增专项债券148.07亿元,将新基建、新能源项目纳入专项债券重点支持范围,充分发挥债券资金稳增长、稳投资的积极作用。

  我市统筹运用政府性融资担保、社保费缓缴、援企稳岗等政策,为中小企业注血纾困,支持其健康发展。推动降低市场主体房屋租金、用水用电用气等成本。对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屋,2022年减免3个月租金,预计将为全市917户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约1200万元。

  人民银行聊城市中心支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王武声介绍,今年,我市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企业到期贷款的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支持,开展“齐心鲁力·助企惠商”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行动,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金融支持计划,推进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等,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

  深化“放管服”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储备投资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385个,总投资2513亿元;储备债券项目817个,总投资6253亿元,债券资金需求2922亿元;新签约过亿元招商引资项目221个,计划投资总额737.4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75.2亿元,增长25.3%……8月3日,“数说聊城看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这组数字,显示出我市发展态势越发向好,投资信心持续增强。

  经济发展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而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我市在全国率先推行市场主体商事登记“四级通办”,在全省率先提出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审批,将市级工程建设审批事项从73项压减为48项,市场准入审批办事效率提高30%以上,今年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5.2万户,市场活力越发旺盛。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要把“放”和“管”统一起来,守住监管领域的安全底线。市税务局党委委员申伟表示,全市税务部门将在规范、高效、快捷地让纳税人应享尽享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红利”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联合公安及其他部门,坚决打击偷税、骗税、骗补等行为,对不法企业虚增可退留抵税额、利用优惠政策套取骗税、团伙式恶意筹划和其他欺骗手段骗取留抵退税的违法行为,做到“露头就打、打早打小”,为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快落稳落准保驾护航。

编辑:高长娟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