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聊城政情 >

喜迎二十大·文物里的红色故事丨七烈士用生命铸就不朽丰碑——探访北杨集革命烈士纪念园

来源:聊城晚报  2022-07-07 10:45:46
A+A-
分享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政哲

  在聊城开发区北城街道北杨集村东头,绿树环抱中的北杨集革命烈士纪念园庄严肃穆。园内,北杨集革命烈士纪念亭巍然屹立。

  阳光下,亭内纪念碑上“浩气长存”4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这是为纪念抗日战争中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北杨集七烈士而建的,他们顽强抵抗侵略者的壮举家喻户晓。

(7.7已审 文物里的红色故事)七烈士用(2825143)-20220707084032.jpg

  北杨集革命烈士纪念园内的红色记忆馆

  2021年7月1日,北城街道在此地建起了占地6300平方米的北杨集革命烈士纪念园,将纪念碑、纪念亭安置在园内,周边配套浮雕形象墙、碑廊、广场等,并新建了红色记忆纪念馆。馆内通过历史文物、历史图片、文献资料与各类辅助陈列手段有机结合,全景再现七烈士壮举,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这是矗立在我们村老百姓心中的丰碑!”今年68岁的退休教师翟瑞祯是七烈士之一翟修安的后人,他告诉记者,七烈士纪念碑前常出现美丽的鲜花和各种祭品,诉说着全村人对烈士无尽的思念。

  纪念园建起一年后,2022年7月1日,在翟瑞祯的引导下,记者重访了北杨集七烈士的革命故事。

(7.7已审 文物里的红色故事)七烈士用(2825127)-20220707084039.jpg

  在纪念碑前,翟瑞祯讲述了北杨集七烈士革命故事。

  一心为民 彰显初心

  1937年,中共地下党组织派袁本恒到北杨集村开展抗日工作,赵春华、赵春湖、翟修安等人积极响应,先后加入党组织,建立了以赵春华为首的聊城农村第一个中共地下中心支部。

  到了1938年,地下党员发展到19人,以地下党员为骨干,成立了农民互助会,与当时伪村长翟东成为首的土豪劣绅进行斗争,伪村长翟东成被迫下台,翟修安担任了北杨集村第一个共产党领导下的村长。从此,地下党组织掌控了北杨集村的基层政权。

  在烈士纪念碑碑文中,这样表述红色村政权的执政理念:“以公事为己事,绝不以公款为己款,毫无浪费,遇有公出公开公布……”“弱者不欺,强者不怯,贫者不卑,富者不谀……”建立红色政权,让穷人过上好日子,这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级派沈廷梅到北杨集帮助地下党组织开展工作,成立了聊城东北地区委员会,沈廷梅担任工委书记,赵春华任民运部长,组织秘密武装,在聊城、茌平、博平三县边界不断打击敌人。

  “当时,听我大爷讲,日军被打得恼羞成怒了,责令聊城伪县长李汉章,限期找到共产党的落脚点。翟东成卖身投靠日寇,出卖了地下党员和积极分子。”翟瑞祯说,纪念馆里的素描画,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汉奸出卖 七人被捕

  1940年4月2日清晨,日寇汉奸突然包围了北杨集,男女老少都被赶到耿家大院里。翟东成也假装被捕,被绑在了汽车上。日军逼着群众一个个从汽车跟前走过时,只要翟东成眨一下眼睛,这个人就立刻被抓起来。

  看到这种情况,赵春华知道突围没有希望了,便挺身而出,怒视着宪兵队长龟田和翻译南云成说:“你们不是找我吗?我就是赵春华。”

  南云成翻译给龟田。龟田握着指挥刀,围着赵春华转了一圈,然后,他伸出手指,做了个八字形:“你的这个?”

  “对,我就是八路军。”赵春华昂首挺胸,声音铿锵有力。

  龟田接着又说了一句话,南云成翻译道:“还有谁是八路?”

  “就我一个,与他们无关,不要残害无辜的百姓。”

  龟田冷笑一声,摇了摇头,把南云成手里的名单拿出来晃了晃。

  人们被汉奸押着,一个个走过。南云成逐个问着名字。当翟修安走过时,南云成问:“你叫什么名字?”

  “翟敬申。”翟修安临时改了名。

  翻译看了看名单上没有这个名字,正在犹豫时,只见被绑在汽车上的翟东成眨了一下眼,翟修安立刻被拳打脚踢,绑了起来。

  就这样,北杨集村的7名党员和60多名群众被捕了。剩下的北杨集村村民也四处投靠亲友去了,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北杨集成了“无人村”。

  殊死斗争 英勇就义

  赵春华等同志被捕后,在狱中跟日军进行殊死斗争,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英雄气概。凶残的敌人,用压杠子、灌辣椒水、火烙等惨无人道的酷刑进行审讯逼供,赵春华等人被打得皮开肉绽。七烈士之一王宪伦在狱中被敌人用凉水灌满肚子,踩出来再灌,用火烧得两腋流油,但他咬紧牙关,决不背叛党组织。

  最后,60多名村民被放了出来,赵春华、赵春湖、翟修安、王宪伦、张子杰、翟林臣、耿玉明等七人却面临生死抉择。

  面对敌人的屠刀,7人视死如归:“你们这些强盗、畜生,侵我国土,杀我人民,这笔血债早晚叫你们偿还!”赵春华等三位同志在聊城英勇就义。翟修安等四位同志1940年被日军押往济南,1944年冬在济南光荣牺牲。

(7.7已审 文物里的红色故事)七烈士用(2825131)-20220707084057.jpg

  七烈士雕塑

  “七位烈士为人民、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真是死得光荣,重于泰山。”翟瑞祯眼含热泪激动地说。

  浩然正气 激励后人

  1947年,北杨集村李兰东等24名村民拿出自家高粱、小米等物资,筹款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亭,竖起了纪念碑,刻下了革命烈士的英名,以纪念革命先烈,褒扬他们的英雄事迹。

  

(7.7已审 文物里的红色故事)七烈士用(2825145)-20220707084004.jpg

  北杨集革命烈士纪念广场

  七烈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全村人。翟瑞祯介绍,解放战争期间,附近村都有数十人参军,但北杨集一个村就有一个连的人。

  “后来,村里逢年过节都来纪念亭前祭拜,尤其是在大年初一这天,全村群众都自发先祭拜烈士,再去拜年。”翟瑞祯说。

  岁月如歌,讴歌着历史的沧海桑田;石碑不言,承载着先烈的浩然正气。如今,在革命精神的指引下,北城街道成立党工委领办联合社,包括北杨集村在内的48个村全部加入联合社。联合社以培育新电商新零售为切入点,围绕人员培训、品牌推广等想办法、谋出路,把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相结合,带领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编辑:高长娟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