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聊城政情 >

助力乡村振兴 人大代表在行动丨刘传华:新一代的“造林人”

来源:聊城日报  2022-07-04 10:06:55
A+A-
分享

■ 本报记者 沈欣欣

盛夏的黄昏,夕阳的余辉透过密林的缝隙,洒落在林中的青苔上。微风吹过丛林,大树在空中撑起一把把大伞,树叶沙沙作响,夏蝉欢快的歌声从林荫深处传来,给这片树林增添了些许生机。

走在林荫小道上,呼吸着林深处干净清甜的空气,能让人卸下一整天的疲惫。

“每天都要来林子里转转,你看多好,多凉快。”6月30日,清平镇党委书记、高唐国有旧城林场场长刘传华笑着说。

这里是坐落在高唐县清平镇的国有旧城林场。历史上,这片林场曾是黄河故道,黄沙漫地,荒无人烟。1959年9月,勤劳朴实的清平人开始植树造林,经过三代清平人62年的接续努力,这片“荒漠”被成功改造成“绿洲”,这里成为山东省平原地区植被资源、野生动物和药材资源最集中、最丰富的地方。

在这片层峦叠翠的树林里,一代代林场人默默守护着这片“绿洲”,见证了林场的建设、发展过程。自打来到清平镇,刘传华个人的命运也与林场紧密联系在一起。

“去年的那场龙卷风,多少树被拦腰截断了。眼下又到了雨季,林场保护,马虎不得!”谈起去年那场龙卷风,刘传华仍心有余悸。

2021年7月11日,一场罕见的特大龙卷风袭击了清平镇,林场遭受了灾难性损毁,树木受损面积约4000亩,房屋棚舍受损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林下中草药及农作物受损2200多亩,电力、通讯、供水全部中断,经济损失惨重。

更为严重的是,防风固沙天然屏障的丢失,让林场环境调节功能几近丧失。上千亩森林毁于一旦,如何抓好林场生态修复,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成为摆在刘传华眼前的大事。

“高唐国有旧城林场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很多人是林场由‘荒漠’变成‘绿洲’的参与者、见证人、受益人,清平人对林场有着很深的感情。”刘传华告诉记者,发生灾情后,不少清平人看到当时的场景,都心疼地落下眼泪。刘传华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做好林场生态修复工作。从那时起,刘传华接过接力棒,成了新时代的“造林人”。

刘传华深知林场生态修复重建工作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更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本着修复生态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决心,刘传华牵头挂牌成立了清平国有林场生态修复专业工作室。

林场生态修复期间,刘传华克服身体因素,带领林场人笃定信心与时间赛跑,清理受灾树木、规划修复方案,和林场工人奋战在一线。林场办公区的小院里,每天早晨,他总是第一个到达工作岗位。

经过林场人的不懈努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刘传华带领林场人完成了4000亩的造林任务。昔日“受伤”的林场,再一次恢复了生机与活力。

今天,高唐国有旧城林场实现了“四月成林、六月成景”,一草一木在林场的大地上萌动,逃离的候鸟再次陆续回到故乡。60年前,勤劳的老一辈人把“荒漠”变为“绿洲”;今天,新一代“造林人”要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要让林场这片祖辈留下来的自然资源在我们这一代得到延续,我们计划未来5到10年,将依托林场周边美丽乡村片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身临其境度假酒店、原生态餐饮中心、林海花乡民俗村等,打造集花卉、旅游、研学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样板。”对于未来,刘传华充满信心。

编辑:万昊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