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聊城政情 >

喜迎二十大·文物里的红色故事|一桌一椅撑起信仰天地——探访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来源:聊城晚报  2022-05-24 11:11:11
A+A-
分享

□ 文/图 刘小希

九都杨村,位于阳谷县城东北部,郭屯镇镇政府驻地西南约2.5公里。这里,曾是鲁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九都杨支部所在地。

2021年6月30日,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于九都杨村正式开馆。由纪念馆大门向内走去,历史场景重现于眼前——

(5.24文物里的红色故事已审)一桌一椅(2700429)-20220524110612.jpg

一间窄小房间内,摆放着一张斑驳的木桌,旁边是同样陈旧的木椅。仔细看去,桌子的边缘被磨得油润,椅子的一根木腿已断,靠几根铁丝维持着平衡。这些细节,仿佛在告诉我们:曾有人在桌边长年累月埋头苦读。

这套桌椅,正是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的创建者杨耕心使用过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就在这一桌一椅边,开始了革命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革命星火悄然燃起

“作为一个年轻人,他能在革命战争年代静下心来读书,并选择出正确的道路,非常难!”说起杨耕心和鲁西第一个党支部,原郭屯镇文化站站长杨占金颇有感触。

年少时的杨耕心喜欢读书,考入省立二中后,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

不过,即便是出身于封建绅士家庭的他,当时的读书条件也很艰苦。没有钱买马克思主义刊物,他节衣缩食,一点点积攒购书费用;没有安静的地方静心阅读,他书不离手,走路也读书,吃饭也读书,暗夜里,他更是时常挑灯看书至天明;没有指导老师,他一页页翻看那些厚重的书籍,自己摘录要点,提炼要义,并主动向旁人宣讲。

先进的理论犹如一颗火种,点亮了杨耕心的内心,更为其打下了革命的思想基础。

1926年7月,阳谷县第一名共产党员王寅生回山东发展党组织。同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领导人关向应从上海来到济南,负责济南共青团工作。在与杨耕心频繁接触后,王寅生、关向应发现他思想进步,对革命事业有执着的追求,于是一起介绍杨耕心加入中国共产党。

(5.24文物里的红色故事已审)一桌一椅(2700427)-20220524110620.jpg

同年寒假,杨耕心根据中共山东区执行委员会的指示,将革命的火种带回阳谷,在本村发展杨保善、杨保庆二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共九都杨支部。之后,怀着共同的信仰,来自四面八方的热血志士在九都杨村聚集。革命星火的燃起,就在其故居中,在这桌椅旁。

“当时,杨耕心、赵健民、王寅生等革命前辈,常一同在桌边挑灯夜读,时而慷慨陈词,一同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阳谷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二级主任科员潘凡玉介绍。

之后,杨耕心又组织贫雇农在九都杨、宋堤口建立农民协会,在九都杨成立阳谷县第一所农民夜校。那个时候,一到晚上,这张书桌旁便围坐着很多群众,学习气氛非常热烈。

“地火”“熔岩”一齐喷发

鲁迅在《野草》中写道:“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

“地面”与“地火”,分别象征着黑暗的旧社会和潜在的革命洪流。在反动军阀统治下的鲁西大地,“地火”在哪里?烧掉这一切的“熔岩”何时喷出?

当时的阳谷县坡里天主教堂,仰仗帝国主义的势力,勾结官府,欺压百姓,搜刮民财,群众极为痛恨。大革命失败后,按照中共山东省委的指示,中共东昌县委决定在坡里天主教堂举行农民暴动,开展武装斗争,由杨耕心担任具体的领导工作。经过一系列秘密、紧张的筹备,时间定格在1928年1月14日,革命的“地火”和“熔岩”,于坡里天主教堂一齐喷发。

当天傍晚,暴动队伍占领坡里天主教堂,俘虏德国神甫和修女,缴获长短枪四五十支、子弹2万余发、银元2.7万元、粮食数千担及其他大批物资。

坡里暴动的枪声也震惊了反动统治阶级,阳谷县知事王家桢闻讯后很是惊慌,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

暴动期间,杨耕心晚上在教堂工作,白天在家乡发动农协会员收缴地主富农的枪支,建立农民武装。几天内,坡里聚集农民武装五六百人。暴动军开仓放粮,发布文告,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

不过,这场山东最早的一次农民暴动,由于军阀和反动官府的联合镇压,最终以失败收尾。无法存身的杨耕心只得潜往东北,但不甘心当亡国奴的他,又想方设法回到阳谷。

“杨耕心返回阳谷时,正是中共山东省委连续遭到敌人严重破坏的时候。”潘凡玉说,“那时,阳谷地方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但杨耕心、申云浦等共产党员凭借坚定的信念,积极主动、自发自觉进行党的活动。”

1933年,杨耕心在阳谷籍北平地下党员韩子栋的帮助下,将组织关系转到中共北方局。这位地下党员,就是小说《红岩》里“疯老头华子良”的原型。

红色记忆仍在延续

1943年,杨耕心在中日鄂西会战中不幸被日军所俘,惨遭杀害,终年43岁。自此,他的人生画上句号,但这份红色记忆仍在延续。

(5.24文物里的红色故事已审)一桌一椅(2700431)-20220524110601.jpg

为了守好那段历史,杨耕心的后人将老宅进行了翻建,并将杨耕心等人的照片、相关史料及一些当年的老家具仔细收藏。杨占金结合后人叙述,整理了与中共九都杨支部相关的资料近万字。他说,他做这些,为的就是让大家不忘历史。

九都杨村的村民也主动参与到红色精神的传承中来。

2020年,为了建设纪念馆,村里共有20余户村民需要搬迁。听了这个消息,老党员王进才随即把在外工作的儿女叫回家,又找了10多个人帮忙,连夜把家里的东西搬走。在他的带动下,其他村民仅用两天时间就全部搬走。

“当时,村里人都说,建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是最重要的事,也是全村人的光荣。”回忆起那段往事,九都杨村党支部书记杨福文颇有感触。

就这样,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于2021年正式开馆。基于这一红色平台,当下的九都杨村,党旗辉映前行路,群众在自家门口便能接受红色教育,全村党员队伍也不断壮大;在郭屯镇,该镇党委全力申报建设“鲁西第一个党支部”党性教育基地,同时积极争取九都杨、后梨园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两点一线打造红色旅游村和生态旅游村;如今,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每天都会迎来大批参观者,馆内的那一桌一椅,生动重现着当年革命先辈们所撑起的那片信仰天地……

编辑:徐冉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