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聊城政情 >

慧治理 惠民生——我市创新智慧监管模式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聊城日报  2022-03-07 11:10:15
A+A-
分享

  ■ 本报记者 王培源

  “屏幕上每个标记点都代表一家民政服务机构,全市110家民政服务机构都安装了智慧消防系统并纳入安全综合监管平台。我们在1000多个监测点安装传感器4200余个,采用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实时监测安全隐患,实现全市民政服务机构消防安全‘一张图’监管。”3月2日,聊城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消防安全管理人于旭东在智慧监管操作平台上一边演示一边说。

  智慧康养是我市创新智慧监管模式、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一个缩影。我市着力加快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智慧城市建设,落地更多应用场景,打造智慧驱动、数据赋能、便民惠民的新型智慧城市。

  “我们将继续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便民惠民等领域,不断深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应用,全面提高各领域数字化发展水平。”市大数据局副局长周永忠表示。

  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出新招

  3月1日上午十时,记者来到市民政局综合安全管理云平台值守中心,看到工作人员正进行智慧消防运行演练,模拟一家民政服务机构高位水箱水位偏低,喷淋系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系统检测到这一情况自动报警。

  记者注意到,从工作人员发出及时加水的预警到整改完毕,仅用时几分钟,如此高效得益于传统监管模式向智慧监管模式的转变。

  “智慧监管避免了漏洞,也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使我们享受到了现代化技术带来的成果,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增强了我们抵制化解风险的能力。”于旭东对智慧监管带来的新变化很是满意。

  我市建立三级消防隐患整改工作网络,综合安全管理云平台有专人24小时值守,发现任何一处报警,平台会第一时间传递预警信息。所有已联网民政服务机构可以随时上传消防安全相关文件图片,一旦存在“3天未巡检”“隐患超期未整改”等情况,平台会作出提示并及时督促整改。依托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网格化架构,市民政局对各民政服务机构实现基础信息户籍化、安全生产标准化、要素管理动态化、消防设施在线化的监管新模式,做到防患于未然。

  学生“舌尖上的安全”看得见

  清洗、切配、烹饪、备餐……3月2日上午10时起,开发区东昌中学新校的食堂工作人员就开始为午餐忙碌。记者轻点学校管理人员的手机,食堂后厨的工作场景看得清清楚楚。

  “互联网+智慧监管”为明厨亮灶赋能,“网络厨房”应运而生。学校食品安全状况通过这种方式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视频监控不仅可以用于监管部门和学生家长查看后厨情况,还能智能抓拍各种违规现象,让问题可以早发现,整改早进行。

  “对学校安全管理者来说,这个系统确实挺方便的。平时我们直接进灶房检查,给灶房的工作人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也妨碍正常工作秩序。现在我们在手机上随时随地就能看到,细小的问题从后台就发现了,再去厨房反馈,这样工作就更加精细化了,也更加放心。”开发区教体分局安全科科长周生金坦言,“智慧监管”不仅智能,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开创食品安全监管新局面

  3月2日,当记者在开发区蒋官屯街道一处便民市场见到开发区蒋官屯市场监管所所长王英武时,他正忙着在现场检查中通过手机App填写电子检查文书。“我们所目前实行的智慧监管新模式,实现了监管资源与力量的优化配置,监管覆盖范围和时段更加完整,通过远程监测替代人力巡查,通过数据分析替代人工统计,节约了监管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王英武介绍。

  记者发现,在王英武发现问题后,商户用手机扫码就能查看存在问题,自助上传整改后的照片、视频,监管人员只需在后台审核即可完成复查。将原来需要多次上门才能完成的闭环监管,缩减为一次上门、数据跑腿。同时,相关数据全部在线留痕、自动统计,能够根据需要导出汇总表格,在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有效缓解基层监管人员不足的困境。

  “不仅如此,商户还通过平台公示自身证照信息、后厨视频、食安指数,展示食品安全的真实状况,为消费者‘用脚投票’、选择管理更规范的门店消费提供参考;消费者通过在线反馈、公开评价,真实表达对食品卫生、服务水平的看法,倒逼经营主体加强自律,提升安全水平;监管部门通过后台跟踪查看消费者的意见和商家的反馈,及时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并跟进处置,实现了监管部门、食品商户、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王英武说。

编辑:郭艳娜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79 举报邮箱:lcxw@lcxw.cn